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軟件的發展趨勢
功能深度完善
隨著物流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化,
物流軟件作為應用系統的核心將會在功能上不斷深化,這種深化主要朝兩個方向發展:
(1). 從業務深度上的繼續拓展,例如在倉儲作業方面,作業管理將更加靈活,如過去管理只注意到上架和揀貨作業的管理和控制,建立相應的作業計劃,并通過RF設備或打印工作令校驗碼對作業進行控管,新一代的倉儲作業管理軟件不僅僅能夠完成上述功能,并能夠根據作業中的物料特性、作業數量以及用戶訂單需求,自動配置作業計劃,并根據倉儲物理條件對計劃進行優化處理。
(2). 從業務廣度上,物流軟件系統將不斷擴充其功能外延,使該系統與用戶的其他應用系統如ERP、Ac c o u n ting等應用系統擁有更加友好和實時性強的數據通信和共享界面。另外,系統將會對各種意外作業情況進行科學的處理,使系統對于行業特性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
? 多種業務系統信息實時交互和供享
具有較強的EAI整合能力,并通過這種技術能力實現與合作伙伴的應用系統之信息實時交換能力,由于EAI技術具有很強的行業特性,實際上,過去由于應用系統規劃設計的局限性,使得EAI的成本特別高昂,市場也不存在全功能的EAI產品,因此實施EAI具有較高的風險,現在,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普及以及隨著網絡操作系統的不斷發展,EAI技術也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以CA公司為例,CA的Clever-Path以及Advantage系列產品就是根據企業的行業特性度身定制的EAI開發工具產品。 對這些產品的應用,真正降低了企業的EAI成本以及EAI的實施風險。
應用監控及其統一管理
隨著企業信息化建設逐步深化,企業的IT設備無論從數量上還是技術復雜程度上都有很大的成長,應用軟件產品的種類和數量以及功能復雜程度也越來越高,為此基于ITIL理念的集中業務監控管理需求就產生了。
通過集中業務監控,企業IT管理人員不必為尋找故障而動奔西跑了,企業IT管理人員通過系統監控視圖很快就能查到整個網絡以及應用系統故障的定位,使被動管理轉變成主動管理,提高應用系統工作效率,降低軟件系統的運行穩定性。
代碼統一和信息資源的完全整合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HP就提出了電子商務環境下,如何統一定義物料及其屬性,目前,世界上比較著名的編碼系統主要分為兩大流派,一是Unspsc,二是Nato Auslang,其中Nato Auslang采用了新的屬性表以及屬性結構表值結構,而UNSPSC采用了傳統的物料分類體系并進行編碼。由于UNSPSC是根據生產廠家編碼加上自編碼構成,因此UNSPSC方式無法解決產品描述唯一以及代碼唯一。
采用類NATO Auslang是我們建議的軟件工具,該工具的主要供能就是要以產品為中心,通過建立屬性結構表以及屬性結構表值來對產品進行描述,從而奠定了物料系統通信和產品屬性唯一性統一描述,并為建立新的電子商務打下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