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推進農村流通體系建設
2008-12-3 14:5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建設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進一步搞活農村流通,充分發揮農村流通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先導”作用,繁榮農村市場,對于夯實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民增收、擴大農村消費,進而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前,要加快構建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托、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干、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和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強化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現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業態,培育多元化、多層次的市場流通主體。
流通作為社會再生產的重要環節,在社會經濟運行中與生產、消費等活動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流通經濟、流通活動、流通產業、流通機構從不同側面影響著社會經濟的運行,并發揮著連接生產和消費、保證社會再生產持續順利進行的重要作用。流通介于生產和消費或需求和供給之間,在連接各階段生產的同時,向生產者和需求者提供多種商品和服務,從而使經濟的循環成為可能。可以說,生產、流通、消費三大領域,哪一個領域的功能不能充分發揮,都會阻礙經濟的發展。農村流通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這種作用表現得非常明顯。首先,農民作為生產者,要通過必要的流通環節將農產品(000061,股吧)銷售出去,農村流通發展的如何,直接影響到農民收入的提高乃至整個農村經濟的發展。其次,農民作為消費者,又需要通過流通環節購買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農業生產資料,以保證農業再生產的持續進行。此外,隨著流通產業的不斷發展,農村流通在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加快發展農村流通,加強農村流通體系建設,已經顯得越來越迫切。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統籌城鄉發展,不斷加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力度;堅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斷完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堅持改善民生,不斷解決農民生產生活最迫切的實際問題;創新發展思路,積極推進科技進步,優化農業結構和區域布局,大力整合各種資源和要素,全面提升農業和農村經濟整體素質。經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農業的基礎地位不斷得到鞏固和加強,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在流通領域,隨著“萬村千鄉”、“雙百市場”和“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等工程的進一步推進,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和小型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業態開始從城市走向農村,我國已初步形成了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農產品市場體系;農產品市場主體已經從單一經營發展為農民、各種中介組織、國有流通企業等構成的多元化經營;流通渠道逐漸形成了零售、批發、期貨等多層次并進;信息服務也正朝著不斷滿足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多方需要的方向發展。市場基礎設施也取得顯著成效。
當前,進一步搞活農村流通,繁榮農村市場,面臨許多有利條件和十分難得的機遇。我們一定要準確把握農業和農村發展變化的新趨勢,始終立足現代化建設推進農村發展,充分認識加快流通發展對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作用,切實加大工作力度,扎實推進農村流通體系建設。
第一,進一步加大農村流通設施建設支持力度。加強農村流通體系建設,很重要一點就是要重視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推進“萬村千鄉”、“雙百市場”和“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等工程,繼續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和升級改造,特別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支持力度,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檢驗檢測系統、倉儲和運輸等設施建設和改造,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安全衛生的全國性骨干農產品批發市場網絡。要研究、借鑒國內外冷鏈物流系統建設的成功經驗,著力發展以鮮活農產品冷藏和低溫倉儲、運輸為主的冷鏈物流系統,提高農產品冷藏保鮮能力與市場供應能力。要扶持化肥集中產區和糧食主產區建設農業生產資料倉儲、碼頭與運輸等物流基礎設施,配套完善信息與技術服務體系,形成具有輻射帶動功能的區域性農業生產資料物流配送中心,構建支撐農業生產資料流通的配送、信息服務和技術服務平臺。要加強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推動整合現有信息資源,采用網絡、電視、電話等多種信息傳播手段,采取多種信息服務方式,建立起既能為農民提供農產品交易服務,又能為農民生產生活提供服務的信息平臺。與此同時,要加大投入力度,拓寬投資渠道,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資農村流通領域;創新信貸服務模式,拓展融資途徑,著力滿足流通企業資金需要。
第二,進一步培育多元化市場流通主體。近年來,農村市場主體呈多元化格局,農村經紀人、農產品運銷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相關龍頭企業,構成了農產品流通的主體,農資經營已形成由供銷社農資公司、農資生產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多種市場主體、多種流通渠道共同參與的格局。要進一步采取合理的財稅、信貸、保險等措施,鼓勵商貿、郵政等企業在農村發展現代流通業,加快培育農村經紀人、農產品運銷專業戶和農村各類流通中介組織。供銷合作社要加快組織創新和經營創新,推進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工程建設,發展聯合與合作,提高經營活力和市場競爭力。郵政系統要發揮郵遞物流網絡的優勢,拓展為農服務領域。有關部門要鼓勵各類工商企業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參與農村市場建設和農產品、農資經營,培育一批大型涉農商貿企業集團。要全面貫徹落實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繼續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支持發展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組織,為農民提供代耕代種、用水管理和倉儲運輸等服務。要鼓勵發展農村綜合服務組織,具備條件的地方可建立便民利民的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和公益服務站。
第三,著力發展農村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要建立健全以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為核心的農資流通體系,提高大型連鎖化農資流通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鼓勵各類投資主體依法進入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同時建立健全農資流通企業信用檔案,建立質量保障和損害賠償機制。要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創新流通方式,積極引導、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和流通企業與農產品生產基地建立長期產銷合作關系,建立農產品“從農田到城市”的直達快速通道,降低物流運輸費用。要加強農村日用品連鎖配送經營網絡建設,積極發展農村日用品超市,完善農村大件和耐用消費品的銷售與維修服務體系。要在發展農村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的過程中,推進入市農產品質量等級化、包裝標準化和經營規范化,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培育品牌農產品。(執筆:洪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