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之時謹防“消化不良”
2008-12-5 11:4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李衛衛
隨著美國三大汽車巨頭陷入困境,國內 “抄底”美國的聲音日盛。
這其中,有代表性的意見認為,金融危機對美國汽車業造成重創,為了能夠渡過難關,三大巨頭紛紛叫賣自己旗下的一些品牌。中國的汽車企業可以趁此機會收購一些品牌,通過此舉做大自己,逐漸在國際汽車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近期,通用的股價又創下1943年4月以來的新低,不少人都覺得,抄底美國的時機已經到來。與此同時,各種有關中國車企有意收購某某品牌的傳言也此起彼伏。一時間,不少人群情激昂。在他們看來,中國企業做大做強,進入國際主流車企行列的腳步似乎已經近在眼前。
誠然,隨著近幾年來中國汽車銷量的逐年攀升,不少國內車企在這種大好形勢之下,日子都過得相當不錯。其中有不少的腰包也漸漸鼓了起來。資金的充裕,讓一些企業開始考慮如何將企業做大。近兩年來,國內汽車行業內越來越多的收購、兼并、重組風潮恰恰為中國汽車企業做大的勃勃雄心提供了最好的例證。
可是,就在這種 “做大”之風愈吹愈烈的時候,也有人開始清醒地認識到這其中所包含的巨大風險。而在這一點上,近年來國際汽車行業內的新貴——塔塔集團的一項新計劃就恰恰為那些對做大充滿“狂熱”追求的中國車企提了一個醒。
有消息稱,近期,受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塔塔集團有些部門的融資遭遇到嚴重問題。困境之下,公司高層決定大規模降低其營運開支,而首當其沖被叫停的就是公司近幾年來動作頻頻的收購行動。
而在這則消息被報道之后,不少人都分析,塔塔目前的困境雖說與金融危機脫不了關系,但是更根源的問題則可能是頻繁收購之后的 “消化不良”。據說到目前為止,塔塔花在收購捷豹和路虎上的錢已經超過了36億美元,而且很有可能還要進一步追加投入。
的確,通過此次收購,塔塔這個印度本土一年銷量不到45萬輛的小型汽車集團一躍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矚目的焦點?墒,如此巨大的巨額投入,也讓塔塔在風光無限之下體會到了相當大的資金壓力,進而不得不叫停自己下一步的收購。
財大氣粗的塔塔尚且在收購之后深切的感受到 “消化不良”之苦,誰又能保證同樣的問題不會出現在中國汽車企業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