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的相關職業認證
2008-2-28 4:1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不斷有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問起,供應鏈管理有哪些職業認證?這里介紹兩種由美國職業協會頒發的認證:注冊采購經理(Certified Purchasing Manager, C.P.M.)和注冊生產和庫存經理(Certified in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Control, CPIM)。
嚴格地說,這兩種認證都不能覆蓋整個供應鏈管理的范疇。因為供應鏈包括三個主要方面:采購/供應管理(Purchasing/Supply Management)、生產管理(Production/ Manufacturing)和物流管理( Logistics),它覆蓋材料的采購、加工、材料和成品的運輸、發送的全部流程。其目的是讓整個鏈條的各個環節盡可能集成起來,從而提高供應鏈的整體效率。現實工作中,很少有人能覆蓋這三個方面。每個人的職責或多或少集中在某一塊。例如筆者的職務是供應鏈業務經理,主要負責供應商管理,因而側重采購和供應管理。筆者的一些同事專門從事物流管理,側重于倉庫、運輸管理,以便最有效、最經濟地把物料從甲地搬到乙地。從名字上可以看出,C.P.M.是側重采購管理,而CPIM則是側重生產管理。
C.P.M.有32年歷史,原來由美國采購經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urchasing Managers, NAPM)頒發。在2001年左右,該協會更名為供應管理協會(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 ISM),以適應采購職業的新變化:采購管理的職責范圍不斷擴大、在公司的影響力不斷提升。相應地,供應管理協會也將于2008年推出供應管理專業人士認證(Certified Professional in Supply Management,CPSM),以取代C.P.M.。C.P.M.認證所的內容覆蓋價格、質量、交貨、技術、供應商選擇、供應商談判、國際貿易、公司管理、以及人力資源管理。從這個意義上講,C.P.M.是一種較高層面的認證,目的是培養供應/采購方面的管理人員。它也要求一定年限的相關工作經歷,例如五年采購經歷或本科學歷加三年采購經歷。詳細認證內容要求參見供應管理協會網站。到2004年,全球范圍內共有四萬兩千余人擁有該認證。根據美國《采購》(Purchasing)雜志2005年的統計,在美國,采購主管(Purchasing Executives)中擁有C.P.M.認證者平均年收入88,600美元,高出非認證者的75,300美元近18個百分點。
CPIM原來由美國生產和庫存控制協會(Association of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Control Society, APICS)頒發。在2003年左右,該協會更名為APICS --The Association for Operations Management (APICS, 運營管理協會),以完成從生產管理向運營管理的過渡,性質類似于美國采購經理協會的更名。CPIM認證始于1973年,全球大約有七萬五千人擁有該項認證。2005年,APICS決定推出Certified Supply Chain Professional (CSCP, 供應鏈專業人士認證)。該項認證將與CPIM并存。從內容上講,CPIM側重于公司內部的生產規劃、控制和實施,即如何把銷售計劃轉變為生產總體計劃(Master Production Planning, MPS),然后一步步細化到物料供應計劃(Materials Requirement Planning, MRP),再到工廠的各個生產車間、生產線的進度規劃、生產實施和控制,其覆蓋內容包羅萬象。總體而言,CPIM認證是生產、庫存管理的一種基本知識的認證。它不要求認證者具備相關工作經歷,美國的大學也承認認證課程的學分,可用來滿足相關專業本科學位的要求。嚴格意義上,CPIM側重技術管理而非人員管理,其培養目標,如果筆者的理解正確的話,更側重于生產管理技術人員。從它的名字也可見一斑:它用的是Management而非Manager。筆者也沒看見過有關CPIM認證持有者的薪酬水準等。憑筆者的經驗,CPIM總體薪酬要低于C.P.M.,或許因為C.P.M.認證要求一定年限的工作經歷,人員素質起點高于CPIM;或許生產、庫存管理整體職業薪酬低于供應管理。需要指出的是,兩個認證筆者都擁有,筆者也絕沒有厚此薄彼的意圖。
那么接下來的問題是,那個認證更值得去拿?這取決于一個人想做什么。如果是采購、供應管理的話,C.P.M.是首選;如果是生產、庫存、物料管理的話,CPIM更具價值。其實這兩個認證有很多交叉的地方。在很多企業,尤其是制造業,C.P.M.和CPIM很多時候可以通用。例如在供應管理協會網站上的很多招聘廣告,要求應聘者最好有兩個認證中的一個。注意:很多情況下不是必須有(must have),而是最好有(desirable)。這也說明這些認證也不是進入相關職業、成為優秀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的。例如美國從事采購、供應管理、生產管理等職業的人多達幾百萬,而具備這些認證的只是鳳毛麟角。
如同任何職業認證,上述兩個認證只是提供相關職業的整體知識。對于職業初創者,這些認證可作為進入相關職業的敲門磚;對于有一定經驗者,職業認證可幫助更上層樓。筆者的經驗是,一個公司的相關從業人員,不一定都具備職業的基本知識、技巧。系統的職業認證有助于提升工作人員的整體從業素質。這對整體部門的轉型、形象提升尤其重要。例如筆者所在的公司,每年采購額3億到5億美金。但長期以來采購部門一直處于日常訂單管理的水品。從2000年到2003年,整個采購部門進行轉型,發展為全面的供應管理。所有員工都經歷了系統的職業認證培訓:供應鏈業務經理和采購員參加C.P.M.認證,采購工程師參加CPIM認證。結果是整個部門的素質提升,順利完成部門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