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為什么這樣熱?
2008-3-16 2:4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很多企業里,庫存存在的原因并不是它不會管理“庫存”,而是因為供應鏈中的上游和下游配合得不好
自從有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以后,就有了供應鏈的存在。在最近十幾年里,全球范圍內掀起了有關供應鏈管理的熱潮。
要解釋供應鏈為什么這么熱,需要先回答一個問題:企業為什么而存在?很多人的答案是為了賺錢。其實不準確的,企業存在的惟一理由就是為用戶創造價值。賺錢只是自然而然的結果,企業的出發點應該是:我為別人創造價值,別人才會接受我的服務。
那么要實現這一價值,須依賴于五個“正確”:即目標群在正確的地點、正確的時間、正確的狀態下,以正確的價格提供正確的產品。很多人的觀念就是,產品生產出來了,價值就產生了,其實不是這樣的,這僅是第一步,還需要把產品送到合適的地點,還要有合適的時間,合適的狀態,而這些都需要通過物流來實現。
以前制造在整個價值鏈上占主要地位,隨著經濟的發展,銷售渠道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因為由賣方市場轉變成了買方市場。福特汽車在20世紀前期,可以造出幾十萬輛一模一樣的汽車,但仍然可以賣出去,可以賣很多年。現在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比如電腦,可能每個用戶要求的配置都不相同,所以像戴爾就是按照客戶的訂單來生產。
產品品種越多生命周期越短,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不僅面對國內競爭,還要在全球范圍內競爭。企業所擁有的管理工具也發生重大變化。出現了所謂的供應鏈管理的革命。
在供應鏈里,最重要的兩個環節是制造商和渠道。現在的制造商未必會花很多時間去真的“制造”,一般都更注重品牌和設計,具體的“制造”可能都外包出去,比如耐克。而渠道就是將產品由制造商那里銷售給消費者。
但現在制造商和渠道的生意都越來越不好做了,因為市場上的產品多種多樣,你很難知道究竟什么產品會賣的好,什么產品銷量不行,對于制造商來說,必須要有相當數量的庫存才能應對市場可能的需求,另外還要給渠道以銷售支持,比如賬期。
由于需求預測不準,渠道為了防止缺貨,也會有相當數量的庫存。事實上在很多企業里,庫存存在的原因是因為供應鏈中的上游和下游配合不好。現在有一個新理念,如果要降低庫存,首先要做流程。
企業內部流程再造非常重要,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手段,讓采購、制造、銷售等部門間實現信息透明化,從而降低庫存。中國人天生會競爭,卻不大會合作。雖然大家都想把“餅”做大,但是做起來的時候,就看到底是你碗里的多,還是我碗里的多。這種思維模式不改變的話,供應鏈管理就永遠做不到。
說到底,庫存管理就是要使得供應鏈效率更高,速度更快,響應更好,像戴爾的供應鏈就沒有分銷商和零售商。它的反映速度非常快,傳統供應鏈可能需要6~7周,而它的整個庫存只有一周的銷量。從這點來看,沒有任何核心技術的戴爾并不是所謂的IT公司。
當然,在供應鏈中,不是所有的產品都可以直銷,而直銷模式中也可能會通過零售商直接達到客戶。現在的趨勢是,零售商規模越來越大,一旦真正確立起來,整體上供應鏈會越來越少。將來在整個價值鏈上,可能就只存在制造商和供應商,通過兩者的配合,最終為消費者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