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論文

看ERP“七十二變”

2008-3-10 17:0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現在的ERP已經不僅僅是企業內部的ERP系統,而是成了企業信息化的代名詞。 

  SAP、Oracle、Infor等ERP廠商都是在收購中壯大,又在不斷的壯大后開始新的收購。比如,SAP收購了BO公司,Oracle收購了海波龍和Agile公司,其中所涉及的領域包括BI(商業智能)和PLM(產品生命周期)等。 

  而在各個傳統意義上的ERP廠商拓展業務領域的同時,他們也在利用SOA(基于服務的架構)減少客戶對新功能和拓展方案的投資,幫助客戶以最少成本對當前解決方案進行功能升級和延伸實施。 

  從這些IT系統提供商的發展來看,ERP的含義變得更加寬泛,它不僅只是包含“企業資源計劃”的IT系統,而且在向PLM、BI、SCM等領域延伸。 

  這到底是IT廠商的一廂情愿,還是用戶切實需求的轉變?為此,本刊在11月進行了“企業ERP應用趨勢調查”,通過對諸多企業CIO的調查發現,有三分之一的企業還沒有實施ERP系統,而在應用ERP系統的企業,有一半都有對其進行升級的需求。 

  盡管如此,ERP的含義在企業用戶心中已經發生轉變,更易于集成和實施的ERP系統成為企業的首選,而且,低維護成本、靈活性更好的ERP也是他們考慮的重點。 

  突破傳統ERP的邊緣 

  Cherasia Limited是一家生產鍵盤開關和傳感器等產品的跨國公司,當該公司在中國珠海新建了一家工廠,并決定將更多的制造工作轉移到中國時,該工廠尚未實施信息管理系統。Cherasia公司的IT 經理Mike Law表示,Cherasia必須選擇并實施ERP解決方案,以推動在香港辦事處和工廠間的重要業務信息往來。 

  Superior公司正在從一家本地螺絲制造商發展成為國際化的緊固件供應商,可是,過去該公司的信息化系統卻并不盡如人意。據Superior公司財務總監Peter Ma介紹,以前,他們單獨運行兩套系統:ERP和會計,而且兩個系統間還不具備協同性。他們需要手工完成整合,錯誤情況時有發生,“在這種環境中,我們無法快速制定出明智的管理決策。” 

  因此,Peter Ma開始尋求能夠集成的ERP解決方案,并且,他需要的新功能包括規劃、控制和分析。“它還必須基于先進的技術,以確保系統靈活性和長久性。” 

  與Cherasia公司和Superior公司類似,中國的企業同樣需要對現有的ERP系統進行升級和改造。在接受調查的使用ERP系統的企業中,有一半的企業都將對其進行升級,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正在考慮替換現有的ERP系統(圖1)。 

  在對現有ERP系統升級時,不管是客戶關系管理(CRM),還是供應鏈關系管理(SCM),或是BI、生產管理等,都成了企業關注的新方向,事實上,這些并不屬于傳統ERP所涵蓋的范疇。 

  “ERP已經不僅僅是企業內部的ERP系統,而成了企業信息化的總稱。”Infor大中國區市場經理張德政說。他認為,企業不僅需要一套核心的ERP系統,以滿足其特定行業的業務需求。企業同樣希望打破ERP四周的圍墻,以便和價值鏈上的其它業務伙伴協同運作,這就需要企業擴展ERP的應用。“企業需要更多的靈活性,為未來的發展作準備,所以他們需要SOA。” 

  作為商業管理軟件領域的領導者,SAP也持有相同觀點,過去,SAP就像是ERP的代名詞,可是現在這一狀況正在發生轉變。基于SOA的SAP Netweaver平臺已經成為其發展的重點。 

  “異形”ERP 

  調查的結果頗有意思,在諸多受調查企業中,CRM、SCM、BI、PLM等系統的應用各自所占的比例相當,同時成為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中未來要考慮的內容(圖2)。 

  在接受調查的企業里,ERP系統的應用率在企業僅次于OA(辦公自動化)系統,超過諸如PLM/PDM、SCM、CRM等(圖4)。不過,企業在建立起傳統的ERP系統之后,又將在哪些系統方面有所投入呢? 

