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青島保稅區:開放最前沿創新求發展(組圖)

2008-3-18 11:1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棉花、橡膠、輪胎3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落戶青島保稅區
     
  
  國家級工業旅游示范區
     
  
  繁忙的青島保稅物流園區
  
    
  外商投資服務大廳
     
  
  物流產業迅猛發展
     
  
  高新技術產業快速成長
  
     
  青島區港聯動試點項目之一的招商局國際碼頭首條航線開通
  作為我國開放度高、運作靈活、政策優惠的特殊經濟區域,青島保稅區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科學發展觀,立足于建設對外開放先行區、試驗區和示范區,不斷提高區域創新能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逐步形成了以現代物流、要素市場、高新技術為主導,以電子制造、食品加工、貴金屬加工為骨干的六大區域特色產業集群,功能政策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區域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以持續創新引領功能
  突破,推進率先發展
  自2000年以來,青島保稅區突出理念、思路、功能和體制創新,堅持在競爭中求生存,在改革中謀發展,在創新中尋突破,綜合經濟實力連年躍升,迅速躋身于全國先進保稅區行列。在2.5平方公里區域內,吸引了40多個國家和地區4200多家企業前來投資興業,其中世界500強企業29家,累計吸引外資34.6億美元,過千萬美元的項目53個。累計向國家上繳財政收入90.8億元。15年間,保稅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4.4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358.7億元,實現進出口總額117.9億美元,成為山東省投資強度最密集的區域,也是全國開放區域資金密集度和單位效益較高的地區。
  創新發展思路,必須理念先行。2000年初,新一屆青島保稅區管委一班人確立了向自由貿易區轉型的先進理念,堅持與國際接軌的方向不動搖,每年都有新舉措、新發展。在全國保稅區中,率先提出了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功能定位,借鑒國際自由貿易港運作模式建設現代化國際物流中心;率先提出了實施區港聯動、建設自由貿易港(區),2004年經國務院批復開展試點運營;率先提出了開展區區聯動,與省內十多個地區建立保稅政策聯動機制,促進兩地經濟共同發展。這“三個率先”得到了國務院和國家有關部委的充分肯定,在全國保稅區普遍推行。
  創新運作模式,必須功能先行。在全國第一個提出保稅區實施區港聯動、向自由貿易區轉型的發展思路基礎上,加快推進區港聯動,全力創建保稅港區,為青島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和全省發展現代物流業創造有利條件。2004年成功爭取國務院批復青島開展區港聯動試點。區港聯動試點保稅物流園區進入實質性運營以來,保稅物流功能迅速顯現,其對經濟腹地的“輻射效應”日益顯現。黑龍江、陜西、江蘇、河北以及濱州、淄博、滕州等10多個省內外企業相繼入區開展業務,馬士基、中外運、日通、中集等一批知名物流企業已進入園區投資或開展業務。總投資50億元的招商局國際青島碼頭首條國際航線開通,國際中轉、國際采購、國際配送和國際轉口貿易功能得到進一步拓展,有力地拉動了周邊地區物流業集聚發展。
  創新管理機制,必須體制先行。按照“三個體系”建設的要求,致力于建立以人為本、運作高效的管理機制。全面推行了企業化管理模式,創新用人機制和分配機制,采取全員聘任制、績效工資制和黃牌警示制,做到干部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待遇能高能低。著眼于建設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學習型團隊,開展持續培訓,先后選派近百名優秀人才到發達國家和地區學習深造。狠抓環境優化建設,實施文化立區,強化親情服務,培樹區域精神,建成“花園式投資示范區”、“全程代理服務區”、“國家級工業旅游示范區”,在全國保稅區中率先通過ISO9001、ISO14001和OHSAS18000管理體系3認證。
  青島保稅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王懷岳總結這些年青島保稅區的發展,深有感觸地說:“保稅區的發展得益于每年都有創新的思維、創新的課題。創新是青島保稅區發展之魂,創新為保稅區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以高端經濟提升發展
  品質,推進科學發展
  根據區域特點,加快產業升級,發展高端經濟,著力在發展的科學化、集約化上下功夫,在提高質量、效益上做文章,推進區域科學發展。目前在已投產的生產性項目土地中,投資強度達到每畝431.8萬元,產出率達到789.9萬元。2007年青島保稅區實現工業總產值、產品銷售收入、利潤總額分別比2001年翻了兩番。區域經濟始終保持年均40%以上的增速。
