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內河資訊

江蘇打造船型標準化“民心工程”

2008-3-11 12:2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4年前,這條河里行駛著許多黑煙滾滾、噪音震耳欲聾的掛槳機船,空氣、噪音污染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現在,船舶整潔美觀了,空氣、噪音的污染小了,大家每天清晨可以到河邊鍛煉、下棋、釣魚,生活其樂融融!”日前,一位家住江蘇省無錫市京杭運河岸邊的退休老干部對筆者這樣說。 
        京杭運河江蘇段的面貌為何能在4年里有如此大的改變?這要歸功于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京杭運河船型標準化工程。 
“水上拖拉機”退出歷史舞臺 
        交通部和京杭運河五省一市聯合行動,計劃在2004年至2010年期間在京杭運河全線實施船型標準化工程。江蘇省船型標準化工程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重點突破水泥質船、鋼質掛槳機船淘汰任務;第二階段重點在京杭運河推廣應用標準船型船舶。截至去年12月31日,江蘇省已全面完成工程第一階段水泥質船和鋼質掛槳機船拆解改造、分階段禁航的目標,全省共計拆改掛槳機船22956艘(881098總噸),占京杭運河五省一市拆改總數的66%以上,發放政府補貼資金6.88億元;水泥船拆解報廢1479艘,發放政府補貼資金231.74萬元;并在蘇南、蘇北運河分別組織實施了3次禁航。自今年1月1日起,江蘇省境內京杭運河全線實現了水泥質船、鋼質掛槳機船禁航的目標,被人們稱為“水上拖拉機”的水泥質船、鋼質掛槳機船,全面退出了京杭運河航運市場的歷史舞臺。 
        與船型標準化工程實施前相比,工程取得最顯著的效果是通航秩序得到很大改善,船舶平均噸位快速增加,通航設施的利用率大幅提升。江蘇省地方海事(船檢)局和蘇北航務管理處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水上交通事故率明顯下降,從2003年到2007年,事故率下降了40%;航道及通航設施利用率大幅提高,全省內河船舶擁有量從5.3萬艘下降到4.49萬艘,而凈載重噸、平均噸位分別由846萬噸和158噸增加到1508萬噸和342噸,加快了運力結構的調整,船舶大型化趨勢明顯;船舶水體、噪音污染明顯下降。 
        在改善通航秩序、提高航道及通航設施利用率、改善船舶結構、提升運輸能力的同時,船型標準化工程拉動了江蘇省整個航運經濟的發展。以某船主拆改一艘滿載50噸級的掛槳機船、打造200噸級左右的新型標準船型為例,其舊船拆解補貼最高為3.575萬元,而打造200噸級的新船各項成本相加大約需要28萬至30萬元左右。按照投入—產出分析,即政府直接投資3.5萬元為航運業帶來不少于28萬元的直接投資。同時,該工程的實施間接提高了行業的準入門檻,推動了航運結構調整,促進航運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進一步規范了航運市場,提高了船舶營運效率,提升了航運競爭力。據測算,相同噸位的標準船型船舶與掛槳機船相比,營運效益提高了10%—15%。此外,該工程的實施還拉動了相關產業,特別是船舶制造業的發展。在造船工藝上,由于標準船型船舶相對復雜,使得造船企業不得不進行造船技術、工藝和設備的升級改造,不斷提升造船能力,從而促進了江蘇省造船產業的升級優化。 
        “銀帶蘇北行,經濟隨河飛。”工程的實施還帶來了一系列的延伸效益,不僅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同時,還推動了運河周邊環境的極大改善,提升了城市形象,豐富了運河文化內涵,為大運河“申遺”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運河環境的改善,進一步完善了投資環境,為城市工業化、現代化創造了新的機遇和條件,有利于促進新一輪特色產業集聚和運河經濟帶的形成。 
全面打造“民心工程” 
        根據江蘇省水上管理機構分設的特點,交通部門按照“統一組織、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的原則,建立健全組織和辦事機構,科學制定實施方案和拆改計劃。為確保掛槳機船拆改工作質量,江蘇省建立了嚴格的拆改工作制度,統一工作標準、統一工作程序、統一工作規范;實行省、市、縣三級船型標準化辦公室審核制度;創造性地發明了“兩次監督、一次到位”的現場監督方法,既提高了現場監督效率,又確保了拆改的真實性;建立嚴格的補貼資金管理制度,建立專賬專戶,明確補貼資金申請、審批、發放、公示程序,保證專款專用;開發了船型標準化工程信息管理系統,各級船型辦通過聯網辦公,將船民申請受理、合同簽訂、船舶信息修改、文書制作、補貼資金申請發放等工作,實現全程網絡化、公開化和透明化,提高了審批效率和資金發放管理的質量;暢通監督渠道,實行網上實時公示掛槳機船拆改和補貼資金發放情況,通過明察暗訪、現場調查、電話回訪等形式,充分聽取船民對拆改質量、資金發放以及對拆改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確保拆改質量和資金使用安全。 
        為鼓勵船民積極參加拆改,江蘇省交通部門以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轉變作風,簡化手續,提高效率,采取切實措施為船民做好服務、解決困難。為贏得全社會和廣大船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4年來交通部門在全省范圍內共開展7次大規模的宣傳活動。針對蘇北地區大量船舶在蘇南經營的實際,蘇北各市縣交通部門領導親自帶隊到蘇南,上船頭、跑碼頭,耐心細致地向船民宣傳有關政策,解答疑問,并專門在蘇南設立了辦事處,就地服務船民;實行“一門式服務”、“限時服務”、“上門服務”,實行“AB角”制度,保證船民辦事隨到隨辦;對落艙改造關鍵設備(主機和齒輪箱)實行集中詢價,使每艘船舶改造費用下降3000元左右,降低了船舶改造成本,僅此一項共為船民節省405.6萬元;對船舶改造后的檢驗實行優惠收費,執行臨時檢驗收費標準。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