  轉變一: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 

  對于傳統的離散型制造企業來說,企業有很大一塊工作都是來自產品設計方面,目前,中國制造業正處于一個從規模到產品創新和提升產品質量的轉型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PLM以產品為核心,圍繞產品生命周期中各個階段產品數據的生成、變化進行科學而有效的管理,將可以有效地提升產品質量,促進產品的創新。 

  完整的PLM包括了從戰略性產品規劃、整合產品研發、協同產品設計、數字化工程制造、供應鏈管理、全球資源利用等一系列業務流程。PLM將能提供一系列支持協同制造、管理、傳播的解決方案。特別是在擴展企業的概念設計到生產周期末期這個階段,利用產品信息的發布,將人力資源、加工程序、商業模式和信息都整合起來。 

  今年年初,CIMdata發布的研究數據表明,2006年整個PLM市場增長了10.4%,達到201億美元。預計PLM的投資額在未來5年里將以平均8.5%的速度繼續增長,到2011年市場份額將超過300億美元。 

  與此相比,PLM市場格局的變化似乎更能說明問題,今年年初,甲骨文收購了專注于PLM市場的Agile公司,西門子收購了UGS公司。 

轉變二:制造執行系統(MES) 

  由于市場環境的變化和現代生產管理理念的不斷更新,一個制造型企業能否良性運營,關鍵是使“計劃”與“生產”密切配合,企業和車間管理人員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生產現場的變化,作出準確的判斷和快速的應對措施,保證生產計劃得到合理而快速的修正。 

  制造執行系統(MES)主要負責生產管理和調度執行。它通過控制包括物料、設備、人員、流程指令和設施在內的所有工廠資源來提高制造競爭力,提供了一種系統地在統一平臺上集成諸如質量控制、文檔管理、生產調度等功能的方式。 

  現在,ERP系統正在從企業管理層面向生產管理層面滲透。以從事各種有機硅產品開發和生產著稱的道康寧公司為例,在道康寧公司內部,根據客戶訂單和庫存情況進行生產兩種模式同時采用,而客戶訂單經常發生變化。 

  為此,道康寧公司不僅實施了SAP ERP系統,還引入了SAP xMII的綜合性解決方案,以實現制造的智能化和集成化。據道康寧公司企業架構總監Kirk Royste介紹,雖然xMII不能代替MES,但企業可以通過它實現一部分MES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它實現了制造流程和業務流程的緊密集成。 

  轉變三:商業智能(BI) 

  調查顯示,企業對數據倉庫和數據挖掘的興趣僅次于客戶關系管理,占到了新增信息化功能的10%(圖2)。 

  今年,發生在BI領域的就有三次收購行為,而與傳統的ERP相關的就有兩起:SAP收購BI廠商BO,甲骨文收購BI廠商海波龍。 

  在信息密集的商業環境中,當今的企業無一不在承受著巨大的管理壓力,如何在恰當的時間獲得準確信息,做出最有利的決策,如何在紛繁蕪雜的日常經營中隨時掌握企業運行狀況,提升運營績效、捕捉新的商機,成為企業關注的重點。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的定義,商務智能是對商業信息的搜集、加工、管理和分析的過程,目的是使企業各級決策者獲得知識或洞察力,促使他們更快地做出對企業更有利的決策。商務智能一般由數據倉庫、數據查詢和報表、數據挖掘、在線分析(OLAP)、預算和預測等部分組成。 

  基于這種認識,南通富士通微電子信息總監嚴學軍和深圳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流程信息管理中心總監許偉宜都明確表示,他們對BI在企業中的應用十分看好,并正在企業中進行布局。 

  轉變四:供應鏈關系管理(SCM) 

  對企業來說,競爭不再限于單個企業與單個企業之間,而是這個企業的價值鏈與那個企業的價值鏈之間的競爭。誰的頭腦更清楚、出手更快、模式更靈活誰就能成功。 

  根據美國權威市場研究機構AMR的調查顯示,從2006年到2007年,大企業在采用軟件上,ERP系統的花費在企業所占的百分比由35%下降到26%,而SCM的比重則從17%增加到32%。 

