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浦東探索創造新區開發模式

2008-12-8 16:1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1990年4月18日,中央正式宣布開發開放上海浦東。18年來,浦東新區創造形成了自成特色的開發理念和開發模式———以功能開發為主導,以功能開發區為主要載體。 
  精心選擇開發模式
  在中央宣布浦東開發前后曾有爭論,焦點在于是把浦東建成新的工業基地,還是發展成為新的金融貿易中心。上海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討論浦東開發作為國家戰略的主要內涵和鄧小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最后得出結論:功能單一不可取,浦東要建設成為既有發達的金融貿易產業、又有先進制造業的多功能的綜合經濟中心。
 市委、市政府還專門組織到深圳考察,形成兩點意見:一是不搞特區搞新區,就是不把浦東搞成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體,這樣不僅無法解決浦西的城市功能重塑問題,而且離開了浦西的城市功能依托,浦東開發也不可能成功。二是不搞經濟技術開發區搞功能開發區,就是不單純搞工業,而把上海整體經濟中較適合浦東發展的一些功能放在浦東,推動上海城市空間布局和產業結構調整。 
  根據“東西一體、聯動發展”的思路,浦東規劃布局了陸家嘴(600663,股吧)、外高橋(600648,股吧)、金橋和張江四個功能各異的國家級開發區。
  開發模式六大特點
 。ㄒ唬┰陂_發重點上,圍繞主導功能推進形態開發和功能開發,推進招商引資和產業發展。
  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主要突出金融貿易、管理服務功能。以陸家嘴為核心,至2007年末已有493家中外資金融機構集聚浦東,其中外資金融機構216家,外資銀行法人機構數量占全國的52.4%,經認定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達到96家。陸家嘴已初步形成包括銀行、外匯、保險、證券、期貨、基金、信托等在內的較為完備的金融市場體系。
  外高橋保稅區是全國啟動最早的保稅區,集國際貿易、保稅交易、現代物流和出口加工等功能于一體。2007年實現的增加值、進出口總額、稅收分別占全國保稅區總量的44.6%、42.9%和49.4%。2003年外高橋率先建立保稅物流園區,拓展國際轉口和配送、采購業務。
  金橋出口加工區是上海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至2007年末,區內累計引進項目810個,全球500強企業中有52家在這里投資了83個項目。
  張江高科技園區目前有12個國家級產業基地、3個市級產業基地,經認定的研發機構104家,人才總量11.7萬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型企業脫穎而出,微電子、軟件、生物醫藥三大主導產業迅速崛起,微電子產業市場占有率、生物醫藥產業技術水平、軟件產業外包服務等全國領先。
 。ǘ┰陂_發體制上,組建公司進行商業開發、由政府宏觀調控。浦東開發從一開始就摒棄了由政府投資開發的舊模式。四大國家級開發區都由開發公司按照政府確定的園區總體規劃和功能定位,承擔籌融資、土地開發、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產業發展和功能配套等職能。后來,隨著土地開發任務基本完成,經濟和社會管理等應當由政府承擔的任務不斷增加,開發區又先后成立了管委會,作為政府派出機構,政企分開,加強園區管理。
  這種開發體制大大提高了建設速度,使四大開發區迅速出形象、出功能、出效益。同時由于政府堅持產業高端化的政策導向,開發公司非常重視土地的節約和集約利用。目前浦東工業企業土地平均產出率(銷售額/占地面積)為93億元/平方公里,而四個開發區達到226億元/平方公里。
  (三)在開發機制上,走土地批租、滾動開發之路。浦東開發之初,上海財政非常困難,為此,浦東探索采取了“財政空轉、土地實轉”的方式:政府以估算出的土地出讓金額作為國家股本注入開發公司,開發公司以多種形式滾動開發,以土地合資,以土地集股,以土地招商。截至到2001年,政府以土地批租形式向開發公司成片出讓土地23幅共61.59平方公里,折算為資本投入61.3億元,開發公司吸納了200多億元的土地合資開發資金,獲得120多億元的土地轉讓收入。
  (四)在開發步驟上,“集中力量殲滅戰”,“開發一片、建成一片”!鞍宋濉逼陂g,集中力量建基礎設施,解決交通、通信以及水、電、煤等瓶頸問題,推進開發區“七通一平”,使浦東抓住了發達國家制造業轉移的契機,外高橋保稅區和金橋出口加工區迅速發展!熬盼濉逼陂g,中央賦予浦東率先開展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試點等一系列先行先試的功能性政策,市委、市政府也作出十大要素市場東遷的重大決策,使陸家嘴金融貿易區迅速崛起。世紀之交,上海敏銳把握知識經濟到來的趨勢,作出“聚焦張江”的戰略決策,舉全市之力建設張江高科技園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ㄎ澹┰陂_發方式上,以點帶面、促進區域統籌協調發展。
  浦東開發初期,實施“列車工程”,由國家級開發區作為“火車頭”帶動周邊鄉鎮(“車廂”)發展。在開發區比較成熟后,提出“區鎮(開發區與鄉鎮)聯動”,加快郊區經濟發展和小城鎮建設。2005年,浦東建立了六個功能區域,從管理體制上打破城鄉二元分割界限,推動城郊一體化發展。
  浦東在全國率先探索,對征地農民在給予一定經濟補償的同時,全部納入社會保障體系,解決他們的養老和醫療保險問題,并把就業服務體系拓展到農村。
 。┰陂_發載體上,要素市場向浦東集聚。1990年4月中央宣布開發浦東后,上海證券交易所等一批要素市場相繼成立,但都在浦西。在浦東城市面貌和投資環境大為改善后,1996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將一些大的要素市場東遷。至1998年,浦東已集聚了證券交易、產權交易、糧油商品交易、食糖商品交易、房地產交易、人才市場等10個國家級和市級要素市場。2000年10月,上海鉆石交易所在浦東成立。2006年,我國首家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在浦東正式掛牌。目前,浦東已成為我國要素市場體系最完備,要素資源集聚、配置和輻射功能最強的地區之一。(浦東新區)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