  發展高端產業,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堅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進一步轉變增長方式、加快區域集約發展的戰略基點和中心環節,采取政策扶持、財政支持、產業轉移等措施,推進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形成。建立了國家高校(青島)科教產業園、日本電子加工園、韓國貴金屬加工園、歐美國際科技產業城等特色區中園,初步培育形成以圣元乳業、青島軟控、易邦生物等為核心的企業技術中心集群,以松下電子、依愛電子、天星高材為主體的電子制造產業集群,以珠寶技術研究、刀具刃具設計、軟件開發等為重點的創意產業集群,以吉母皮亞、愛世給爾、東邦貴石等為代表的貴金屬加工集群。其中,圣元乳業在美國Nasdaq掛牌上市,青島高校軟控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并成為青島市第一家國家級民營高新技術上市企業。全區高科技含量企業占到入區項目60%以上。
  發展高端物流,打造保稅物流產業示范區。充分發揮政策優惠、功能齊全的優勢,突出帶動示范作用,積極搭建山東和沿黃流域九省區對外現代物流平臺。引進了地中海航運、馬士基、嘉里等國際大型物流企業,美國杭廷頓、德國OTTO等跨國采購公司,設立了以東雍物流為代表的進口塑料、聚乙烯分撥中心,以怡坤物流為代表的亞洲紙業分撥中心,以賽奧卡物流為代表的進口棉分撥中心,建設了覆蓋全區的物流電子信息網絡系統。目前,全區共引進業態先進、具有示范作用的現代物流企業近百家,倉儲面積達185萬平方米,全面開展了國際物流、全球采購、分撥配送等業務。2007年,僅保稅物流園區即實現通關業務3.8萬票,貨值28.06億美元,貨運量達135.35萬噸。
  發展高端市場,打造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圍繞建設山東半島、環渤海和東北亞地區的國際物流樞紐和區域物流中心這一戰略目標,依據山東省乃至沿黃地區的產業特點,發揮“美元掛牌、保稅交易”的獨有優勢,著力培育和建設橡膠、棉花、礦權、燃料油、農產品以及聚乙烯為龍頭的化工品等6大國際交易市場,努力打造大宗進口原材料交易中心。其中,橡膠市場是全國首家進口膠專業市場、全球第一家己內酰胺交易市場,橡膠年交易量約40萬噸,占全省的1/2強、全國的近1/3;棉花交易市場是國內第一家與國際接軌的進口棉現貨交易市場;青島礦權礦產品交易所是國土資源部認可并指定的國內唯一的礦權礦產品專業化交易平臺。目前,3大市場共發展會員10000多家,實現交易額500多億元。
  以功能輻射帶動腹地
  開放,推進和諧發展
  做改革開放的排頭兵,青島保稅區發揮保稅區的特殊功能和優惠政策,與省內中西部地區開展區區聯動,實現資源共享,在政策、功能和產業上進行對接,拉動腹地經濟實現和諧共贏發展。
  實施功能拓展,提升腹地產業增值能力。以保稅物流園區為重點,拓展保稅物流功能,為全省加工貿易產業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進出口服務。赴淄博、諸城、日照、威海等地集中開展保稅物流園區政策宣講活動,引導企業利用保稅物流園區“入區退稅”的優惠政策,全省新增200多家企業開展保稅物流業務,已運作業務貨值8000多萬美元,“園區一日游”業務直接為山東省加工貿易企業節省進出口成本3000多萬元。
  堅持合作共贏,促進腹地對外開放水平。按照山東省政府東中西合作互動工作部署,利用區內已經形成的市場、資源、項目等優勢,發揮保稅區重點企業帶動作用,促進腹地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共合作開發建設“飛地式”園區3000多畝,先后為聯動地區引薦內外資項目50余個,總投資近13億元,其中世界500強項目1個。以保稅區寶泰公司為載體,與濰坊出口加工區合作建設了面積245畝的“濰坊科技產業園”;與平度市合作開發建設了面積2000畝的“青島保稅區工業園”,總投資逾5000萬美元,可吸納當地勞動力3000余人。通過項目合作,為濰坊、膠南、萊西、石島等地引進的投資1500萬美元的加拿大茄尼醇高科技項目、3000萬美元的裕承森林大酒店項目、1000萬美元的韓國電信株式會社項目和世界500強瑞華伊士曼項目等均已成功落戶。
  青島保稅區從區港聯動、區區聯動,到高端市場建設、高端物流發展等一系列創新的理論和實踐,探索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自由貿易區建設之路。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科學嚴格的制度管理、高效靈活的服務機制、和而不同的文化融合,構筑起開放前沿的和諧區域。處于國內外兩個市場經濟交匯點的青島保稅區,正向著建設國際物流分撥中心、國際采購中心和以IT產業為主導的高科技產品制造中心的發展方向闊步前進,一個環境優美、功能完善的現代化自由貿易區正在昂首崛起!
  本版撰稿: 張先鋒王彩云
  本版攝影: 肖勇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