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銜接醫藥企業“利潤鏈”
2008-3-1 2:1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供應鏈管理是指現代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服務水平,將供應商、制造中心、倉庫、配送中心、零售點以及在各個機構之間流轉的原料、在制品、產成品有效地整合成為一體,使系統成本最小,并在準確的時間把正確數量的商品送到正確地點的一套方法。它不僅關注企業內部資源和競爭力,而且關注企業外部的資源和競爭力,強調在整個供應鏈上對資源和競爭力進行集成,是一種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也是企業的一種新的競爭策略。
物流成本降低有潛力
我國醫藥企業建立物流供應鏈管理,降低產品成本的潛力,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庫存管理中,對庫存物資實行上下限控制,當物料達到上限時,自動報警,使物料無法進庫;當物料達到下限時,及時提醒采購。實現采購、進出物料和盤存全過程的自動化管理,不僅降低庫存節約流動資金,而且節約人工和省時快捷。
2、在物資流動中,物流運動加速,資金周轉加快;物資的流轉中損耗降低,產品直接成本降低,企業的效益提高。如海爾在連續16年保持80%的增長速度的情況下,進行物流管理革命,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他們以訂單為起點,實現采購、配送、分撥物資同步控制。在每月6000多個訂單,7000多個品種規格,采購物資達15萬種的情況下,實現了訂單到采購3天;訂單到產品下線7天;產品下線到中心城市8小時,到輻射區24小時,到全國各地4天;訂單到客戶10天。在我國企業資金周轉速度只有1.2次/年的情況下,海爾實現了15次/年。
實現供應鏈管理收益
實行供應鏈管理的收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以客戶為中心,生產是由顧客的需求拉動的,保證了生產出的成品是顧客所需求的,降低了經營風險;
——信息的及時傳遞,使得需求信息不再是逐級傳遞,而是在同一時間到達各個供應商,使得整個供應鏈更能適應變化的需求,縮短供貨時間,加快訂單的相應速度,使企業在變化的市場中取勝;
——信息的相互共享,使得各企業能更準確的掌握庫存、在途等信息,在保持服務水平的同時,將現有的庫存、固定資產、運輸工具減至最低水平,實現以信息代替庫存;
——網上招標、對帳、付款等手續,給企業提供了一個公平公正的平臺,同時簡化或省去了原先復雜的流程,減少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鏈上企業更緊密的合作,使更多的企業參與到產品的開發和設計當中,減少開發周期,降低開發成本。
在物流外包中的作用
物流外包不僅僅取決于第三方物流的水平,還取決于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對大多數企業而言,規范的第三方物流確實能為其降低物流成本。但對于那些自身物流量巨大,抱著永續經營理念,努力打造民族品牌的企業來說,降低成本不一定是物流外包的惟一目標。 第三方物流的服務水平,是決定物流外包能否降低成本的首要因素。這些水平包括與客戶及時溝通和相互合作的客戶關系管理能力、不斷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改進機制、站在客戶角度為客戶提供定制化增值服務的能力、引進和消化先進實用最新技術的積極性和能力,以及能夠長期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可靠性。
那些認為外包一定能降低成本的,主要是站在第三方物流能夠實行專業化和規模化的角度考慮。實際上,不同的企業由于經營管理水平和企業發展戰略目標不同,必然會影響其對物流外包的不同看法,并由此產生對物流業務的不同做法。
跨國制藥企業較早接受了價值鏈思想,而廣泛采用供應鏈管理,他們通常會將自身的物流業務外包出去。作為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最大需求者和最直接推動者,跨國公司可以利用成熟的供應鏈管理經驗,對包括物流業務在內的各項外包業務進行指導、監督和整合。
對于發展迅速的民營企業而言,集中精力和資金搞好自身的主營業務,將物流業務外包出去也是他們的主要選擇。但他們大多還缺少物流管理經驗,不清楚自身的物流需求以及如何與第三方合作,缺乏彼此合作和協調的機制,造成民營企業對物流業務外包無法準確定位,常常把價格看成是雙方合作的最重要因素,忽略了第三方物流的服務水平和信用水平,導致有的合作被迫中斷,這會大大增加產品的物流成本負擔。
供應鏈各環節的整體優化
通過供應鏈管理的概念,我們可以知道以下幾點:
——供應鏈管理的起點是顧客的需求。整個供應鏈都是由顧客需求拉動的,整個供應鏈管理也要以滿足用戶的需求為核心運作。目前客戶的需求變化很快,企業的預測往往不準確,一旦預測與需求差別較大,就很有可能造成庫存的積壓。因此,很多企業都把獲得真實準確的需求信息作為供應鏈管理的重中之重。
——供應鏈管理的對象不是單一的企業,而是供應鏈中的各個企業,把供應商、制造商、倉庫和商店等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對其中的各個環節進行管理,如采購、倉儲、配送等方面。
——供應鏈管理的追求是總成本的最低化和整個鏈的高效率。有些企業自己基本做到了零庫存,而他的供應商卻庫存成堆;有些企業自己的反應速度很快,而他的供應商卻跟不上這種節奏,這種企業是不能夠在競爭中取勝的,因為他只顧及了自己,而忽略了與自己密切相關的伙伴們的利益,最終會導致鏈條的斷裂。
所以有人說21世紀的競爭不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供應鏈管理是把整個供應鏈的運作看成一個系統,他不是追求局部的最優化,而是整體的最優化,希望整個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都能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