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應鏈管理的VMI庫存模式應用分析
2008-3-16 2:3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二十世紀末,隨著經濟發展與競爭態勢的轉變,供應鏈管理作為一種嶄新的管理思想, 引起業界的實踐潮流和眾多學者的關注。VMI作為其中的一種庫存模式,在理論與實踐上逐漸得到完善。在歐美國家,VMI在20世紀90年代至今的時間里已經發展為一種成熟的庫存模式。它的實施已經在眾多企業獲得成功。
大型零售商如Wal-Mart,Kmart,Dillard Department Stores,以及JCPenny 都是實施VMI的先驅者;通訊業巨頭朗訊的大部分原材料管理系統已轉變為VMI系統;IT業的戴爾、惠普也是成功實施VMI的典例。2000年3月,香港吉之島建立起了與P&G的VMI系統,給雙方帶來的直接效益是銷售增加45%,平均庫存周轉時間從4周減為2周,缺貨率從7%降為1%。2001年3月,NEC通過VMI系統減少了90%的庫存,把自己從庫存積壓的風險中解放出來。2001年10月,雀巢和家樂福也嘗試了VMI系統,雀巢對家樂福物流中心產品到貨率由80%提升至95%,家樂福物流中心對零售店面產品到貨率也由70%提升至90%。
事實已經證明,VMI是未來的一個潮流,將帶來流通渠道的變革。在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信息化起步晚的我國,VMI的成長仍需要概念上的推動。
1 VMI的內涵
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供應商管理庫存,有的場合也稱之為寄售庫存(Consignment Inventory),是一種供應鏈環境下的庫存運作模式。與傳統庫存管理模式RMI(Retailer Managed Inventory,零售商管理庫存)完全相反,VMI是以零售商和供應商雙方都獲得最低成本為目的,在一個共同的協議下由供應商管理庫存,并不斷監督協議執行情況和修正協議內容,使庫存管理得到持續地改進的合作性策略。
它的基本內涵是:用戶(The Buyers)把庫存決策權代理給供應商(The Suppliers),由供應商代理分銷商(批發商、零售商)行使庫存管理和訂貨決策的權利。一方面實現了由終端銷售信息拉動的上下游信息共享,使得供應商在下游用戶的協助下更有效地做計劃,另一方面是寄售方式的運作,在一個合作協議下由供應商管理甚至擁有庫存直到用戶將其售出(如圖1)。
VMI本質上是將多級供應鏈問題變為單級庫存管理問題,通過掌控銷售和庫存信息作為需求預測和庫存補貨的解決方法。相對于按照用戶發出訂單進行補貨的傳統做法,VMI是根據實際或預測的消費需求做補貨決策。
2 VMI的理論基礎
傳統管理環境下,由于競爭模式(企業間非合作競爭)與信息技術的原因,企業無法了解供需的匹配狀態,流通環節中的每一個部門(供應商、批發商、零售商)都設置自己的庫存,采取自己的庫存管理策略,不可避免地產生需求由下游到上游的放大(牛鞭效應),顯然無法實現供應鏈全局的最低成本。
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競爭模式發生了變化,企業依托整個供應鏈條參與競爭,企業之間信息共享也成為可能。VMI打破傳統條塊分割的庫存管理模式,在一定的信息結構下以系統集成的思想進行庫存管理,使供應鏈系統獲得以合作為基礎的同步運作,有助于JIT的實現,并可以有效避免牛鞭效應。
3 VMI的實施價值
3.1 對分銷商(批發商、零售商):
① 降低了庫存管理和供應商管理的成本,可以集中發展核心能力;
② 降低了缺貨率和積壓率;
③ 供應鏈庫存環節成本的降低帶來最終產品價格降低,可以增加競爭力并增加銷售收入;
3.2 對供應商:
① 掌控終端需求信息,得到更為準確的預測,從而更有效安排生產,增加整個生產的柔性:合理定制原材料采購計劃;按顧客要求進行生產改進,提高產品質量;消除預期外的短期產品需求導致的額外成本;降低對安全庫存的需求;
② 與下游用戶發展長期合作的戰略關系、進行有效溝通,有利于供應商的長期發展戰略,使其在激烈的競爭保持市場份額。
3.3 對雙方:
① 供應商在產品管理更專業化,可以實現更有效的庫存管理和訂貨決策;
② 降低雙方采購訂單、發票、付款、運輸、收貨等交易時間和交易成本;
③ 加強雙方的伙伴關系,提高供應鏈的柔性和持續改進能力,為雙方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4 VMI模式的實施條件
4.1 基礎和保證
共同利益基礎上的相互信任是VMI成功的基礎,良好的溝通是VMI成功的保證。上、下游企業建立和維護戰略伙伴關系,供應鏈才能實現更好的集成,才能實現在預測、生產、運輸計劃和競爭策略等方面的共同設計和控制。
4.2 技術支持
要實現VMI,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一是用戶庫存狀態的透明化,即供應商對庫存能隨時跟蹤調查;二是業務處理的標準化,主要指訂單的標準化。因此VMI的實施需要一些支持性技術建設。VMI的支持性技術主要包括:條碼技術,條碼應用標識符,ID代碼,EDI/INTERNET,連續補給程序等。
另外由于VMI的實施改變了傳統管理模式,必須依靠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起其運行平臺,VMI的實施需要系統的解決辦法。
