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陸海鐵路通道全面升級
2008-12-28 2:2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山東鐵路建設的步伐日漸加快。10月 29日,我省召開鐵路建設大會,吹響新一輪鐵路建設的號角。12月5日,黃大鐵路開工。12月 24日,省鐵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僅僅兩天后,12月26日,藍煙鐵路電氣化、棗臨鐵路、東平鐵路三項工程同時開工建設。一個月內四個鐵路項目開工,在我省鐵路建設史上十分罕見。
這些鐵路項目建設完成后,將進一步優化我省鐵路路網布局,特別是完善以青島、 煙臺、威海、日照四大臨港物流中心為基點的陸海通道網絡。
出海通道更加快捷
新開工的三條鐵路項目,對干線進行升級,對支線進行打通,完善了陸海鐵路通道,優化了山東鐵路網絡布局。
藍煙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對青島西站(原藍村站)至煙臺站 187 公里的線路及煙大鐵路輪渡珠璣站前方至煙臺北站12公里線路進行電氣化改造。
棗莊至臨沂鐵路自薛棗線棗莊東站引出,經稅郭、蒼山縣北至兗日線的朱保車站,新建正線全長85.2公里,為國家 II級單線鐵路。
東都至臨沂市平邑鐵路北起磁萊線東都站,向南經放城鎮至兗日線平邑站,新建線路全長 59公里,為國家 II級單線鐵路。
藍煙鐵路是我省重要南北干線鐵路,是東北三省至長江三角洲陸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煙臺港和威海港與膠濟鐵路聯系的重要運輸通道。改造后的藍煙鐵路,可與相鄰的膠濟鐵路,以及規劃建設的青煙威榮城際鐵路相匹配。
新開工的棗莊至臨沂鐵路,東都至平邑鐵路,最終都與我省橫向干線鐵路——菏兗日鐵路相連,可以直達日照港,打通了魯南地區的出海通道,彌補了魯南經濟帶鐵路網絡結構的不足。
內陸幾成臨港產業區
在新開工的三條鐵路項目中,日照港對東平鐵路、棗臨鐵路進行了投資,總投資規模達 1.6億。對此,有關人員解釋,這兩條鐵路在山東半島鐵路網中具有聯絡線的作用,將對日照港口的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可以進一步增強日照港的鐵路集疏運能力,為中西部廣大腹地特別是魯中南腹地的煤炭、鋼鐵、大宗貨物運輸,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低成本的出海通道。
從某種意義上說,快速高效的鐵路網絡,使得魯南經濟帶成為了臨港產業區。棗莊對棗臨鐵路充滿期待。特別是現在,棗莊至臨沂高速公路也在同步建設,棗莊人歡欣鼓舞。一位當地群眾表示:“兩條通道的建設,將使棗莊和全省全國聯系起來,甚至成為區域性的交通樞紐!”
短短 59公里的東平鐵路,也具有重要意義。該線沿途經過的革命老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但煤炭、 石膏等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修建東平鐵路,可以填補該地區的鐵路空白,改善沿線及輻射區域內的交通運輸條件,促進沿線地區農業和礦產資源的綜合開發,為萊蕪、 泰安兩市開辟一條更加便捷、順暢的出海通道。新線建成后,萊鋼、泰鋼和新礦等大型企業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和產品,可以直接到達日照港。
煙臺、威海也將從藍煙鐵路電氣化中受益。電氣化改造完成后,藍煙鐵路現在運行的內燃機車將全部換成電力機車,用上時速 200公里的動車組列車,運輸能力和效率將得到極大提高。
“一縱一橫”小試牛刀
我省“四縱四橫”鐵路規劃中,新開工的三條鐵路項目,先行在“一縱一橫”上小試牛刀,優化完善了山東鐵路布局,推動青島、 煙臺、 威海、 日照等4個臨港物流中心建設。
藍煙鐵路是煙大輪渡—藍煙—膠新通道這個東部“一縱”的重要組成部分。 棗臨鐵路、東平鐵路則是“一橫”菏兗日通道的重要輔助線路。特別是棗臨鐵路,西連京滬鐵路,可以有效緩解京滬運輸能力緊張狀況,帶動棗莊、 臨沂、日照3市的發展。
路網的改善,線路的升級,將給老百姓生活帶來極大便利。棗臨鐵路竣工后,主線路的貨流密度最大將達到 1100萬噸,棗莊至臨沂之間也將開行一對客車。從濟南到煙臺,綠皮列車目前需要8 小時,待藍煙電氣化完成、使用動車組列車后,兩地旅行時間將縮短一半以上。“一年后,煙臺有望始發到濟南和青島的動車組。”濟南鐵路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等到青煙威榮城際鐵路竣工后,煙臺將開行時速300公里的動車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