  對此,甲骨文大中華區供應鏈管理總監葉浩霖十分認同,他認為,目前,不管是企業內部,還是企業的上下游,都需要進行相互之間的協同。而在甲骨文的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中,CRM、BI和PLM等業務甚至都被納入進來。 

  葉浩霖認為,打通不同企業的ERP系統,將生產者、供應商和分銷商打造成一體化的開放平臺,做成一個供應鏈的網絡成為信息化發展的方向。 

  浙江一家從事紡織品制造的企業在調查中表示,雖然他們屬于中小企業,但他們與大型企業的溝通和交流十分頻繁,他們作為整個價值鏈的一環,也希望加入到整個SCM中,以加快和上下游企業的協同,因此他們對SCM表示出濃厚的興趣。 

變化背后的玄機 

  在被調查的企業中,有三分之一的企業對采用ERP還處于觀望狀態,CRM、SCM、BI、PLM等系統的應用雖然有些企業采用了ERP系統,但應用ERP系統三年以上的企業僅有20%多。 

  從這個調查數據可以看出,中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比較滯后的。不過,盡管如此,企業對新系統的應用也有著長遠的考慮。 

  “現在我們考慮最多的就是IT系統的集成問題。”29%的企業在接受調查中都如此表示。除此之外,低的維護成本和更高的靈活性以22%和21%緊隨其后(圖5)。 

  美國Gartner Group咨詢公司對于信息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階段曾這樣劃分:第一階段主要是以ERP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單個企業內部的應用; 第二階段是企業外部供應鏈上的電子交易成為主流。 

  而從這個意義上說,BI、PLM或是MES都還屬于企業內部信息化的深入應用,而SCM則是牽涉到企業外部供應鏈的范疇。 

  但對于諸多IT系統的應用,在SOA(面向服務的架構)下,單純說某一個或者某幾個IT應用都變得有些“低級”。因此,不管是對于那些正在考慮或者已經在做ERP的企業,或是對于提供ERP的ISV(獨立軟件供應商)們,在SOA的風潮下,如何適應更新一輪的IT變革,還有待時間檢驗。 

企業信息化的新特點: 

  1)管理思想先進性與適應性:ERP不斷吸納最新的先進管理思想或模式,如敏捷制造與敏捷虛擬企業組織管理模式、跨企業的協同項目管理模式等等; 并將其管理思想與ERP業務處理模型結合。 

  2)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企業間協同性:企業正在把基于內部功能最優化的垂直一體化組織轉變為更靈活的以核心能力為基礎的實體組織,并努力使企業在供應鏈和價值網絡中找到最佳定位。 

  3)面向企業商務過程的功能可擴展性:ERP在傳統的制造、財務、分銷等功能外,還將不斷吸納新的功能,如客戶關系管理CRM、辦公自動化OA等等,從而構成了功能強大的集成化企業管理與決策信息系統。 

  4)基于工作流的管理過程性:以工作流引擎作為業務處理的核心機制,使其成為集成的、基于規則的、自動和連貫的ERP工作管理程序,保證企業內外部物流、信息流、價值流與責任流的有機集成。 

  5)基于知識的管理智能性:ERP加強其對企業知識的管理功能,把企業高層領導從規模龐大的繁雜信息中解脫出來。 

  6)基于軟構件的系統動態可變性:動態可重構,迅速適應企業的變化,采用軟構件系統技術可以很好地滿足這一需求。 

新的趨勢: 

  1、擴展性ERP系統的管理范圍更廣,功能更深入。 

  2、技術先進性ERP系統的技術融合IT領域的最新成果而日趨先進,網絡化計算技術勢不可擋。 

  3、靈活性ERP系統應具備足夠的靈活性,以適應實施中及實施后業務環境的不斷變化。ERP系統應提供支持這種靈活性的一整套的,并且與ERP系統本身一體化的應用工具。 

  所在行業應用下一步的走向: 

