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亞洲的物流樞紐!
2008-2-27 18:5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香港是亞洲的物流樞紐,也是世界第七大國際航運中心。香港擁有世界級的基礎設施、高效的信息流通系統、卓越的供應鏈管理、一站式的物流服務,以及海陸空運輸的多式聯運系統。香港不但位于亞洲的心臟地帶,還是通向內地的主要門戶,而內地是全球人口最多的消費市場和最大制造業基地。
香港擁有優良的天然深水港,是全球最繁忙的集裝箱港口之一。在2006年,香港共處理了約2,350萬個標準集裝箱。其中,占地275公頃的葵青集裝箱碼頭,設有24個泊位,年處理能力逾1,800萬個標準箱。它的航道水深和基建配套設施,足以容納最大型的集裝箱船。現時,香港約有80間遠洋班輪公司,每周提供超過500班航班,往返全球500多個地點。
香港國際機場設施先進,航班網絡完善,目前有86家航空公司為香港國際機場服務,每周約有5,600 班航班往返世界各地超過150個城市,其中包括40個內地目的地。加上靠近珠江三角洲的貨物生產基地和清晰高效率的清關程序,香港國際機場1998年啟用后,一直是全球最繁忙的國際航空貨運中心。2006年,香港處理的航空貨運量達360萬噸。超級一號貨站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單一航空貨運設施,提供一站式貨運服務,包括文件檔處理、停機坪飛機服務,以及進口貨物預先清關。
在陸路運輸方面,現時每日平均有26,500架次貨車往來內地與香港,320艘內河貨船駛達香港,與60多個城市之間有列車往返。香港與內地現有三條跨界陸路通道,即落馬洲、文錦渡和沙頭角,其中落馬洲管制站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口岸管制站,過境貨車平均每日達 18,800輛次,過境旅客超過12萬人次。預計于2007年年內通車的第四條陸路跨界通道,即連接深圳蛇口與香港的深港西部通道,將進一步提高香港的跨界車輛的處理量,足以應對直至2016年的交通量。
香港作為物流樞紐,供應鏈內支持物流服務的信息聯通也非常重要。2005年底香港推出了數碼貿易運輸網絡系統,提供中立而開放的電子平臺,有助業界減省文書工作量及處理時間,從而節省大量資源,降低成本以及人為錯誤出現的機會,業界的整體效益和效率得以進一步提升。
香港位于亞洲的心臟地帶。在以香港為中心的五小時飛行范圍內,住著全世界一半的人口。香港是中國內地一世界上最多人口消費市場和最大制造業基地一的主要國際門戶。
多年來,香港一直是世界最繁忙的貨柜港口,和最大的國際航空貨運中心。香港憑著世界級的基礎設施和一站式服務能力,對海陸空貨物應付裕如,成為亞洲最受歡迎的國際物流中心和供應鏈基地。
香港是進入中國內地的物流門戶,香港的轉口貨物九成與內地有關,或源自內地,或輸往內地。中國經濟快速增長,b口上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市場自由化,意味著經過香港的貿易會繼續大幅增長。
香港作為物流中心,成功在于無遠弗屆的關系網絡。香港企業在建立和經營高度靈活的供應網絡上,有過人本領,使貨物可以在華南地區與世界各地之間迅速而高效輸送。隨著香港與華南地區的經濟融合加快,這特點尤其顯著。
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中,服務業占逾 90%。這個龐大的服務業,包括運輸、供應鏈管理以至法律服務,與物流業關系密切。政府為此提供了世界一流的基礎建設,以及透明、高效的清關程序。
貨柜港
香港是世界最繁忙的貨柜港之一。香港憑著優良的天然深水港,為約八十條海洋航線提供服務,網絡伸向全球五百多個地點。香港的葵青貨物處理區日夜二十四小時運作,以效率超卓馳名世界。
葵青貨柜港有二十四個泊位,處理能力達1800萬個標準貨柜單位。它的港池和進出航道疏浚到 15.5公尺深,可以容納目前還在研造的最大型貨柜船。
機場
自一九九六年以來,香港的國際航空貨運量一直高踞世界第一位。香港國際機場一九九八年啟用后,貨運量每年平均增長11%。在北美、歐洲和中國內地的強勁需求推動下,空運貨量增幅預料會繼續可觀。
根據Skytrax的全球調查,香港國際機場連續五年當選為“世界最佳機場”。香港國際機場的主要空運經營商香港空運貨站有限公司(HACTL),過去四年都在亞洲物流頒獎禮上獲評為“全年最佳空運貨站”。
為鞏固物流中心地位,香港一直致力開放航空服務,主動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商討提供新的空運服務和擴大已有的服務。
跨境聯系
每日,平均有27000輛貨車來往香港與內地,有320艘內河貨船駛抵香港。落馬洲是通往內地的三個陸路口岸之一,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邊境管制站。香港的多元化運輸系統還包括鐵路,香港與六十個城市之間每天都有列車往返。
香港決心改善與廣東省的交通連系,并為此訂下龐大的公路、橋梁和鐵路連接計劃。香港與深圳的西部通道會在二零零七年落成,成為香港與珠江三角洲東部的第四條陸路通道,使跨境交通倍增。正在研究階段的港珠澳大橋,將大大加快珠江三角洲西部的發展,并擴大香港的物流貨源。由香港至廣州的廣深港高速鐵路,將會把兩地的鐵路客運時間,從一百分鐘縮短至一小時以內,并把香港同全國鐵路網連接起來。在東部邊界開設一新通道連接深圳的構想,也在研究當中。
珠江三角洲
香港毗連發展蓬勃的珠三角,這為航運商、制造商和零售商提供了獨有的機遇。
珠三角有“世界工廠”之稱,中國三分之一的出口源自這里,而香港很久以來都是珠三角的金融和商業服務供應者。香港作為物流中心,為珠三角提供了通往世界各地的最便捷和最富成本效益的途徑。
包括香港和澳門在內的大珠三角,擁有大約五千萬消費者,人均收入處于全中國最高水平。
新動向
《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是香港與內地的自由貿易協議,它使外國企業在內地按對世貿的承諾開放市場之前,有機會提前打進內地的龐大市場。
對制造商來說,所有香港產品都可以免關稅進入內地。CEPA并為二十七種服務業提供早著先機的優惠。運輸、分銷、物流、貨物運輸代理、倉儲等行業可以在內地建立獨資企業。
政府二零零五年推出一項名為“數碼貿易運輸網絡”的服務,為供應鏈上的物流業人士提供一個中立和可靠的數碼平臺,以進行有效和可靠的訊息交換。
物流機構
物流是香港四大經濟支柱之一。由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主持的物流發展局,大部分成員來自物流業界,負責向政府提供意見,并提供一個論壇,讓政府與民間人士就物流業的發展進行溝通。
泛珠江三角洲
二零零四年提出的泛珠三角倡議,將在華南造就一個龐大的地區經濟體系。泛珠三角也稱為“九加二”,連結中國南方九個省區和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目的是打破貿易屏障,建立一個一體化的地區經濟體系。這個地區有四億七千四百多萬人口,比歐盟還多。泛珠三角目前由高速公路和鐵路組成的運輸網絡經擴建后,會把香港的腹地推進到中國的中心地帶,為世界開拓出新的制造業基地和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