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快遞業面臨洗牌
2008-2-25 11:2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30年來,快遞業從一個新生事物,慢慢滲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西安開展快遞業務的企業有100多家,人們在享受快遞給工作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有可能面臨一些新煩惱:快件的延誤、丟失等等。今年1月1日,國家郵政局制定的《快遞服務標準》正式實施。專家分析,這一行業標準的出臺,有助于快遞業更為健康、有序地發展。 “打個電話,快遞公司的業務員馬上就上門了,異地郵寄只需要3天就能到。現在寄個東西可真方便!”喜歡網絡購物的宋曉明女士,談起西安快遞業的發展,真是深有感觸:“過去寄東西只能去郵局,人多還得排隊,服務態度也不是很令人滿意,真是今非昔比呀!”
快遞公司如雨后春筍
在計劃經濟時代,郵寄業務由國家壟斷經營,并且只能是郵政部門獨家經營。市民逢年過節寄東西,只能去郵局,郵寄時間有時長達數周,非常不便。自1980年起,中國郵政局開始提供EMS業務(郵政特快專遞服務)。此后的15年里,EMS是國內快遞業務的唯一經營者。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市場準入制度的放寬以及物流快遞需求不斷增長,中國民營快遞業應運而生。憑借其價格、速度及服務優勢,民營快遞業快速發展起來。物流快遞市場的空前火熱,也使得國外快遞巨頭垂涎不已,國外快遞公司在2004年后紛紛進入西安市場。
據古城快遞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市開展快遞業務的企業有100多家,分為民營企業、EMS等國有企業、外資企業三大陣營。國際快件主要集中在DHL、FEDEX、UPS、中國郵政EMS等大型企業,國內快件主要以中國郵政EMS及民營企業順豐、宅急送、申通、圓通等為主。其中EMS以開辦時間長、網絡覆蓋廣泛、快件安全性高等特點,在國內異地快遞及國際快件市場上處于龍頭地位。民營快遞公司以低廉的價格、靈活的取送件時間、較快的取送件速度等,在同城快遞、國內異地快遞市場上占有一定份額。國外快遞巨頭在進入西安市場后,憑借其先進的管理模式在國際快件快遞市場上占優勢。
目前西安市快遞業服務價格大概為:同城快遞每單5~10元,異城每單10~20元(500克以上另外加價)。其中,小型民營快遞公司價格最低,規模較大企業價格相對較高,但服務質量也相對較高,傳貨速度較快。同城快遞一般24小時內到貨,國內異地快遞一般為2~7天到貨。
服務質量 良莠不齊
由于缺乏行業自律和統一監管,隨著快遞業的快速發展,郵件安全、價格、服務等方面的問題隨之顯現,有的已嚴重影響到快遞業的健康發展。目前西安快遞行業呈現良莠不齊的發展狀況。在100多家快遞服務公司中,大型企業以網點分布廣、服務態度好、管理嚴格等取勝。同時也存在一些管理不善、服務質量差的中小型企業。
記者近日按照網絡上提供的信息,走訪了幾家快遞公司,發現有三家已經人去樓空,公布的電話也無法接通。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我市每年平均至少有4~5家快遞企業倒閉,一般來自管理與客戶兩方面原因。有些快遞公司送件系統資源匱乏、管理松散,對員工培訓不夠,以至其敬業態度較差;而員工服務態度差又直接導致客戶量下降,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企業無力競爭而走向倒閉。
家住碑林區咸寧西路28號的李女士告訴記者,一次她接到送件員的電話,由于事情耽擱,30分鐘后她打電話想讓送件人再等一下,沒想到送件員說自己早已離開約定的送件地點。李女士詢問他下次什么時候能送來,送件人竟然口氣惡劣地回答:“沒個準,或許下禮拜或許下個月。”在李女士警告說要投訴他時,送件員才把快件送來。
近日記者在某快遞公司采訪時,遇到了前來辦理賠償手續的郭先生。郭先生的朋友從甘肅蘭州給他寄送了一個價值2000元的手機與MP3包裹,久久未到,后查實包裹在運送過程中丟失。由于朋友在簽快遞單時未選“保價”一項,按規定只能獲得最高500元賠償。經歷這次事件后,李先生表示以后不會再選用這家快遞公司。
加強監管 優勝劣汰
快遞行業出現的問題并非偶然,原因緣自政策法規、市場準入、行業監管和市場秩序、企業經營管理、網絡建設和人才技術等各方面。今年以前,國家沒有明確的行業準入條件規定,快遞業“門檻”較低,快遞公司僅作為一個普通的經濟主體進入市場運作,行業內部處于自由競爭階段,缺乏管理和監督,缺乏行業自律和規則,以至于快遞業現在是急性發展、惡性競爭。
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一些小型快遞公司僅憑著簡單的設備加幾個工作人員便開始營運。由于缺乏資金、網點覆蓋范圍小,無力配備電子檢索系統,沒有專門的倉儲快件庫房,待寄快件堆放混亂,用自行車或摩托車送貨,這些正是導致快件破損或丟失的重要原因。為爭奪市場,各快遞公司不惜開展價格戰。雖然新《勞動合同法》的施行,使得快遞企業的用人成本增加,但西安一家快遞公司負責人表示,目前尚不打算漲價,否則就沒有價格優勢了。價格競爭的同時,快遞公司卻并沒有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今年1月1日,國家郵政局制定的《快遞服務標準》開始實施,這意味著我國快遞業有了第一個國家標準。《標準》提高了境內快遞公司準入門檻,規范了境內快遞公司的服務。《快遞服務標準》主要包括服務組織的人員、服務時限、單件重量、查詢期限和賠償標準等內容。如規定快遞服務組織及其分支機構的人員總和應不低于15人,除了與顧客有特殊約定如偏遠地區外,同城快遞服務時限不超過24小時,國內異地快遞服務時限不超過72小時。快件超過承諾的送達時間,其中國內快件超過7 天、國際快件超過10天將免除本次服務費;在貨物損毀或丟失的情況下,除免除服務費外,信件類可按服務費兩倍索賠,未保價包裹則按五倍服務費賠償。
“監管部門的成立及《快遞服務標準》的實施,有利于優勝劣汰,使快遞業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采訪中,業內人士對西安快遞業的發展前景普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