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行業分析

高速公路綜合效應談

2008-2-21 12:3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經濟效應
  可以這樣說,高速公路的出現,是交通運輸史上的一次革命。它憑借強大的通行能力、快捷的運行速度、靈活的運行方式,極大地提高了運輸效率和優化了高速公路沿線地區的區位條件,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也是廣泛而深刻的。我國目前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實例就是很好的例證。如湖南省長株潭高速公路通車后,通行能力提高了5倍以上,從長沙到湘潭的時間由原來的一個多小時縮短為20分鐘,高速公路兩側的高新技術開發區也在不斷增加。長株潭高速公路的建設,對于加強長株潭三市社會經濟聯系,改善投資環境,對發展整個湖南的社會經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高速公路通過的出入口處對區域經濟往往會產生吸引和擴散的作用,使得區域的經濟空間結構發生了變化,形成了沿高速公路的經濟帶。高速公路經濟帶的一體化開發,就是把公路建設與沿線地區經濟開發結合起來。在建設一條新交通干線的同時,根據當地情況,以公路建設為契機,扶持區域優勢產業,充分利用沿線地區交通條件好的有利因素,重點開發交通線兩側地區。在沿線經濟的區位優勢因交通優勢明顯改善而提高的同時,通過適當途徑,將區域經濟增長中的一部分再投入到區域交通建設中,使該地區的交通能力進一步提高,從而在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之間建立起正反饋作用機制,使兩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優化區域運輸經濟。高速公路是現代社會重要的交通設施之一,是交通運輸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對公路旅客運輸的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傳統道路運輸投資主體主要是國有運輸企業靠貸款投入。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使社會各階層和各部門都認識到了高速公路的寶貴價值,很快出現了高速公路客運投資熱。投資主體出現了國有、集體、個體、外資多家投資的熱鬧局面。國內外企業紛紛看重了客運市場良好的運輸環境及發展潛力。形成了國家、集體、個體、外資多元化投資道路運輸的格局。基本改變了道路運輸單一投資體系。一方面,迫使運輸企業在車輛的技術性能和檔次上選擇質量高、技術性能優、舒適性強、適合高速公路運輸條件的車輛,許多世界一流客車紛紛云集高速公路路。另一方面,又促使旅客運輸服務設施發生巨大變化,外資以產業投資的形式涌入,彌補了基礎設施資金不足的問題。各客運站相繼配備了中央空調、微機售票、電腦顯示、條碼檢票等一流設施。高檔豪華的硬件設施,促使經營者在服務上做文章。從開始的送茶、送水、送食品,到全程優質規范服務,運輸企業刻度推行了航空式服務。“上車迎客,下車送客”的高速道路客運。改變了傳統旅客運輸車輛臟、亂、差、人貨混裝、司乘人員態度生硬等狀況。車輛速度提高和車輛舒適性的改進,并輔之以優質的服務,使旅客感到滿意。同時,車輛的行駛速度加快,節省了旅客的旅途時間,增強了道路運輸與其它車輛方式的競爭力。由于高速公路客車的運行速度時速一般都在80公里以上,中途除必要的休息外不再停靠,所以車輛在途時間相應縮短,比方說,原來長沙到湘潭的時間是一個多小時,現在走長潭西線公路只需20分鐘,與鐵路相比,汽車的運行時間比特快列車運行時間減少了一半以上,具有明顯時間優勢,與民航相比由于減少了市區與機場間乘車和提前辦理手續及等待的時間,所以高速公路客運的運行時間與民航相當。但是高速公路客運票價比民航便宜,乘車時間、車輛檔次和上車地點選擇范圍大,手續也比民航、鐵路簡單,深受旅客歡迎。比如,在長沙至張家界之間的幾種不同客運方式中,高速公路客運在經濟性、快速性、舒適性、方便性方面的優勢特別突出。高速公路的建成為道路客運市場的質量競爭也提供了機會,粗放經營的弊端使不少經營者走向與其他企業聯合,直達班車客運從生產效益型逐步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市場的作用完成了政府行為無法達到的功效。
