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探討:關于薄利多銷
2008-2-2 3:0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物流是服務,物流是產品。產品就有一個薄利多銷的概念,薄利多銷包含兩個關鍵特性,一是產品不變,而是降低價格——薄利,而薄利多銷的目的只有一個——多賺點錢!但在物流行業是否也能成立?個人覺得,很難!(鼓掌!——不鼓?不鼓我們就探討探討)
目前的物流服務基本就是運輸服務(現在都在說供應鏈管理,對于國內絕大多數企業來說供應鏈管理還基本停留在概念上,作為千千萬萬個實踐者之一,我還沒有完全成熟的東西,不過這個問題留在后來的話題探討),而客戶買這個產品能與其直接產生關聯的流程如下:電話下單——上門接貨——(省略N字,內部問題)——貨物到達。購買產品行為完成。這個流程中,上門接貨是主要成本,假定客戶付費在這一塊是一元錢。上門接貨要人要車,為了規模效應,我們假定一臺車上配兩個人,負責接N家客戶的貨,中和各方利益后我們假設這個數字N=5。
現在為了薄利多銷,我們不增加投入以相同的配置去接6家、8家、10家客戶的貨進行分析:
行業內,客戶下單時間現對比較集中,基本在16:00-18:00之間,一旦家數增加,將導致接貨效率降低,反應速度降低,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受影響,一系列的影響直接就讓客戶花一元錢買的東西只值0.98元、0.95元、0.90元,甚至更低。這就不具備薄利多銷的產品不變特性。為了保持產品不變的特性,那我們增加投入增加配置,那保證了多銷但這個過程在70-80%時間是要經歷虧損的,多銷就會多虧,與其最終目的——多賺錢不符。
現在的價格已經被作坊式經營拉穿底了,我們不能再跟著在價格上做文章了,必要時候把價格提上來,多想想服務,多做一些精細化管理的事情。
題外話:從業這么多年發現很多小老板賬面上每年都在賺錢,但看不到錢,錢還老是緊張,實際可能就是把錢耗盡去了,增加設備增加投入,到頭來賺的就是幾臺破車。同時降價作為競爭的唯一手段之后,嚴重擾亂了市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降價競爭已經讓價格過低,過低的價格難以保證服務質量,現在一上網站,被投訴的公司一大把,而那些被投訴的公司所犯的問題試問行業內哪家公司敢站出來說沒犯過???無論主動還是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