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積極建言獻策 凝聚智慧助力我國交通又好又快發展
2008-3-12 11:3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內地香港加強交通、環保合作
劉健儀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三屆立法會議員):
建議在內地與香港的合作中加進交通和環保領域的合作。報告強調了環保和節能,鑒于近年來內地汽車數量不斷增加的情況,建議學習世界先進交通管理經驗;加強道路建設,完善交通網絡;加強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司機和行人遵守交通規則意識;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減低市民買車需求;發展清潔能源!
探索物流保稅區和自由貿易區
劉武代表(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會長、寶供物流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從根本上解決報告中提到的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和深層次矛盾。建議報告明確提出支持現代物流業發展,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廣東成為進出口商品集散地,探索發展物流保稅區和自由貿易區。
將沿邊公路網建設納入國家規劃
楊光成代表(云南省交通廳黨組書記、廳長):
上屆政府提出的國道主干線改造形成“五縱七橫”運輸大動脈的任務已經完成,報告中應加上這一內容。關注民生應根據現實情況突出重點,交通涉及解決好人民群眾出行難問題,報告對這個問題的闡述分量不夠。要進一步重視“興邊富民”建設,將沿邊公路網建設納入國家的總體規劃,沿邊州市應修二級公路、縣市應修三級以上公路。繼續支持連接東南亞、南亞國際大通道建設。
將城市道路與管網建設結合
徐世友代表(湖北省襄樊市市政管理處泵閘管理所襄城下水道班班長):
將城市道路建設與管網建設結合起來,統籌安排,合理規劃,避免建設過程中浪費現象的出現。
盡快審批北海機場建設項目
連友農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委副書記、市長):
建議國家在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大力支持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實施,并盡快審批北海國際機場建設項目。
增加高速公路連接口
楊春興委員(苗族,貴州省民政廳副廳長):
現在我國高速公路修得越來越多,但高速公路往往連接大城市,在農村地區卻沒有連接口,農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高速公路上不去。我希望能夠增加通往農村的高速公路連接口,這樣不僅能夠方便農民出行,而且在遇到特殊情況時,比如今年南方的雨雪冰凍災害,將有利于提高應急反應能力。
推進廣西出海出邊大通道建設
鄭軍里委員(瑤族,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教授):
廣西出海出邊大通道建設,對于加快北部灣港口群發展、促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和西部大開發具有重要作用,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加快解決這些高速公路項目的用地指標等問題,將這些高速公路建設納入“十一五”規劃,早日開工建設。
規范全國交通指示牌
李成日委員(朝鮮族,廣州夢都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各地交通指示牌有標識不明確、字體太小等問題,對于夜間和初次經過的駕駛者造成識別困難。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完善公路指示牌的管理機制,交通部門能夠統一標準,各省(市、區)按照標準進行規范。此外,還應加強對交通指示牌管理的監督,可以聘請社會人士擔任公路督察員,形成人民公路人民管的良好風氣。
加快四川民族地區公路建設
阿稱委員(藏族,四川省政協副主席):
目前,四川民族地區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仍十分滯后,成為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希望交通部門能夠更加重視民族地區交通建設,對317國道和318國道在四川境內的路段進行逐步升級改造,對民族地區的縣鄉農村公路建設給予更多支持,適當提高農村公路的建設標準,并出臺相關配套措施。
發展電動個人轎車
歐陽明高委員(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中國交通結構的特點是點、線、面相結合。點是大城市和城市群;點和點之間是線,距離一般在500公里以上;大量的中小城市和農村是面。轎車一般在交通點上運行,交通線上往往是火車、飛機和長途大客車這些交通工具,而在交通面上,更多是農用車和電動自行車。
根據這些特點,我認為應注重發展三類交通工具。一是在電動自行車的基礎上發明一種電動個人轎車,主要用于上下班使用。二是使用混合動力的節能型家用轎車。這類轎車可以供兩個人以上使用,是一家人郊游開的車。三是使用新能源的城市大客車。我們要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大力推廣使用新能源,天然氣、混合動力、燃料電池、純電動公共汽車以及無軌電車,這些車輛構成城區的新能源公交車。在交通線上,則推廣運行柴油大客車和商用車。
加快發展內河集裝箱運輸
車競委員(遼寧省營口市副市長):
目前,我國內河運輸資源非常豐富,但內河集裝箱運輸發育不良。火車在遠距離運輸上具有優勢,卡車的優勢是方便快捷,水路運輸占地少、污染小、成本低、運輸量大。按照科學發展觀,從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子孫后代留下發展空間的角度來看,應大力開發和利用內河運輸資源。
一是高度重視,提高對內河運輸資源開發的認識。應成立相應機構,專門負責、專門研究、統籌規劃協調這項工作。二是加強科技攻關,設計制造小型自動化集裝箱裝卸船。中小港口受水深特別是裝卸條件限制,沒有自動化裝卸船無法進行集裝箱裝卸作業,這是限制內河運輸發展的一個瓶頸。三是提供政策支持,扶持自動化集裝箱裝卸船和集裝箱水上貨運系統的研發和應用。建議由交通、造船、科技、信息等部門牽頭,有組織、有計劃、有政策扶持,迅速開展這項工作。
運輸和物流安全也應納入糧食安全
婁源功委員(黃淮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糧食安全包括生產安全、流通安全和消費安全。糧食流通與物流有關系,物流體系的建設關鍵時候可保障糧食安全。比如我國曾投資建設了世界第一糧港,有1500輛運送糧食的散糧車,運輸、物流的安全也應納入糧食安全。(彭燕 劉興增 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