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庫存積壓
2008-12-4 9:3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季節(jié)性的消費品,過了銷售季節(jié),往往就變成了積壓庫存。積壓庫存將直接影響銷售利潤,過大的積壓庫存容易造成銷售商資金運轉困難,這就出現了所謂的“銷售渠道腸梗阻”,輕則讓廠商利潤打水漂,重則令廠商元氣大傷,甚至銷售渠道壞死(客戶虧本關門大吉),能使一個品牌在某個區(qū)域甚至所有區(qū)域退出市場競爭,直至銷聲匿跡。
所以,面對積壓庫存,任何廠商都不可掉以輕心!
意爾康皮具采取特許經營的銷售模式,銷售渠道只有兩級,非常扁平,按道理不容易形成過大的積壓庫存。但是.由于近年來皮具市場快速變化,產品款式越來越紛繁復雜,消費者的審美情趣和消費要求又在不斷提高,使得廠家出品難免不夠合理,商家組織貨源缺乏科學性,以至于很多產品不能在銷售季節(jié)里銷售出去,而且由于部分銷售商對積壓庫存的危險性認識不足,處理庫存方法簡單低效,在部分區(qū)域和銷售終端“銷售渠道腸梗阻”初露端倪,這就不能不引起我們的警覺!
面對積壓庫存.我們該如何應對?下面就這個問題跟大家作一番探討,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啟示。
在只有兩級的銷售渠道中,積壓庫存的存在只有兩種情況:一是積壓在代理商配貨中心里的厙存,一種是積壓在終端加盟商倉庫里的庫存。
一、造成積壓庫存的原因
(一) 造成代理商積壓庫存的主要原因
1、廠家因素
① 產品開發(fā)不適銷對路,訂貨方法指導不力,沒有能夠很好地引導代理商訂購適銷對路的嚴品,從而積壓留下隱患。
② 產品交貨期延誤造成產品過季從而導致積壓。
③ 產品品質不達標導致消費者退貨而積壓。
2、代理商自身原因
① 訂貨者對本區(qū)域的產品特點和走勢把握不準,所訂產品不適銷對路,導致產品滯銷。
② 訂貨數量不科學,所訂數量大于銷售能力,造成積壓。
③ 物流管理不科學,庫存情況模糊不清,補賃盲目,滯銷品和零散缺碼貨盤點不及時,延誤貨品的正常流動,導致積壓。
④ 終端銷售力不強,本來通過努力可以銷售出去的產品卻沒有銷售出去。
⑤ 代理商給產品定價過高造成終端經銷商不敢拿貨造成積壓。有些代理商害怕產品積壓虧損太大,采取季前高價,先賺取一定利潤,以彌補季后低價處理的虧損,其實這是“聰明的笨辦法”,是自找麻煩。
3、氣候等不可抗因素(如暖冬、涼夏等)造成銷售計劃落空而導致積壓庫存等。
(二) 造成終端經銷商積壓庫存的主要原因
1、采取訂貨制的區(qū)域,經銷商對本地產品的走勢了解不夠透徹,對自己的銷售能力估計不足,進貨盲目,以至于訂購產品不適銷對路導致滯銷,或適銷產品訂購過多造成積壓。
2、采取配貨制的區(qū)域,代理商對目標市場產品走勢和各地終端經銷商銷售能力了解不透徹,盲目發(fā)貨,以至于產品不適銷對路導致滯銷,適銷產品數量過多造成積壓,過季了仍舊發(fā)貨造成積壓。
3.經銷商不懂得及時處理過季產品和斷碼產品,積少成多造成積壓。
4、代理商將處理產品配發(fā)給終端經銷商,而又缺乏督導,導致經銷商未能完全消化而積壓。
5、管理不到位、導購員不穩(wěn)定等原因造成銷售能力減弱。
6、定價過高造成滯銷導致積壓。
二、處理積壓庫存的方法
