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成為全球采購物流中心
2008-3-2 1:2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將成為全球采購物流中心
“據我所知的,波音747飛機的制造,需要400多萬零部件,由65個國家的1500多個大型企業和15000多個中小企業提供。”國務院副總理吳儀說。
身為國務院副總理,吳儀以此引出一個結論: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企業與企業之 間的競爭已經變為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主題為“經濟全球化:采購聚焦中國”的第14屆國際采購與供應管理聯盟世界大會日前在北京舉辦,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承辦的各類會議中,有國務院領導參會的,幾年來并不多見。參會的采購與物流企業在吳儀的講話中,強烈地感受這樣兩個信息: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的采購中心,采購中國商品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九月的北京,天高云淡。吸引中外物流服務商參會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全球采購與物流的關系,得到國際貿易和物流界人士的認同。
歐新黔,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對全球采購與物流的互動關系有點睛之筆。
歐說,現代物流的快速發展,有利地改善了中國的采購環境。為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一些制造企業改造業務流程,在生產組織、原材料采購、產品銷售、配送、運輸、倉儲等環節實施了一體化運作。如,海爾建立了高效的物流運作體系,確保其全球采購和全球供應鏈管理的實施。鋼鐵、汽車、制造、煙草、家電等行業開始利用供應鏈管理思想,整合和優化企業內部流程,大大降低了企業的采購成本。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的物流中心。
中國制造業、流通業加快了物流資源的整合,提高物流效率,促進了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推進了中國新型工業化產業發展的戰略。目前,中國經濟正逐步融入世界經濟之中,世界500強中有450家在中國投資,80%以上是制造業,也帶來了世界級的物流企業,荷蘭TNT集團,美國總統輪船,丹麥馬士基,美國聯邦快遞,德國郵政、日本日通等物流企業紛紛到中國發展。
歐新黔說,這為中國物流的發展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契機。
國際采購與供應管理聯盟主席格瑞姆表示,中國是全球供應鏈中最重要的貢獻者之一。
歐新黔承認,相對于發達國家,中國的物流和供應鏈管理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中國的采購環境還有待于進一步改善。商務部部長助理黃海表示,中國迫切需要切入現代化的采購理念、供應方式和物流技術。
把中國物流與國際貿易結合起來探討各自的發展,此次國際采購與供應管理聯盟世界大會可謂抓住了一個熱點命題:全球采購中心和全球物流中心,兩者除了顯示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之外,貿易便利化將成為這兩個中心的實質性目的。在國際貿易的整個實現環節中,只有物流做到了便利化,才能實現貿易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