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C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師 注冊采購師師資培訓班學習體會
2008-1-7 4: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七天的ITC采購與供應鏈管理第七期師資培訓班在不知不覺中悄然滑過,大家又已回到繁忙的日常工作中。學習期間,同學們有深思、有交流、有探討、有爭論,既有聽課課堂上的歡聲笑語,也有模擬授課中的忐忑不安,更多的是對新知識的汲取、對新思維的渴望和對新生活的向往。培訓大師們一堂堂的精彩授課,使我們對ITC采購與供應鏈管理的知識從無到有、由淺入深、從模糊到清晰、由模塊到系統,逐步構成了對ITC采購與供應鏈管理的完整知識體系的認知;“中物聯”的領導和培訓部的全體員工,為本次培訓班精心謀劃、周密組織,不辭辛苦,提供了24小時的全方位服務,確保了本次培訓班的順利進行,在此,我們第一小組全體同學對你們的辛苦工作表示誠摯的敬意。
經過七天的培訓,讓我們對ITC采購與供應鏈管理的培訓、組織、認證工作又有了新的認識,現提出我們小組的一些想法和建議,供各位領導參考。
一、建立長期的信息互動平臺
隨著師資班學員的不斷地增長,我們建議在“中物聯”的網站上專門開設一個供師資學員與老師、師資學員與師資學員之間的溝通平臺。盡可能的實現信息溝通順暢、技能全面分享。前面六期師資班的老師在實際教學中一定已經積累了很多的經驗,通過這個互動平臺,可以讓他們在這個師資團隊中多提供一些好的案例讓大家分享,對已經接受過師資班培訓的老師來說,在授課技能和水平的提高上將會有很大的幫助。我們想,這個以互動的形式建立的交流平臺,將同時為“聯合會、教師、學員”產生增值作用,最終使ITC采購與供應鏈管理的培訓和教學水平得到極大提升。
二、繼續加大推廣“ITC”認證體系的力度
經過幾天來和師資班老師的交流,我們感覺:國內企業對“ITC”認證體系的認知還存在不足,導致該理論體系在國內尚未得到很好的推廣和應用。雖然經過“中物聯”幾年來的不斷努力,使相當多的學員接受了這套認證制度。雖然在實際工作中學員對該認證體系已經開始發揮和利用,但整個社會對該認證體系的認知度還嚴重不足,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企業高層對本體系內容的認知程度不高。我們建議“中物聯”應出面組織一個核心的咨詢團隊,走出去,主動與企業接觸,尋找市場,推銷自己的產品。“中物聯”有很好的背景、很好的專家和名校的教授,“ITC”認證體系無論從系統性,還是實用性,與其他認證體系相比,都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中國目前擁有很廣闊的市場,如果能達成一個“企學雙贏”的互補不是很好嗎?第一,產品得到推廣;第二,擴展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思路;第三,增加了咨詢專家的案例;第四,發展了潛在的客戶。我想如果能得到企業高層的認可,那么在其組織內部自上而下的推廣效果會很好。
三、提倡教學的結構性和嚴謹性
本次培訓班老師的選擇,大多學員還是很滿意的,老師們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使學員們收獲非淺。在此提個建議,對于師資班的老師要加強在教學的結構性和嚴謹性。因為每一位學員都有可能代表聯合會、以一名老師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如果我們的教學態度不夠嚴謹,那么會給教學雙方帶來很不好的影響。譬如,老師們經常會“突破”講授模塊的范圍,串講其他模塊內容,且所占時間較長,一個老師這樣可以,如果每個老師都這樣,那么這套體系的連續性和結構性如何去體現?我們常用的供應定位模型、供應商感知模型中四個象限名稱需要有統一的稱謂、基本概念的解釋要完整、案例的舉用也要貼切。。。。。。
四、模擬授課的模式要完善
對師資培訓班而言,模擬授課給學員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鍛煉機會,尤其是以前從未講過課的學員。但本次模擬授課尚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培訓教材發放較晚,一些學員對該教材內容可能不是很熟悉,或對講授模塊不是很了解,直接確定講授的模塊,不容易讓學員發揮;二是既然“中物聯”培訓時多次提倡“TEAM”,模擬授課應更注重授課小組的集體參與性,而不是一個人的發揮;三是模擬授課應注重過程,而不是結果。本次培訓過程中,一些小組為了模擬授課的結果,準備時間過多,過于看重模擬授課的排名,直接影響到白天的聽課質量,造成本末倒置;四是對模擬授課的評分標準,不能完全依照給老師的打分標準,應充分考慮學員的特點。
以上是我們對培訓工作的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最后,向培訓期間你們辛勤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祝培訓班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