新進的產品存放在倉庫里屬于一般庫存,一旦銷售受阻就變成了滯銷庫存。一旦產生滯銷庫存,就務必想方設法調價予以處理。如果滯銷庫存延誤了處理時間,就變成了積壓庫存。滯銷庫存處理得好只會減少一些利潤,而不至于虧損嚴重;如果變成積壓庫存,處理起來就有難度,處理不好會虧損嚴重,但無論如何都得處理。處理庫存分為主動預防和被動處理兩種:
(一) 事先準備,主動預防
事先作好準備.建立庫存消化機制,盡量避免滯銷庫存變成積壓庫存,盡量避免積壓庫存過量。處理的一般方法如下:
1、統(tǒng)一調配,盤活庫存:將滯銷庫存調配到能夠銷售的區(qū)域,從而將滯銷庫存盤活為暢銷產品。
2、設特賣區(qū),集中處理:選擇人流量大、低價產品購買力強的地區(qū),或者競爭品牌強勢而本品牌又難以打開局面的地區(qū),設立特價產品銷售中心,或者在低價商品購買力強的商圈開設特賣店,常年集中處理滯銷或積壓庫存。
3、設特賣柜,平時消化:要求各銷售終端設立斷碼產品銷售專柜,或添置花車,利用平時將滯銷品分散銷售出去。
(二) 事后應急,被動處理
庫存積壓過大,就必須采取應急措施盡快處理,以降低其帶來的風險。
1、集中處理。這種方式主要是消化及時,便于控制。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1) 裝潢清倉選擇需要形象改造的專賣店:利用改造前的一段時間集中降價處理,這種方式消化能力很強,處理得當可以在三五天內消化數千滯銷產品。
(2) 集中代賣:將滯銷產品提供給幾個有銷售能力的大客戶,以代賣的形式集中消化。需要注意的是定好價格,給予客戶每只10元的代賣提成,客戶只管銷售。
(3) 降價傾銷:選擇幾個人口多、經濟水平較落后、低價商品消費能力強的縣市,或者競爭品牌強勢而本品牌又難以打開局面的地區(qū),進行大張旗鼓的傾銷活動。
2、分散消化:在沒有集中處理能力的情況下,這種萬式較好,也防止集中處理給個別客戶造成很大壓力。具體方式有以下幾種:
(1) 有去無回:新品一投放市場,立即跟蹤銷售情況,一旦發(fā)現滯銷,立刻電告客戶每只包包便宜若干元,讓他們就地消化,不必退貨。
(2) 扶弱濟小:先將產品配送給幾個忠誠的大客戶試銷,一旦發(fā)現滯銷,立即收回降價,再推銷給經濟較落后地區(qū)的客戶或小客戶,給予指導價并跟蹤銷售。
(3) 分散代賣:將庫存分發(fā)給客戶,制定好零售價格,給他們按照每只抽取一定銷售提成的方式進行代賣。
(4) 降價消化:將庫存降價分散處理給客戶,給出指導價,讓他們處理。這種方式千萬要防止客戶處理方法不當造成積壓,所以一定要對處理情況進行跟蹤,一旦發(fā)現客戶處理速度過慢,立即采取應急措施,促使客戶加大處理力度。這種方式較難控制。
3、促銷消化:利用節(jié)假日開展形式多樣的促銷活動,消化庫存的同時又做了品牌推廣活動。
例如策劃一次大規(guī)模促銷活動,分三步走:第一步,炒作概念,開展有影響、有聲勢的大型促銷活動一一“意爾康皮具首屆狂購節(jié)”,吸引消費者購買低價的滯銷產品;第二步,以“意爾康形象全面升級”為由頭,利用形象改造清倉處理(應從小市場向大市場推進,從低級市場向高級市場推進);第三步,推出“換季大處理”活動。以上三步.未必全部采用,若第一步即能完成任務,就不必再采用第二、第三步。
(三) 集中處理積壓庫存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1、宣傳到位:無論是形象升級處理還是換季處理,事先一定要造聲勢.讓消費者知道某某專賣店在某時某地要搞活動。懸掛醒目的大型pop,或者散發(fā)傳單都會起到較好的效果, 而且要將店堂貨架或者門頭拆掉,讓消費者確信該店確實要裝修從而產生購買欲望。
