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家具市場 出口大幅減少價格大幅提升
2008-1-25 11:0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7年是整個家具市場發生轉型的一年,突出表現是出口的大幅減少,價格的大幅提升。 根據海關總署2007年1-9月家具產品出口統計數據顯示,前9月我國家具出口數量16.64億件,下降39.90個百分點;出口金額165.91億美元,同比增幅33.13%。平均單價9.97美元/件,比去年同期(4.50美元/件)增幅121.56%。
家具市場混局
對于整個家具行業來說是由量變到質變的一年,出口家具單價的快速增長表明廠家為了保證家具的利潤率,開始有意識地開發高附加值的產品。在諸多品牌中,高端品牌的增幅尤為明顯。
導致上述情況發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6、7月份,國家對家具行業的出口退稅進行了調整,降低出口退稅率,該政策讓諸多生產商開始向高附加值產品轉移。同時,木材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也是導致單件貨品漲價的主要原因。
在退稅調整的宏觀政策背景下,許多外銷企業開始將目光轉向國內,控制成本支出,提高管理效益,保持商品利潤成為內資企業最為關注的話題。而包括Steelcase等國際一流品牌也開始在華設廠,開始蠶食高端辦公家具,加劇了高端市場的競爭。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整個家具行業的價格上揚,對企業資金鏈也是一次考驗,中小家具生產企業面臨生存危機。
業內人士認為,大品牌家具廠家和經銷商由于實力雄厚,加上產品本身附加值較高,消費者對其價格提高也不太敏感;中小品牌家具廠家和經銷商則由于本身附加值就低,提價可能更不好賣,只能壓縮利潤,對產品價格和銷售策略進行微調。
應對策略
目前,在外銷辦公家具的廠商中,占比重最大的還是各種三資企業,達到近60%,其后是私營企業占到約30%,然后國有企業占據約10%。業內人士認為,三資企業之所以能夠獲得海外客商的高度認可,在于其管理的確比國內企業要更加完善。
“目前,國內辦公家具企業管理方面的進步還不大,雖然能夠在硬件建設、設備采購等方面與外資企業迅速拉近差距,不過在信息化建設、員工培訓、制度化管理、人力資源儲備等方面都嚴重投入不足。”一位家具行業專家告訴筆者。
而作為辦公家具行業龍頭的震旦家具公司,超越對手的地方也正是管理。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筆者,震旦家具公司先進的管理經驗,增加了資金的周轉率,一般要比對手快一倍時間。周轉速度加快后,投資收益比就增高,從而讓原材料、勞動力和管理等三項成本更為節約。
震旦家具公司設計中心高曰菖處長告訴筆者一個“三三”原則:產品開發速度要比競爭對手快3倍,產品生命周期也比其它國家和地區縮短3倍。
“很多人覺得我這個口號提得不可思議,這相當于以競爭對手9倍的速度來推出新產品,但這是我們震旦家具公司在市場磨礪這么多年的心得。”高處長告訴筆者,在震旦家具公司進入市場的10多年里面,也有很多外資品牌進入大陸,但是都沒有取得很好的業績。“因為他們還不夠了解市場吧,在這里是速度決定一切的,和成熟市場的運作方式大不相同。”
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體現在諸多方面:
震旦具有強大的研發團隊,能夠第一時間捕捉到市場潮流變化,預見流行趨勢,迎合客戶的口味,震旦雄厚的資金實力,能夠保證研發的持續不斷進行;震旦家具公司的市場團隊能在第一時間內,在目標受眾中擴大新產品的影響力,并將大量的潛在客戶轉化為實際購買者。
而震旦家具公司位于嘉定的生產基地,能夠保證設計收到市場追捧后,龐大的訂單數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
多年來,震旦在上述三個方面辛勤耕耘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生產體系。
2008年的家具市場
根據去年上海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家具展覽會”上預測,2007年我國家具出口額將增至180億美元,保持33%以上的增長率。而樂觀的估計是,這一增長勢頭將維持到2008年底,因為北京奧運會的召開,辦公家具市場將保持旺盛的需求。
不過兩次出口退稅降低后,一些僅靠退稅“維持生計”的家具企業將被淘汰出局。2008年會不會出現再一次的退稅額度調整現在還很難預測,克服成本上漲之痛將會是2008年國內家具企業的主旋律。在這一輪劇烈的產業政策調整中,只有實力雄厚的家具企業才能生存下來,形成引導行業發展的龍頭企業。
讓震旦的產品具有更好的競爭力,更大的附加值,更多的利潤空間;從品質、品牌、服務、文化內涵等方面,都讓客戶感覺物超所值。多年來,震旦家具公司就是按照這個思路來堅實地邁出每一步。目前震旦家具公司的銷售額中,有40%是老顧客多次續購的,這也證明了顧客對震旦的信賴。
面對現在市場上,眾多因為設計創新能力不足、質量不過關,或者服務跟不上而招致非議的企業,震旦顯然走了另外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因此對于震旦辦公家具來說,2008年將是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進一步為客戶創造價值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