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優化的綠色供應鏈
2008-3-14 17:5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施完善的環境管理體系,要求管理層高度重視,要求針對員工進行積極的溝通和培訓,以加強員工對環境重要性的認知,并建設一種有助于環境保護的企業文化。高效的環境管理體系需要明確相關負責人的角色和責任,另外,企業還需要調整已有的相關日常運營流程,以配合新的環境改善和風險管理計劃,并引入激勵/懲罰機制以支持變革。此外,健全的技術架構,包括高效的污染治理和監測設施與設備、管理信息系統,對有效執行環境管理至關重要。
企業可以通過高效的環境管理體系獲得巨大利益。他們可以采用最佳實踐開展運營,避免因違反監管法規而引致的經濟損失,同時能夠快速響應新的監管要求。高效的環境管理體系可以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因為這些系統性的數據采集、跟蹤和報告有助于降低人力資源投入,降低遵行成本、理順工作流程和管理決策流程,并把資源投入到其它能夠創造更大增值的業務。尤為重要的是,這種方法讓企業能夠及時發現潛在的環境污染事件,并及時采取預防措施,從而消除其對企業聲譽和經濟造成的損失。
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前面提到的三大趨勢——監管要求、經濟因素和利益相關者期望——將推動幾乎所有業務層面的變革。考慮到供應鏈的每個階段都會產生污染物,不斷變化的環保要求正從原材料采購到最終產品交付以及老舊產品處置等方面影響著企業的運營。人們越來越重視整個供應鏈的環境管理戰略。
傳統上,對供應鏈管理的設計、建模和分析大多只重視優化原材料的采購和最終產品的分銷,并且主要從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潤等經濟角度進行考量。而環境友好型的供應鏈則要把產品和流程對環境的現時和長期影響均納入考慮范圍(即所謂的產品管理計劃和流程管理計劃)。人們已經廣泛地認識到降低對環境的損害能夠帶來經濟利益,如提高盈利能力,避免罰款或相關法律處罰。不過,如何把環保目標納入到運營目標框架之中并使之有機地融為一體仍是人們面臨的一大挑戰。
許多領先的企業已經承諾與那些重視環保的供應商合作,并制定章程要求對供應商的環保工作進行評估。這些章程涵蓋了提供生產、物流、廢棄物回收和處置等服務的供應商伙伴。但最近發生的中國制造產品召回事件從另一個角度表明,除了制定滿足綠色要求的核查清單外,企業在建設和管理優化的綠色供應鏈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建設優化的綠色供應鏈方面,一項主要工作是制定合適的績效考核機制,以衡量當前流程和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企業大多已經建立了針對傳統供應鏈的考評機制,如成本和客戶滿意度。但對于環境考評體系而言,雖然很多公司已經制定了各種各樣的原則要求采用環境友好型的流程、遵循監管要求、提供環保許可/報告/記錄等,但仍需要培養一些必要的能力來切實予以執行。目前,一些領先的研究項目正致力于開發創新的技術和解決方案,以幫助企業培養管理綠色供應鏈的核心能力。
總而言之,環境保護已成為中國政府關注的頭等大事,近期政府加大對污染企業的懲治力度、提高監管要求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把環保工作納入到業務戰略和運營之中的中國企業,將在市場中占據有利地位,并有助于加強中國經濟的長期持續發展。
企業應該用一種積極的態度看待環境保護,而不是僅僅把它看作是額外“成本”增加的財務負擔。與環保相關的投入將帶來巨大的回報,如通過綠色產品/解決方案創造新的業務機會,通過采用新的節能技術或減少資源投入降低成本,通過采用可再生材料和加強環境保護加強品牌形象。不僅如此,企業對環境的影響和環境管理舉措已經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買、合作伙伴關系和投資者行為的重要因素,因而潛在利益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