  促進發展旅游經濟。高速公路為旅游者提供了安全,快捷、省時,交通環境溫馨舒適的旅游方式,以及交通手段的多樣化(當經濟條件允許,可以自己開車,可以乘坐舒適的旅游大巴等)。伴隨著高速公路的建設,出行舒適度的提高,吸引了那些本來不想旅游和受交通出行條件限制的潛在旅游者的出行。同時,隨著旅游資源的不斷深入開發,選擇公路交通方式的游客將有明顯的增加,必將對高速公路交通量的增長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如,長沙至張家界高速公路通車以來,年同期增長了60%以上的旅游人數。專家估計,在未來20年內,中國的旅游人口將以25%的增長率繼續增長。在此還是以張家界為例,隨著長沙、株洲、湘潭一體化的進程,以及全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通過長沙走長沙至張家界高速公路,達到張家界國家原始森林公園旅游的人口急劇增加。
  所以說,高速公路的修建,大大增加了旅游誘增交通量,對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對發展當地的旅游業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總的來說,高速公路的建設縮短了區域的時間、空間距離,增強了沿線產業區位優勢,從而可以引發新的投資和產業結構調整等,產生區域發展與經濟增長的新效益,影響和改善區域生產力的布局,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密切城鄉之間的聯系,提高城市之間的連通性和區域城市化的水平,培育新的經濟中心,從而形成高速公路經濟帶。
  ——文化效應
  一種新生事物的產生,同時也產生諸多新的文化。高速公路的產生,首先帶來的是公路的布局與設計文化,其次是運營與管理文化,再次是對公路的養護、收費、綠化、美化、公安、路政如何執法管理等都提出了新的文化要求。高速公路諸多文化的醞釀、產生和發展與整個社會的文化體系是相關聯的,這種新文化的出現,必須會影響和帶動全社會整個文化體系的發展和繁榮,為社會文化的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理念形態文化。理念文化是高速公路行業文化的核心和主體,是形成制度層和物質層文化的基礎與依據,主要包括行業員工共同信守的基本理念、價值標準、職業道德、行業精神、行業使命、行業宗旨等,以行業的價值觀最為重要。
  目前,我國高速公路管理行業的理念文化多數已經初具雛形,最基本的精神文化要素業已具備。比如,湖南省高速公路行業提出了一個響亮的理念文化口號,就是“服務富民強省、建設和諧高速”。“服務富民強省、建設和諧高速”,這是湖南省高速公路事業發展的本質要求,也是根本目標。建設和諧高速,就是要營造良好的高速公路發展外部環境,形成政府辦高速、人民辦高速、社會辦高速的局面;還要營造良好的高速公路發展內部環境,形成風氣正、人氣順的內部氛圍;更要形成高速公路良好的社會形象,實現高速公路與自然、與人的和諧統一。就是始終以思想解放引領和諧,形成“服務富民強省、建設和諧高速”的共識;始終以科學發展促進和諧,筑牢“服務富民強省、建設和諧高速”的物質基礎;始終以規范管理保障和諧,提高“服務富民強省、建設和諧高速”的管理水平;始終以深化改革推動和諧,激發“服務富民強省、建設和諧高速”的機制活力;始終以文明創建提升和諧,樹立“服務富民強省、建設和諧高速”的整體形象。這是湖南省高速公路行業所要追求的理念文化。
  制度形態文化。高速公路行業文化的中間層次集中體現在由組織結構所決定的各項制度和約定俗成的風俗習慣上。組織的制度化運作,使得組織有了生命力,行業制度獨立于任何組織成員之外,并使大家對特定行為的共同理解成為必然。由于我國各地的高速公路管理體制不統一,因此高速公路管理行業的歸屬、經營管理權的大小、養護的社會化程度、路政的劃分等以省區為界各不相同,直接導致行業的具體制度差異顯著。而制度文化的建設水平更是參差不齊,既有規章制度漏洞頻頻的,也有制度體系頗為完備的。比如,湖南高速公路的制度文化建設是走在了全國交通系統的前列,湖南高速公路在收費、安全養護、路政管理、服務區管理、勞動人事、財務、黨務工會等方面均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制度,還出版了《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手冊》、《湖南省高速公路路政安全管理手冊》等等,對制度體系建設做了階段性的總結。此外,組織內部長期形成的一些特殊的典禮、儀式、習俗、節日、活動等也屬于制度形態文化。它不以成文的形式表現,也不需強制執行,完全依靠習慣、偏好的力量維持。湖南高速公路各管理處和收費站每周舉行升旗儀式,就可以算是一種特色習俗。
  物質形態文化。物質文化是組織價值觀的物質載體,是行業文化的外顯層次,通常具有可識別、可接觸的特征。它包括組織的名稱、標志、旗幟、服裝、歌曲、外觀面貌、產品包裝、設備特色、建筑雕塑、紀念物、業余文化活動等。高速公路管理行業一般成立時間不長,受現代管理思潮的影響,普遍比較重視行業形象的樹立和物質文化的培育。因此,在高速公路沿線,行業的標志、文化小品、亭臺雕塑撲面而來,服務區內也隨處可見地域色彩濃郁的紀念品和行業的廣告及關聯產品。客觀地說,高速公路管理行業的外顯文化已經有了較高的起點,今后所作的應該是精益求精的工作。比如,行業標志能否從美學設計到視覺效果上進一步改進?設計元素能否更突出時代感?員工的工裝能否設計得更時尚、更溫馨些?服務區的建筑風格能否貫穿統一的企業品牌主題……凡此種種,細心斟酌,還是很有文章可做的。