  1.基于B/S(瀏覽器/服務器)網絡結構的企業管理軟件解決了網絡數據的瓶頸問題,是ERP未來的發展方向;  

  2.采用基于JAVA技術的開發工具,可實現跨平臺運行,并且與國際潮流相呼應,符合國際交流的通用規則;  

  3.全面支持Internet/Intranet,支持電子商務的ERP軟件是今后開發趨勢;  

  4.人工智能系統引入軟件開發,使開發速度和質量極大提高;  

  5.集成組件的廣泛采用,將使客戶和開發商隨機組合適合企業實際需要的功能模塊,并且可以隨時更換功能性模塊,減少重復性開發和資源浪費;  

  6.系統安全性和可控性提高,使用戶放心使用軟件,而不必擔心系統泄密或感染病毒等問題。 

  湖南郴州市嘉禾縣環保局 曾梅艷 

  需要在ERP系統應用方面進一步加深對信息化應用的理解,需要更多地深入應用,需要在長期的實際應用中去挖掘系統的價值。煤炭企業ERP剛剛起步,沒有統一、適用的ERP平臺,正需要通過應用ERP來實現信息集成、過程優化以及資源優化配置,達到物流、信息流、價值流的集成和優化,ERP已經成為企業提高應變能力和競爭力的有力武器。 

  山西華晉焦煤有限公司 趙玉文 

  本企業實施ERP之后,項目管理由原來繁瑣的工作變成了統一集成管理,過去管理部門需要歷史記錄時要到兩三個部門找相關人員協助查詢,現在只要坐在電腦前查詢便可以了,每個項目的所有相關資料一搜即到。建筑行業的ERP應能幫助企業實現對資金流全過程的優化調度和動態控制,高效整合企業的財務管理流程。達到集團財務一體化協同運作。 

  山東濟寧市城市規劃設計院 孫建寧 

  我所在單位雖無ERP應用,但發展趨勢與ERP應用基本雷同,也是需要一個綜合業務平臺,包括高性能計算、各種業務交流等多種功能。各部門都可以充分利用這個平臺,實現信息發布與資源共享。先完成基礎平臺搭建,下一步將各職能部門需要的模塊,融合到這個平臺之中。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網絡中心 白紅鋼 

  1.成本核算和分析要求越來越細,不僅要從品種上分析,而且要對作業區、機臺和班組進行分析。 

  2、要求掌握對各工序的任務完成情況和成本消耗分析控制。 

  我所在的焊接材料制造業,由于在設計、制造、供應鏈等方面的高度一致性,ERP應用可形成一個標準模式供各廠家實施。 

  ERP應作為一個廣義的資源管理系統,可集成人力資源、客戶關系、流程管理甚至OA應用等,因為這些應用或信息相互關聯,單獨應用的需求又不是太大,可在應用之初就從整合集成的角度規劃,然后分項實施。 

酒鋼集團長虹焊接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趙東輝 

  企業發展趨勢: 

  1.對數據倉庫的要求越來越強,并且數據的抽取和優化要求也很高;  

  2.對業務多個分公司的支持;  

  3.系統對數據的分流安全性管理;  

  4.工作流的自動化比BI更適合部門自定義。 

  行業發展趨勢: 

  1.桌面版虛擬化;  

  2.對數據庫的多重分析,能給業務提供強大的分析能力和基礎數據;  

  3.面向業務的數據實時性;  

  4.支持移動業務流程;  

  5.全方位資源整合,從企業不同的部門角色出發! 

  對業務的支持更加細化和深入,特別是對商品營銷方面的支持,會有更多的營銷和促銷的方式。業務對系統中數據分析的要求與日俱增,對數據分析的重視程度在增強,連鎖零售行業的ERP將會以零售企業為中間位置,向兩頭擴展:向上,與供應商的系統進行整合或對接,與供應商共享零售企業的有關信息,讓整個供應鏈提高效益; 向下,向客戶延伸通過分析客戶的購買行為,鎖定高端客戶,通過客戶的IT終端(如個人用戶的手機,團體用戶的IT系統)開展B2C的業務,利用連鎖企業的網點資源發展網上購物等,都可以是IT的發展方向。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