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原料供應鏈斷裂威脅苧麻產業
2008-3-2 21:2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麻織品走俏,各地“一窩蜂”地開設麻紡廠,后來麻制品因舒適性方面的缺點受國際市場冷落,大部分技術含量低的麻紡廠紛紛倒閉,血本無歸,業界人士稱之為“麻風病”。目前國內苧麻供不應求,原麻缺口大,價格飛漲,業內人士普遍擔憂“麻風病”會卷土重來。專家指出,目前對我國苧麻產業發展的主要威脅在于原料供應鏈的斷裂,苧麻產業鏈亟須優化。
有關專家分析認為,原料供應鏈的斷裂將對我國苧麻產業發展造成重大影響,而出現原料供應鏈斷裂的癥結在于產業鏈勾連不夠緊密,具體而言在于三個“兩張皮現象”:
一是科研與生產“兩張皮”。以湖北省為例,苧麻產業不僅具有豐富的資源優勢和頗具規模的加工優勢,而且苧麻科學研究在全國一直遙遙領先。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科研成果轉化慢。比如,“華苧四號、五號”品種每畝麻園種苗需400元左右,由于成本高,麻農承受能力有限,如果不給予扶持和補貼,快速推廣也有一定的難度。至今,這兩個高產優勢品種的種植面積還不到3萬畝,占全省苧麻面積的7%左右。因此目前全省苧麻當家品種質量差,市場發育不足,機制不健全,中間環節多,原麻價格波幅大,麻農積極性不高。麻紡企業出于無奈,將用麻重心逐漸轉移到外地,大量資金投入到外省采購優質原麻,放棄了本省苧麻生產的資源優勢。
二是種植與加工“兩張皮”。長期以來,苧麻種植歸口農業部門,而苧麻加工歸口工業部門。由于種種原因,兩個部門在溝通、協調、合作上尚未盡如人意。這就造成苧麻的種植與加工之間難以完全對接,導致苧麻的供應鏈缺失。供應鏈的缺失給苧麻生產、加工帶來的制約至少有三方面:1、農民對下一年苧麻銷售情況不甚了解,怕風險太大,故盡管種麻效益高也不敢擴大規模;2、農業部門在政策、投入上的扶持力度有限;3、加工企業對當年本地苧麻產量心中無數,從而在收購外地苧麻、確定生產量等方面失去先機。
三是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兩張皮”。我國苧麻產品一直在國際上處于壟斷地位,對國際市場依賴性強,為創匯型產業。苧麻產品受制于國際市場更為明顯,其價格起伏不定,苧麻種植者承擔著較大風險。苧麻產業曾一度陷入困境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國際市場限制我國紡織品出口。雖然明年初配額限制會取消,但如果不注重開發國內市場,整個產業發展依然會很有限。
一些專家建議,預防“麻風病”除政府利用宏觀調控手段防止麻紡織業出現低水平重復建設外,還可采取如下對策:
一、改造優化苧麻品種,實施苧麻品質區劃,建立優質苧麻基地,加速新品種和新技術的推廣。苧麻是一種多年生作物,一經種植就可收獲多年,是所有農作物中最好且最易實施品質區劃的作物。具體措施有:1、在主產區改造現有低中產麻園,建立優質高產品種的母本園和良種繁育基地,加速優質高產品種的繁殖。2、以優惠價向麻農供應種苗,并集中連片更換,采取一鄉一種。3、加大技術培訓,通過培訓、辦示范樣板,向麻農傳授苧麻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全面實施苧麻品質區劃,既提高了苧麻產量,又改進了苧麻品質,確保了原麻質量的一致性,還提高了原麻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力,進而提高了農民的植麻效益。
二、重點發展精深加工產品,全面開發多領域多用途產品,打造苧麻特色產業。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返樸歸真、回歸自然、舒適健康”等新的消費觀念興起,麻紡服裝、室內裝飾、衛生保健用品等也將迎來巨大的消費市場。比如,湖南省創立的“益鑫泰”品牌的系列麻紡、麻棉混紡制品投放市場后,很受消費者歡迎,其麻紡織品市場前景看好。
三、重新制定苧麻產業發展規劃,走工業與農業相結合的道路,對苧麻產業實施政策傾斜,并列入農業產業化的重點產業鏈,做大做強苧麻產業。政府從技術、資金、場地等方面扶持,從而完成產品由單一的低粗加工向精品名牌精深加工最終產品的轉變,市場由單一的依靠國際市場向國際國內兩大市場的轉變,產品由低附加值、低效益向高附加值、高效益轉變。
四、創建麻業研究所、麻業協會,聯動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發揮龍頭主業作用,走集約化之路。既要保護苧麻“原產地域產品”品牌,也要通過加工的苧麻制品,創造能在國內外市場占有更大份額的名優品牌。企業與基地簽訂產銷合同,原料基地采取統一供種、統一技術、統一規劃、統一收購,公司利用基地優質原料進行精、深加工,生產最終產品,建立銷售網絡,從而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的一體化經營模式。
五、加速苧麻綜合開發,穩定植麻經濟效益。苧麻全身是寶,除了麻纖維作紡織原料外,麻葉營養豐富且全面,據測定,麻葉中粗蛋白質含量非常高,且含有鈣、磷等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可用于飼養畜禽和魚類。麻骨、殼粉碎后是栽培食用菌的好原料,以其為原料生產的毛木耳粗蛋白質、粗脂肪的含量,均高于棉籽殼生產的毛木耳,而且味道鮮美,膠質感好。麻骨(剝皮后的光麻稈)中的纖維素含量和纖維形態類似闊葉樹種,可以制造纖維板。此外,麻園可在冬季套種蔬菜等作物。苧麻的綜合開發,可大幅提高苧麻的整體綜合經濟效益,實行以工補農,當原麻價格出現波動時,綜合利用的收入可以彌補部分因價格下滑的損失,降低植麻的市場風險,穩定植麻的經濟效益。
專家建議,要抓住苧麻產業發展的大好機遇,在新品種選育、推廣、高產優質配套栽培技術、苧麻收獲機械、苧麻副產品綜合利用、苧麻脫膠工藝、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開發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資金傾斜,必將有力推動苧麻產業優勢的發揮,同時也為落后的丘陵地區農民脫貧致富找到一條有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