  ——公益效應
  公路本身就是一種公益性的設施,高速公路也不例外,高速公路的公益效應對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給高速公路的布局、設計、管理和運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速公路的人口效應。高速公路人口效應的最重要點就是是疏散人口。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快速持久的發展,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這無疑是現代化的必然趨勢,既為城市化進程提供了契機,也給市政建設和環境保護出了難題,明智的政府應該加以合理的引導,高速公路正好為此提供了絕好的契機。現有的人口自然流動趨勢是,鄉村——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結果是人們的工作和居住空間難以擴展,環境和生活質量得不到改善,甚至越來越差,這顯然不是現代化的最終目的。為了使得城市人口免于過分擁護,一個切實有效的可行措施是,選擇高速公路出入口處擴建或新建一批中小規模的城市,這樣一來.我們國家城市人口的流動會變成下面的模式,即: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通過城市人口的疏散,可以使得居民的住房條件獲得切實的改善,這是生活水平提高和實現現代化的一個必然趨勢。
  高速公路的政治效應。高速公路的政治效應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高速公路的發展促進了人們的思想進一步解放,觀念進一步更新。這對我國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進一步深化改革,與時俱進,建立更加完善的政治制度和政治體制,縮短了時間,加快了步伐,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使我國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健康、穩步發展。其次是高速公路發展從生產力、先進文化方向和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方面進一步凝聚了黨心、民心,密切了干群關系,使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有了極大的提高。再次是高速公路的發展進一步加快了我們建設小康生活的步伐。
  高速公路的科技效應。高速公路作為科技的產物,它本身就具有極高的科技含量。高速公路這一高科技產物的形成對我國的生產力水平特別是各行各業的科技水平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和沖擊。比如,汽車制造業,必須適應高速公路行駛,在汽車的車速、安全系數、荷載量等方面進行新的研制,以最新的技術,最適應能力強的設計,最新穎的款式投放市場,競爭市場。此外高速公路物流、信息流的加快,國際、國內的貿易加強,市場競爭和同類產品競爭愈來愈強烈,由此引發了技術競爭和人才競爭。技術進步和產品創新在各行各業成為首要課題,極大地推動了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
  高速公路的國防效應。現代戰爭是快速反應的戰爭,要做到保障力就必須適應高科技戰爭的客觀要求。高速公路網較航空備戰運輸目標小、投資少、運力大;較鐵路備戰運輸既方便又靈活,而且恢復速度快,一旦發生戰爭,戰士、武器、彈藥、糧草可迅速通過高速公路源源不斷運往前線。通過快捷的高速交通將贏得戰爭的時間,而贏得時間就有增加勝利的把握。
  綜上所述,高速公路的建成對該公路沿線地區的經濟、文化、社會等發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但我們應該認識到,在市場的變化沖擊面前,高速公路行業期望像在建設期間那樣受政府強有力的保護是不可能的,市場并不因為高速公路有如此巨大的綜合效應而加以區別對待。因此,為了更好的發揮高速公路的社會效應,高速公路行業應當及時適應市場環境變化的需要與要求,轉換經營機制,努力實施管理創新。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