數百物流企業爭吃“快餐”
2008-3-20 11:5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快遞業亟需解決低端競爭問題
本報訊(實習生王婷記者郭東)又是一年春來早。2月的最后一天,一場有關我省快遞業如何健康有序發展的討論在省會國賓大酒店的一間會議室展開。聯邦快遞、敦豪快遞、TNT(荷蘭郵政天地快遞)這些國際快遞企業和中國郵政EMS特快專遞的代表來了,申通、順豐等國內大型快遞企業和中通等中小民營快遞公司的代表也來了……多元化的市場主體昭示了我省快遞業市場的競爭態勢。
據了解,目前在我省注冊的快遞公司多達數百家,國際快遞巨頭和國內民營企業紛紛瞄準河北市場,快遞市場主體呈現出國有、民營、合資多元化格局。
在這些快遞公司中,既有FedEx(聯邦快遞)、UPS(聯合包裹)、DHL(德國郵政敦豪快遞)、TNT(荷蘭郵政天地快遞)等國際快遞業巨頭,也有全國連鎖的國內品牌如中國郵政EMS特快專遞、申通、順豐等。當然,也有許多中小型公司,甚至是無照經營的“黑快遞”公司。
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銷售主管史建亭說,由于市場定位、派送范圍的不同,不同規模的快遞公司有著各自的優勢。一些國際、國內大型快遞公司掌握了大部分快件業務,具有許多小快遞公司無法比擬的網絡資源和成熟經驗。而相對大型快遞公司來說,價格低廉成為一些中小型快遞公司的最大優勢。
另外,隨著網絡購物的發展,我省的一些快遞公司也在網上“開花”。3月4日,筆者在知名購物網站“淘寶”上購買一瓶化妝品。“淘寶”網絡上根據筆者所在的地方,提供了三家不同快遞公司的價格和預計送貨時間,讓筆者選擇。
一些喜歡網上“淘寶”的消費者認為,隨著對快遞服務的逐漸了解以及更多快遞公司可供選擇,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逐漸趨于理性,根據購買物品的價值、運送地點和自己的購買力選擇合適的快遞公司將會成為一種趨勢。
史建亭說,“河北市場進的(貨物)多,出的少,是一個消費型的快遞市場,而不是生產型的市場。”
業內人士指出,盡管目前已經涌現順豐、圓通、宅急送等大的快遞公司,但更多企業還處在弱、小、濫狀態。無序的價格戰、經營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市場監管不到位等因素都直接制約我省快遞市場的發展、壯大。
據了解,今年1月1日,《快遞服務標準》正式實施,《標準》從服務時限、服務費用、賠償標準等多個方面對快遞行業作出了規范,對市場準入也作了相關規定。
有關專家指出,隨著電子商務、網絡購物、電視購物等新型消費形式的日益流行,快遞業發展潛力也將不斷加大,快遞市場勢必出現新的洗牌整合。“主管部門一定要根據制約快遞業發展的諸多因素,規范市場秩序,提高快遞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幫助企業走出低端競爭。這將是我省快遞企業走上良性發展必然要邁過的一道門檻,同時也是強有力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