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物流業迎來曙光
2008-1-25 4:0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和自己的前期相比,溫州的經濟增長似乎有些滯緩,因為社會和經濟的高速發育的時期已經走過了,溫州在不知覺中正在做著調整。
近日,由人民電器集團、長運集團、西南物流和新華物流共同組建的人民電器溫州新華物流有限公司“新華模式推介會”在溫州隆重召開。有業內人士指出:此舉意味著溫州新經濟模式的發展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也展示了溫州人在傳統經濟滯緩時期依然能創造出新的經濟奇跡。
溫州物流業迎來曙光
本刊記者 榮灌臻
溫州物流亟需整合
在其他傳統產業,溫州商人都取得了不俗的戰績:溫州擁有著中國鞋都、中國電器之都、中國制筆之都、中國鎖都、中國塑編之都、中國印刷城、中國金屬外殼打火機生產基地、中國剃須刀生產基地、中國塑料薄膜生產基地等26個國家級生產基地。
作為全國著名的生產制造基地和中心,溫州各類產品的出口和原料的進口都需要有強大的物流作為依托。但長期以來,有“猶太人”之稱的溫州人雖然依靠傳統產業賺了個滿盆皆缽。但卻忽略了離自己最近的一大塊蛋糕——“現代物流”。
“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最本質的區別在于,前者由“物流信息”搭建平臺,而后者則沒有。所謂物流信息是指物流活動過程中所必需的各種信息。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隨時都能獲得最新最快的信息,這一點對物流有著決定性的重要意義。迅速和準確的信息交流能夠幫助人們制訂新的和獨特的物流解決方案,以全方位的服務、方便快捷的辦法、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效益。
有人這樣認為:如果說溫州經濟的第一次騰飛是得益于10萬供銷員闖天下,那么在今天信息和通訊相接的新經濟時代,溫州的第二次經濟騰飛,就必須靠物流業的現代化。許多經濟學家指出,在21世紀,物流決定制造,物流決定企業的生死,物流也決定著溫州經濟的興衰。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溫州物流業年總產值高達22億元,年物流需求總量在1.2至1.5億噸之間。但是目前的溫州物流業存在低附加值、被動適應、供給零散的現狀。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溫州共有各類運輸、托運企業7000多家,其中以物流命名的專業公司就達100家,甚至一些物流公司的經理,把如何從眾多的街頭小四輪手中奪取市場份額,作為企業發展的要務。因此,溫州物流業 “低、散、小”的現狀亟需改變。
是蛋糕就會引起關注,特別是當一大塊香甜的蛋糕放在眼前的時候,善于把握機會的溫州人又怎么會視而不見。
電器巨頭進軍物流業
面對蘊藏著巨大利潤的物流業,近日,由人民電器集團控股的人民電器溫州新華物流有限公司“布控”雙嶼。它將圈下雙嶼物流中心近五分之一的場地開展經營,成為目前溫州市最大的物流企業。據悉,此次人民電器集團斥巨資進軍物流業,著力在溫州打造“物流航母”。
人民電器集團溫州新華物流公司以雙嶼公路樞紐站為操作基地,將發展成為具有公路快運、特快行包、航空快件以及水路為基礎運輸能力的聯運網絡。公司將有運輸車輛500多輛,并運用信息平臺來運作,同時開通溫州到全國200多個地級市的快速班線,年貨物吞吐量將達1000萬噸。
在此之前,同樣作為溫州電器巨頭的德力西集團與北京物美集團、河北新奧集團、安徽南翔集團聯合成立了德美奧翔投資有限公司,20個物流園區,500億元投資預算,使德美奧翔一落地就引起各方的廣泛關注。
有專家表示,涉足現代物流這個新興行業,正體現了溫州企業較強的商業敏感性和冒險意識。物流業的投資門檻比較高,需要較強的資金實力,一些規模大的企業,特別是大型制造企業比較容易介入。
