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供應鏈管理正在成為IT新熱點
2008-3-1 2:0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1,沃爾瑪超越通用公司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沃爾瑪給人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一整套先進、高效的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系統。沃爾瑪在全球各地的配送中心、連鎖店、倉儲庫房和貨物運輸車輛,以及合作伙伴,都被這一系統集中、有效地管理和優化,形成了一個靈活、高效的產品生產、配送和銷售網絡。為此,沃爾瑪甚至不惜重金,專門購置了幾顆衛星來保證這一網絡的信息傳遞。
供應鏈管理跨越ERP
沃爾瑪的成功與其說是優秀的商業模式或者先進的信息技術應用,不如說是沃爾瑪對自身的“商業零售企業”身份的超越。這種超越來自兩個方面:首先,沃爾瑪不僅僅是一家等待上游廠商供貨、組織配送的純粹的商業企業,而是直接參與到上游廠商的生產計劃中去,與上游廠商共同商討和制定產品計劃、供貨周期,甚至幫助上游廠商進行新產品研發和質量控制方面的工作。其次,沃爾瑪能夠做到及時地將消費者的意見反饋到廠商,并幫助廠商對產品進行改進和完善。
有經濟學者指出,沃爾瑪的模式已經跨越了企業內部管理(ERP)和與外界“溝通”的范疇,而是形成了以自身為鏈主,鏈接生產廠商與顧客的全球供應鏈,這一供應鏈正是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來保障的,這就是它的一整套供應鏈管理系統。
“平臺”也可租用
沃爾瑪在供應鏈管理系統上的投入巨大:沃爾瑪擁有自己的衛星和遍布全球的大型服務器,每一臺貨物運輸車輛上都擁有衛星移動計算機系統。
一方面,我國已經有不少企業正在加緊信息化建設,其中有部份企業也在實施和應用了供應鏈管理系統,但收效卻很難與沃爾瑪相比。原因在于某些供應鏈管理軟件更多的是由IT技術人員和程序員來開發,而代表了世界先進水平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卻很難模仿。
另一方面,我國企業在構建全國范圍內的供應鏈管理系統時,可能會遇到經驗、人員、資金上的困難,更多的情況是面臨著國內企業整體信息化程度不高的問題,例如,某一企業的大多數供應商都不具備信息化的硬件設備和管理系統,那么這家企業也很難實現以自身為鏈主的供應鏈管理。一個比較理想的解決辦法是:采用外包的供應鏈管理“平臺”服務,即企業主要關注自身的業務發展,而將自己不擅長的IT專業技術、管理軟件、服務器網絡、維護升級等工作交給專業化的“平臺”服務供應商去做。
在“沃爾瑪現象”引發的全球供應鏈管理系統建設潮流中,國內第一家供應鏈管理平臺服務供應商——上海國通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為我國企業提供了從國外先進的管理軟件到巨型服務器集群的“平臺”式整體服務,即“平臺”式的供應鏈管理系統,這一信息化平臺將為企業用戶提供信息化的所有需求,企業無須購置硬件服務器和管理軟件,只需“租用”現成的供應鏈管理“平臺”(硬件服務器集群+供應鏈管理軟件+寬帶接入)即可。與主機托管、虛擬主機、網站外包服務不同的是,雖然服務器和系統可以“外包”出去,但需要大量的咨詢和實施服務。企業只需用少量的資金投入,就可以建立起自己的供應鏈管理系統。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其他行業的企業正在從供應鏈管理中收獲巨大的效益,如DELL、可口可樂、海爾等。供應鏈管理平臺服務將為更多的中國企業信息化提供一條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