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南通中遠川崎造船廠
據中遠投資(新加坡)有限公司總裁季海生表示,中遠正在認真考慮透過海外收購造修船企業,來壯大中遠整體造修船業的實力。
季海生稱,中國內地自一月一日實施勞動法后,修船工薪和成本無可回避地提高,中遠要改變其策略焦點,考慮在海外收購造修船廠和離岸石油鉆探平臺項目,做法可以是收購或控股。他說,面向海外擴充的想法是清晰的,中遠造修船需要國際化。
收購比自建廠房周期快
季海生同時兼任中遠船務工程集團(CSG)主席。他對收購項目的真正想法有如下表述:收購現有正在營運中的船廠,總比在一塊荒地由基建發展新造一個造船基地要快。收購資產和所有設備是在一定條件、基礎上再前進,周期時間快。
他并無進一步透露目前具體要收購的目標,只稱或有可能在東南亞。根據目前東南亞地區發展造船業最耀眼之處,韓國現代重工米浦船廠已與越南造船工業公司合資發展現代越南造船廠,另一個是新加坡吉寶離岸及海事工程公司與菲律賓在當地合資的三個船塢。
中遠投資(新加坡)有限公司擁有中遠船務工程集團(CSG)51%的股權,修船的營業收入對CSG帶來明顯增長。2006年修船業收入占CSG總收入的75%,但與2007年年度報告相比,收入已下降38%,人工開支由06年時的占18%,上升至07年時的占34%;而整體造船部分收入只占總收入的16%。而造船商務收入去年占中遠投資(新加坡)有限公司的90%,報22.6億新元,整體營業收入同比上升97%。
CSG是在去年決定進軍造船業,2007年為中遠集團造新船,總值65.7億美元,目前手持訂單有105艘散貨船、4艘汽車滾裝船和4艘重型自升式特種船和一些離岸海上支持船合同。
今年接4.22億美元訂單
今年已經接到一批新訂單,包括第一艘油輪,總值4.22億美元。
季海生還表示,造船的詢價一直未有停止,甚至有船東查詢可否有接收取消造船的合同,但至今為止,未有臨時要取消的造船合同。他表示,今年交船的數量比上年要少,但他還是預期會有新船訂單,或者數量比預期要少。另外,中遠投資(新加坡)有限公司正密切觀察散貨運輸市場的變化,并希望在新一輪上升趨勢時來決定長時間討論出售旗下12艘散貨船給它的母公司。
季海生表示,干散貨運輸收入只占去年總收入的9%。但盈利貢獻占總盈利的30%,達3.366億新元,主要受惠于高運費所致。
中遠投資(新加坡)有限公司是參與新加坡國際船運企業方案計劃,在新加坡開設公司,根據計劃規定,其利潤得益方面是完全免稅,但條件是船只必須保留在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