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交通管理架構是加快發展綜合運輸的體制保障
2008-3-12 11:5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去年,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綜合運輸體系。今年,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又一次提出要積極發展現代綜合運輸體系。3月11日,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出,新組建交通運輸部,加快形成綜合運輸體系。
“我理解,黨和國家作出這一重要部署有很強的針對性!比涨埃珖舜蟠,江蘇省交通廳黨組書記、廳長潘永和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5年來,我國交通運輸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是由于體制的分割,公路、水路、鐵路、民航和管道5種運輸方式各自獨立發展,進而出現了明顯的發展不平衡。更值得重視的是,5種運輸方式沒有形成綜合運輸體系,無論給貨運還是客運都帶來了很多不便。
潘永和表示,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體制改革獲得了成功的經驗,政治體制改革特別是行政體制改革也取得了許多成果。但從總體上看,政治體制改革相對滯后一些。中央在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黨的十七大之后開始加大力度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切中了要害,對真正建立服務型政府、法治政府、高效政府將起到巨大的作用。
潘永和說,從交通運輸發展的歷史來看,分割管理是造成各種運輸方式發展失衡和銜接不暢的主要原因。從20世紀60年代起,大多數發達國家都對交通運輸管理體制進行了調整,設立了綜合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并在發展綜合運輸體系方面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潘永和認為,中央提出發展現代綜合運輸體系正是要統籌5種運輸方式的發展,真正做到“宜水則水、宜鐵則鐵、宜路則路、宜空則空、宜管則管”的最優布局,形成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現代綜合運輸體系。這也是交通行業調整運輸結構,轉變發展方式,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我國綜合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潘永和告訴記者,近年來,江蘇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果斷決策,在全國率先探索構建現代綜合運輸體系,先后在省交通廳成立港口局、并入鐵路辦、增掛航空辦,形成了公鐵水空齊抓共管的大交通管理架構。這種整合正是交通行業落實科學發展觀,優化運輸結構,提高運輸效率,加快發展現代綜合運輸體系的體制保障。
據悉,在不久前抗擊低溫雨雪冰凍災害中,江蘇充分發揮大交通管理體制的優勢:高速公路封閉堵塞,運管機構安排車輛行駛普通干線公路;大橋封閉堵塞,安排車輛汽渡過江;公路堵了,鐵路及時增開臨客;火車旅客積壓,汽車組織疏運。各種運輸方式聯動,科學調度,使江蘇交通成功經受住了災害的考驗。
據介紹,江蘇公路發展繼續保持全國領先的優勢,江蘇港口發展一度落后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性改變,江蘇鐵路建設也取得了顯著成效,江蘇民航發展一度滯后的局面正在改變。
“江蘇構建現代綜合運輸體系的探索和實踐,充分證明了中央提出的積極發展現代綜合運輸體系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而大交通管理架構則是體制保障!迸擞篮涂偨Y說,當前必須重視解決4個問題。一要著力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要堅持通過建立大部門體制,實現各種運輸方式的統籌發展、科學發展。二要著力加強規劃引領,盡快制定和完善現代綜合運輸體系規劃,以科學的規劃指導綜合運輸體系的合理布局和結構優化。三要著力加強科技創新,通過信息化提升交通現代化水平,以信息化手段整合各種交通資源。四要著力加強政策引導,交通作為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基礎產業和先導產業,應列入宏觀調控“有保有壓”中“!钡姆秶_立先行發展的理念,國家應在土地、財政、金融政策以及項目審批程序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