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公共信息平臺支撐樞紐物流和物流樞紐
2008-12-27 18:5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武漢大學博導、教授 伍新木
我參加了三次中國物流發展東湖論壇。
在首屆論壇上,我的演講是貨通天下創偉業。我覺得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觀察,世界上的產業,只有兩個產業是沒有規模極限的。一個產業是互聯網,一個產業是物流。從經濟學角度看,物流產業確實會成為一個巨大的朝陽產業,未來有很大的發展前景。沃爾瑪現代物流商貿業曾經是多年來世界的第一大產業,很多產業有極限。比如說,誰發明了致癌藥,這個產業前景廣闊。其實,致癌新藥產業它是有極限的。你把世界上的癌癥病人都治療好了,你就沒有市場了。于是有人說: “我發現了致癌的免疫的新藥!逼鋵嵾@也有極限。如果吃了你的藥,打了你的針,都不得癌癥了,那你肯定也沒有市場了。你發明了長壽的藥,人可以活300年。發明這個藥后,似乎沒有產業極限。藥一發明,世界一萬家殯儀館肯定倒閉,世界上多少做陵墓的產業也蕭條了。我斷言,世界上很多產業都是有極限的。惟獨物流業和互聯網是沒有極限的,所以我非常關注物流這個產業的發展。
物流業和信息產業和信息平臺高度的融為一體,這個產業的未來非常廣闊,F在非常關注國際金融危機對物流業的影響。其實,我對我們的經濟前景判斷是樂觀派。在8年前,人們陶醉于新經濟,陶醉于知識經濟,陶醉于IT產業。結果2000年美國IT產業泡沫破
滅了,出現了一次深深的震蕩。
當時有很多人預言IT產業新
經濟會走下坡路。當時我
發表文章說,2000年美
國IT產業泡沫的破滅只
是相當于股市上升通道
過程中的一次震蕩,并
不會真正影響IT產業
這種新經濟的發展勢頭。
我們要用像對IT這種新
經濟產業的發展趨勢來判
斷物流產業未來發展前景。
在經濟越不景氣的時候,越要尋找新的能創造利潤的空間、降低成本的空間,干好物流的發展,干好物流與信息平臺的融合。它是能為我們能提供新的空間的。我對我們的經濟是持樂觀態度的。
對武漢而言,對武漢城市圈而言,現在是陣陣的涼意。國際經濟和沿海經濟對內地影響是有一個傳遞和傳導的過程的。也許真正的嚴寒是在明年下半年。但是大家要樂觀的看到,嚴冬之后不就是春天來了嗎?我們最主要的是信心。如果我們都有信心的話,也許春天來的更快。如果我們都沒有信心的話,也許嚴冬是漫漫的嚴冬,沒有盡頭。
所以,在第二次論壇上,我演講的是武漢城市圈要當樞紐物流和物流樞紐。這是中央、國務院中部崛起的文件為武漢定位的,也是武漢的客觀條件。
我曾經講過,武漢有五大樞紐重疊的優勢,如鐵路樞紐、信息樞紐、航空樞紐、水運樞紐、公路運輸樞紐,再加上郵政分揀樞紐。這一系列特大樞紐在一特大城市重疊,對全國來說是比較少見的。這樣一個巨大的優勢,決定了湖北、武漢辦物流樞紐和樞紐物流具有天然的獨特優勢。
一晃到第三屆論壇了。我的建言就是搭建公共信息平臺,支撐樞紐物流和物流樞紐。最近,我們參與了武漢城市圈物流規劃綱要的制定。我們發現,湖北、武漢物流產業雖然有很好的基礎,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嚴重存在著特大企業不多,有機網絡并沒形成,小而全、小而散狀況還非常嚴重。特別的分散,怎么吸引物流企業進園區,怎么把物流產業真正做大呢?我認為,很重要的關鍵鏈條,就是公共信息平臺的搭建。公共信息平臺怎樣吸引更多的客戶,可以借鑒互聯網產業發展經驗,就是一定要大大降低進入門檻。信息一定要是公共的、共享的。如果搭建的公共信息平臺,有很高的門檻,企業都不來。同時,一定要是公共的信息平臺,很多功能應該是免費的,是公共共享的,進入的門檻特別低,成本特別低,使用的成本特別低,它就一定成功。要使我們的公共信息平臺真正具有這種特點。
這種公共信息平臺只是具有外部性,但缺乏內在的沖動和動力。這時,政府的干預和支持就非常重要。我建議,在規劃綱要里,積極主張省市政府要設立物流信息平臺的產業基金。用這個產業基金積極支持公共信息平臺,使它真正發揮最大效益。我在這里既是一個建言,同時也是呼吁。呼吁政府支持,呼吁相關企業支持。同時,希望中物在線這個物流平臺,構建一個好的模式,真正是進入門檻低,經營成本低,真正共享,效率高。如果能達到這種理想狀態,它一定會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