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海關成為湖北外向型經濟的“加速器”
2008-3-19 11:1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長江網訊】 湖北日報(記者 嚴運濤)武漢海關成為我省外向型經濟的“加速器”。記者昨從武漢海關獲悉,2007年我省外貿進出口總值148.58億美元,同比增長26.6%。“大通關”指的是口岸部門以最短的時間為外貿企業提供最好的服務。2007年初,武漢海關制訂出臺了《武漢海關關于促進湖北省在中部地區率先崛起的措施》。在大通關建設中,武漢海關一馬當先,先后推出為企業服務的12項便利措施,實施24小時預約通關,積極推行“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提前報關,貨到驗放”、“擔保驗放”和“一章通”等通關作業模式。
2007年,武漢海關與上海、南京、寧波等十家海關達成協議,實現了與長三角、海峽西岸、珠三角地區的跨區域合作,原來湖北與長三角地區貨物通關時間需要一個半工作日,現在只要30分鐘,每噸貨物的通關成本降低近40元。去年,該關跨關區“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模式作業的貨運量已達1766.5萬噸,占關區貨運總量的87.8%,征收稅款21.9億元。
為提升通關效能,武漢海關成立專班研究通關作業效率課題,建立通關效率評估機制,每月對現場通關效率進行監控和評估。去年,武漢關區進出口平均海關作業時間為4.89小時,同比提速40.2%。通關效率已經達到了部分沿海口岸的水平。
為促進地方外向型經濟發展,武漢海關完成了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海關開關和宜昌三峽機場對外開放驗收工作。全力支持東星航空開通武漢至澳門和香港航線,支持東航、南航、深航新增國際航班國內段共享業務,與首都機場海關開通定期空陸聯運業務,使該關駐天河機場辦事處監管的航班每月增至485個,同比增長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