有業內人士分析:人民電器集團此舉世聞名不僅僅會到浙江的生產制造業起舉足輕重的物流帶動作用,也會對全國的物流及需求企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人民電器集團溫州新華物流公司總經理金新明說:“僅溫州地區每年就有不下兩億噸的貨物吞吐量。但目前絕大多數生產制造企業還沒有充分意識到物流外包的重要意義。
“新華模式”閃亮登場
作為溫州經濟新增長點的亮點,人民電器集團溫州新華物流公司一亮相就引起了多方的關注,無論是業界還是學術界都給予了其充分的肯定。并形象的稱之為“新華模式”。
人民電器集團溫州新華物流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新華模式”是人民電器集團溫州新華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新明在2002年提出的,經過近3年的市場調查研究;走訪了大量的專家、學者。經過廣大物流業內人士和專家學者的論證一致認為“新華模式”是完備、先進的物流經營模式。
首先,物流運營網絡履蓋面廣而全。通過“整合+聯合”的運營模式,實施“五定班列”、“六大統一”服務,在溫州為輻射中心,開通了包括海、運、空、鐵相連的全國快運班線、到貨配送、倉儲服務貨運臺。
其次,完善而系統的物流信息集成技術。在硬件方面,整個網絡線路主干網采用光纖網,主干網采訪ATM交換技術。防火墻從數據服務器上提取數據轉換存到SQLServer數據庫中,供主干網使用;在軟件方面,以微軟的域模式來管理整個網絡的計算機和用戶。應用軟件系統由客戶關系管理系統、運營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會員系統、OA辦公系統、網上新聞系統等組成。
再有,具有成熟完備的基地運營方案。人民電器集團新華物流是以雙嶼公路樞紐站為操作基地,立足溫州,幅射全國,有倉儲面積10萬余平方米,運輸車輛500多臺,貨物吞吐量達1000余萬噸,班線操作工作平臺160余間,可為企業提供倉儲和倉單質押融資業務等個性化服務。
目前,人民電器集團溫州新華物流公司的招商加盟工作仍在繼續著,在其網站的首頁橫欄廣告處,動畫效果的圖片清醒顯示著“誠征加盟合作者”。一切表明,“新華模式”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新華模式”能走多遠
縱觀“新華模式”的發展軌跡,不難發現,“新華模式”的組建吸取了傳統企業的強強聯合方式。所不同的是,這樣的強強聯合不僅是目前國內300多家中小型物流企業的整合,最具代表的是人民電器集團、長運集團、西南物流聯手進駐。“新華模式”因有了人民電器集團這類大型制造企業作為堅強的后盾而卸下了許多后顧之憂。
有關人士認為,這種理想模式的背后其實也面臨很多難題。比如,其加盟分公司自帶資產,總公司如何進行管理和控制,如何保障不同地區的加盟商以統一的標準和規范進行運作?一單生意在不同的區域運作,如何保證其運作的統一質量?
一直以來,中小物流企業尋求合作的呼聲一直不絕于耳,各種各樣的合作也一直地進行著。合作者之間的關系在市場中也是千變萬化的。以整合者身份去從事第三方物流的公司也有不少。這些公司主要靠的是物流方案以及對社會車輛的有效控制來完成物流方案。合作者之間的強弱對比十分明顯,而且以整合者為主去拓展市場。公司總部和加盟商之間沒有資產聯系,對加盟者最大誘惑是通過信息平臺提高車輛的配載率,以往以信息平臺聯盟的例子也不少,但真正讓加盟企業從中受益的卻還比較少。
從此次人民電器斥巨資進軍物流業,預示著人民電器新華物流網絡聯盟希望從純粹的信息聯盟實現向資本聯盟的過渡。新華物流通過信息整合資源,“不為我所有,但為我所用”,而在此之前,很多網絡興起又很快倒閉,歸根到底,在現有社會誠信普遍缺失的大環境下,信息整合不如資本整合更有控制力,特別是對合作伙伴信用的控制。新華物流在經歷烏托邦式的設想之后回歸現實的操作,開始注重責任落實、風險防范、資金結算等現實問題。
其實,不管“新華模式”最后走向何方,它都創造了一個特殊時期行業轉軌時“試金石”。它的輸贏還需要由時間來驗證。
就象人民電器集團董事長鄭元豹說過的一句話:“真正的物流是一個合作、溝通的平臺,一旦脫離了與整個行業的內在聯系,便也就脫離了整價目物流行業。樹之靜,是因為風在動,而風之動,卻并非樹之誘惑,因為風是不能停下來的。物流業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