5 VMI實施程序
5.1 溝通并制定框架協議:
供應商和用戶要充分溝通,將合作概念化并擬訂框架協議。要在協議中建立VMI運作規程,建立起對雙方都有利的庫存控制系統,確定處理訂單的業務流程、庫存控制的參數以及庫存信息的傳遞方式;要明確庫存所有權及轉移時間、訂貨責任等。
5.2 實驗性實施:
作為雙方合作的磨合期,可以進一步發現問題并敲定協議中的相關內容。
5.3 全面實施:
全面實施VMI需要系統的解決辦法,銷售點信息要及時傳送給供應商和用戶;庫存、產品控制和計劃系統都必須在線,使供應商完成日常補貨業務。
過去許多企業自己開發和擴展信息系統(MIS)作為解決辦法,直接將雙方的MIS系統連接,也有企業將MRPⅡ或ERP的功能擴展后直接互聯。隨著科技發展,更多專業化軟件方案出現。國外常用的基于Internet的方案包括i2、Manugistics和mySAP技術。高露潔公司從1999年開始采用mySAP R3來實施VMI,聯想集團公司在1998年采用了mySAP R3/ERP系統,在2002年采用了i2/SCM系統。
6 VMI實施的框架協議
本文提出VMI實施的協議框架,雙方在擬訂協議時要注意這些內容,在實施過程中也要對其進行經常地監督和修正。
⑴ 存貨所有權問題:所有權轉移時間及雙方責任范圍的擬訂。
⑵ 資金流問題:付款條款的擬訂,包括付款方式、有關文件準備等。
⑶ 績效評估標準制定:合理的評估指標是全面評價供應鏈運營績效的基礎,管理會計為此提供了可行思路,例如ABC(作業成本管理)和BSC(平衡計分卡)等。
⑷ 保密問題:雙方在多大程度上共享信息必須先明確,并且要明確相應的責任。
⑸ 技術支持問題:就現有的信息技術改造還是投資引進專業解決系統的問題進行協商。
⑹ 供應商的運輸方式選擇和倉庫建立:供應商將如何滿足所有參與者的送貨時間、送貨地點;倉庫的位置和面積,要考慮不斷增長的產品需求。
⑺ 存貨安全的保證:結合存貨所有權的轉移時間明確劃分雙方責任,從而有效地保證存貨的安全。
⑻ 退貨條款制定:包括退貨提前期,退貨的運費支付等。
⑼ 例外條款擬訂:意外事件的防范措施、報告及處理制度。
⑽ 罰款條約擬訂:罰款條約制訂是為了明確雙方在一些具體情況下的責任范圍。例如供應商裝重了貨或者裝了空箱,他將承擔哪些額外的費用;如果用戶取消了定購產品但是由于信息渠道或其他原因供應商已經送貨,誰將對這批貨負責。
⑾ 參與VMI的供應商資格認定標準、潛在的供應商選擇、供應商培訓和退出計劃。
⑿ 代表供應商管理存貨的機構其能力、聲譽、財務狀況等需要達到的標準。
⒀ 訂一份存貨品種和補充計劃,開始包含哪些存貨品種品,何時增加新產品。
⒁ 組織結構調整:供應商和用戶組建多功能小組來輔助VMI的實施;全體員工必須理解并接受VMI,才能保證順利實施。
7 VMI與其他庫存策略的關系
在供應鏈管理環境下,庫存策略主要有"合計預測與補給(Aggregate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AFR)"、"供應商管理庫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聯合庫存管理(Jointly Managed Inventory,JMI)"、"多級庫存控制"、"合作計劃、預測、補給(Collaborative Planning,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CPFR)"等[34]。
表1 供應鏈環境下的主要庫存模式
A F R 貿易伙伴交互作用中應用最廣泛的方法,用于預測的核心數據來自于辛迪加數據和銷售歷史數據,采用制造商推動供應鏈的方法;缺乏集成,可能導致高庫存低滿足率。
V M I 供應商為零售商產生訂單和管理庫存,雙方信息共享、共同參與對方業務發展計劃的制定,提高效率和供應鏈的管理效益;缺乏集成。
J M I 零售商與供應商指派專業小組協調管理補貨和供應鏈的其它合作,強調雙方同時參與、共同制訂庫存計劃,解決需求放大現象,集中型的庫存控制系統;建立和維護成本較高。
多級庫存控制所有庫存控制點的控制參數同時決定,考慮各個庫存點的相互關系,通過協調獲得供應鏈全局性優化與控制;在管理上協調的難度大,特別是供應鏈的層次比較多時。
C P F R 最新供應鏈管理技術,供應鏈中的各方利用各自優勢緊密合作以取得最佳整體供應鏈管理效果的方式;需要整個行業的合作,目前看,這種作法在中國還為時過早。
VMI作為供應鏈環境下的一種庫存策略,只是一個局部優化的供應鏈模型,隨著實踐發展,必然有著一定缺陷,因此,VMI的應用應該與其他庫存策略相結合。事實上,企業性質不同、產品性質不同、流通渠道不同、發展階段和規模不同,選擇的管理策略的階段必然不同。對于中國企業而言,學習國外已經成熟的管理模式,注重的不是策略名稱,而是其核心理念在中國企業實際的應用。因此,企業在實施VMI過程中,要注意分析本企業情況,選擇適用本企業的軟件系統,并靈活地和其他供應鏈管理思想及其他先進的庫存控制方法配合使用,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庫存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8 VMI在我國企業的應用
2001年,中國物碼中心進行了"全國供應鏈管理現狀調查"。調查顯示,VMI的庫存運作模式并未被多數企業理解和采用:
表2 VMI實施狀況調查
VMI實施情況 行 業 類 型
制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