2、相時而動:禮用節(jié)假日集中消化庫存的效果很好, 利用產品銷售季末進行促銷也不錯。倒季銷售效果不會太好,如冬季已來臨促銷涼鞋,冬天已過促銷棉鞋。
3、合理定價:處理品價格一定要降低,但太低虧損大.不夠低消費者又產生不了興趣,所以定價很有講究。可以根據產品類別定出不同級別的零售價,定價應以引起消費者心動虧損又最小化為宜。宣傳時可以拿最低價的產品作為宣傳賣點,如某次處理庫存的產品價位分別
為50、70、90、110、130,這時就可以在宣傳品上標明“心動不如行動, 全場皮鞋50元起”,既吸引了消費者,又沒有欺騙消費者。
三、影響庫存銷售的幾個因素
處理滯銷庫存和積壓庫存,一定要處理的徹底,處理不完的就成了垃圾庫存。所以我們必須了解影響庫存處理的幾個因素:
1、品牌形象:有良好的品牌形象、正品有較大的利潤空間的庫存產品,處理起來相對容易,價格也會比較理想。
2、合適時機:過早沒有必要,太遲產品貶值, 處理及時是關鍵。
3、合理價格:要適度,即便于消化,又盡量減少虧損。
4、防止轉移:跟蹤消化庫存的銷售終端,防止庫存轉移到終端積壓起來。
5、師出有名:處理庫存不能讓消費者有庫存產品價低質劣的感覺。最好有足夠的處理理由以讓消費者認可,如店面裝修、形象改造、過季清倉、節(jié)假日真情回報消費者、店慶、斷碼銷售等等。讓消費者覺得所購產品物超所值.有得了實惠的感覺。
6、適時而止:物以稀為貴,太多的處理活動會讓消費者覺得這是該品牌慣用的一種促銷手段,久而久之就沒有新鮮感。而且容易讓消費者認為該品牌的產品本身就是低價品,價高了反而不正常,無形中就損害了品牌形象,降低了品牌的附加值。因此,處理庫存時間宜短
不宜長,次數宜少不宜多。有人說:好的品牌很難看到有打折處理活動,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四、防止產生積壓庫存的方法
處理積壓庫存是不得以而為之的,絕非上策。上策自然是控制滯銷庫存的產生,防止滯銷庫存向積壓庫存轉化。
如何減少滯銷庫存和積壓庫存?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產品開發(fā)適銷對路:這需要廠家努力,同樣也需要商家的配合,商家的配合主要體現在幫助開發(fā)部門收集本區(qū)域市場的產品信息,提供產品走勢,協(xié)助開發(fā)部門開發(fā)出本區(qū)域適銷對路的產品。
2、提高訂貨準確率:平時做個有心人,了解本區(qū)域本品牌產品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消費特點,培養(yǎng)預測產品銷售走勢的能力,以保證訂貨時能夠準確選訂適銷對路的產品。
3、了解自己的銷售能力:透徹分析了解本區(qū)域銷售渠道或本店的銷售能力和產品組合,科學分配所訂產品總量及配比。
4、抓好物流管理:科學化管理庫存,適時合理地向銷售終端配送產品。建議采用電腦管理,做到每天都知道本區(qū)域或本店的準確銷售情況,及時了解哪些產品暢銷、哪些滯銷,及時補充暢銷缺貨的產品,處理滯銷產品。
5、加強終端銷售管理,提高導購員銷售能力:提高導購員的銷售能力,特別是對不太暢銷或不適銷對路的產品的銷售能力。采取恰當的銷售方法是消化庫存的關鍵,如提高單位產品銷售提成,假如正品一雙提成1元,特賣品就提5元,鼓勵導購員推銷特賣品。
有道是:辦法總比困難多。面對不合理的庫存,只要你清醒地認識到它的危險性,智慧的你應該能拿出更好的辦法應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