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國出口實際增長率僅8%至9%
2008-12-8 15:0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所長裴長洪日前在中國社科院“2009年《經濟藍皮書》發布會暨中國經濟形勢報告會”上表示,2008年的出口實際增長率大概只有8%到9%,而不是21%。和往年相比,增長速度大大下降。 前10月外貿形勢主要呈現四個特點:名義增長率比較高、對美國和香港地區的出口增長回落最快、加工貿易更困難和廣東出口貿易最困難。 前10月出口
實際增長率大幅回落
第一個特點,中國前10個月的出口名義增長率還是比較高的,但是實際增長率出現比較大幅度的回落。前8個月,累計同比增長22.4%,前10個月是21.9%,10月份稍稍有一點回落,從數據上看比較好。但去年不能同日而語。因為今年以來的升值程度將近7%,國內物價處于上漲態勢。這兩個因素使我們的出口量沒有增長,但是出口金額增長得快。
拿中國出口鞋來說,這是我們出口百億美元以上的大宗出口商品。前8個月鞋的出口量是負增長3.75,但是出口金額增長了13.5%。這就說明,我們今年無論是進口也好,出口也好,增長速度都是以價值量來衡量的。實際上,這是一種名義上的增長。
如果按照實際增長來看,今年的進口和出口,出口實際增長率大概只有8%到9%,而不是21%。和往年相比,增長速度大大下降。所以正是因為名義增長率虛高,實際增長率比較低,才出現在沿海省份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比較困難的情況,有些中小企業處于半停工、停工,半歇業、歇業的狀態。
對美國和香港地區
出口增長回落最快
第二個特點,能夠最明顯的反映受金融危機影響的就是雙邊貿易,對美國和香港地區的出口增長回落最快。美國是我們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前10個月對美國的出口增長了10%多一些,比2007年回落了幾個百分點,至少是3至4個百分點。對于香港地區出口回落比較快,因為到香港出口反映出一些問題,多數商品是從香港轉口到美國。
對于歐盟、日本的增長速度回落也有,但是相對平緩一些。但是也有一些貿易伙伴,我們和它的貿易還很景氣,比如對韓國、東盟還是不錯的。這說明金融危機的傳導還不是全面性的,從貿易伙伴來講,是美國和香港地區比較嚴重。
加工貿易更困難
第三個特點,一般貿易的增長狀況好一些,加工貿易要更困難一些。一般貿易在出口方面,國內采購的物料、商品的物價上漲可以反映到出口的金額上,所以它在數字上好看一些,企業也好過一些。加工貿易增長速度的回落要更大一些,原因是加工貿易的訂單都是事先定好的,國內原材料的上漲不太容易反映到企業的結算上去,所以困難要大一些。加上企業的其他成本如用工成本上升,不可能反映到交易價格上。所以加工貿易更困難。
前10月廣東出口零增長
第四個特點,導致了國內地區廣東出口貿易最困難。因為廣東是加工貿易大省,又是主要對香港地區的出口,更重要是對美國的出口。廣東省出口貿易增長速度回落是最大的。1到10月份,廣東省出口貿易增長同比增長13%,這個數字就等于是零增長。深圳市只增長10%左右,這意味著是負增長。
沿海省市,像出口大戶江蘇、上海、浙江、北京、山東,這些省份中相對比較好的是山東的出口,這幾個省市基本上持平。當然也有一些亮點,在西北和西南的一些省區,新疆、廣西、四川、重慶、寧夏,這五省區是亮點,增長速度一般超過40%。最高的是新疆,增長83%,這是今年出現的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
全年進出口貿易總額,去年是2.1萬億,按照20%的增長速度,今年應該達到2.5萬億美元,那就穩座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貿易順差比去年略高一點。從2001年以來,中國的出口貿易對GDP增長有一定的貢獻,2007年比較大,大概GDP占2個百分點。今年沒有這個業績,或者是零貢獻,或者稍稍有一點貢獻。
外貿政策
還有較大調整空間
為促進出口貿易,繼調高出口退稅率和取消了一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關稅,國家又出臺了十項措施。裴長洪認為,十項措施里面可能對大企業、大項目有帶動作用,但是能不能夠對增加就業有意義,關鍵還要靠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特別是東部的中小企業,主要是外向型,所以出口貿易的增長不能忽視。
因此,外貿政策調整的空間比較大。除了人民幣匯率出口退稅率、加工貿易政策和三個直接政策杠桿以外,目前的三個政策杠桿都還有繼續完善的空間。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別的措施。因為現在為了應對金融危機,世界各國都推出一些扶持中小企業的措施。比如說怎么解決中小企業的資金問題。現在中小企業融資有一定困難,所以銀行應增加貸款,使中小企業能夠得到資金支持。
另一方面,怎樣在生產環節、技術環節方面幫助中小企業提高技術和質量,在應對金融危機當中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這些也是可以考慮的。
所以可以做的事情很多,當然要根據中央的財力和地方政府的財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