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物流西進
2008-12-24 15:3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洋物流西進
報記者
當TNT的亞洲陸運網絡即將連接至成都和重慶時,當12月3日,日本日立物流與河南本土物流龍頭企業豫鑫物流合資成立了新公司時……我們驀然發現,一直在長三角、珠三角等東部福地鏖戰的外資物流巨頭,忽然不再“嫌貧愛富”開始關注中西部,而中西部物流市場也不再是風平浪靜。
一場溫和“聯姻”
和往日不同,當初TNT以“購買式”兼并華宇物流;FedEx4億美元收購大田合資快遞業務;UPS以1 億美元的代價同中外運協議分手,都引起過激烈的討論。而最近的一次中外物流企業的“聯姻”,卻溫和而平靜。
12月3日,由河南省豫鑫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鄭州新和華科貿有限公司與日本第三方物流領軍者日立物流合資成立的河南新鑫日立物流有限公司合資項目簽約儀式在鄭州舉行。其中持股51%的日立物流,是日立集團旗下一家從事第三方物流的專業化公司,列居日本物流行業10強。而持股29%的河南豫鑫物流,則是中國物流百強企業。
細看起來各方都不是等閑之輩,然而這次“聯姻”在業內之所以顯得平靜。首先,這也許與他們很早就公開“婚訊”有關,今年7月,豫鑫物流董事長許壽義就透露了這一消息;其次,“婚禮”舉行的地點——中西部,并不處在中國物流市場的活躍板塊;再則,新公司戰略定位從事高端物流業務,經營陸路倉儲運輸和中西部進出口貿易物流服務。這并不會讓當地普遍處于中低端服務水平的本土物流企業感到壓力。
有關專家認為,各方合作的意圖很明顯:對于豫鑫物流來說,重在學習以及轉型高端。而日立物流的目的,則是布局物流市場尚未成熟的九省通衢河南,在高端物流競爭中搶占一席之地。此前,日立物流已經在華北、華東和華南開始布局,但是中西部尚屬空白。嵌入河南,則意味著搶占了中西部的有利位置。溫和“聯姻”的背后,顯露出了外資物流企業不小的野心。
中西部吸引力
其實,在我國發展西部戰略之后,很多國外物流企業都躍躍欲試。
早在2006年12月,中外運敦豪就在西藏成立分公司,中外運敦豪成為首家把快遞網絡鋪設到世界屋脊的國際快遞公司。今年4月9日,敦豪(DHL)集團旗下的貨運部門——DHL全球貨運物流宣布,三家分公司正式成立,其中兩家位于長沙和合肥。DHL全球貨運物流中國區總經理黃國哲表示,分公司的成立擴展了公司在中國地區的網絡,也順應了中國制造業逐步從東部沿海地區轉到中部、北部以及西部地區的潮流。
而另一個國際快遞巨頭TNT在內地市場的開拓上也十分積極。對此TNT大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邁克·德瑞克介紹說:“目前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心集中在東南沿海,但是總體趨勢是逐步向內陸推進。”
在中國當前進行產業結構升級,和東部發達地區制造業等進行梯度轉移過程中,急需現代物流企業的先行鋪路。而當前國家發展中西部戰略的不斷深化,讓一些先知先覺的外資企業紛紛搶先攻市。
北京物資學院物流學院院長鄔躍認為,正是有市場需要,外資物流企業才會把目光吸引到中西部,“這應該是一種市場跟進行為。外資物流、快遞企業不是單一地出現在中國中西部市場,而是與跨國制造、零售企業一起進入的。”
近些年,隨著東部沿海地區物流成本的上升、土地供應的稀缺、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一些國際企業已先期選擇進入中西部。比如,美國康明斯公司將分銷服務中心和東亞研發中心落戶湖北武漢后,又在武漢建成在北美以外的第一個燃油系統生產基地。在湖南長沙,德國博世集團投資430萬歐元的現代化物流中心,已于今年2月破土動工。在安徽合肥,世界500強企業、國際貿易和零售業巨頭德國麥德龍,與合肥市政府簽訂了建立農副產品全球生產基地的框架性協議。安徽將成為麥德龍未來農副產品生產及采購基地。
以前運輸網絡不暢,導致物流成本偏高是阻礙中西部物流發展的瓶頸,而現在情況正在逐步改善。尤其已建成的中國高速公路網,將極大地促進公路運輸的發展。
TNT的邁克·德瑞克介紹說:“在中國今后的發展中,將有大批量的現代城市會在中西部內陸地區出現,物資的流動主要通過空運、鐵路以及陸運來展開。但是空運價格昂貴,鐵路運輸相對來說靈活性較差,因此陸路運輸將會在這個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他認為,中西部的發展對于在公路運輸方面擁有強大實力的TNT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雖然中西部對外資物流有著一定的吸引力,但各地區的魅力指數卻不盡相同。鄔躍認為,應將“中部”和“西部”分開看。“總的來說,中部地區無論是物流網絡、人力資本、投資環境方面對于外資企業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但以能源輸出為主的西部還相對薄弱,不過西部的優惠政策,對外資制造、外資物流企業來說倒有不小的誘惑。”。
西進會成熱潮?
今年11月24日,全球最大的工業及物流基礎設施提供商和服務商普洛斯與重慶佰富實業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擬在渝北兩路工業園建立物流園區,總投資約6億元、占地130畝。這也從側面反應出重慶對現代物流需求的巨大。鄔躍認為,除了重慶以外,位于中西部的成都、西安、武漢以及湖南省的一些城市近年來物流發展都很迅猛。
那么外資物流西進,是否會成為一種潮流呢?
“‘潮流說’還為時過早,”德利得物流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惲綿對本報記者說,“物流企業一般是哪里有市場,哪里有客戶,就會到哪里發展,同時建設相應的網絡。日立物流到中西部發展一定是在那里有他們的客戶,而并不是冒然進入的。每家企業的情況都不一樣,這要看他們自己的策略。”
在鄔躍看來,在開拓新市場方面,歐美與日資物流企業的反應也不大一樣。“歐美物流企業往往顯得有些被動,是跟著其本國的制造企業在動,而大部分日資物流企業則主動些,因為日本物流業受本國經濟低迷的影響,市場規模出現縮小態勢。日本物流企業希望借助中國物流業的發展活力擺脫經營困境。”
外資物流的中西部布局,會對本地的物流企業帶來沖擊嗎?
鄔躍的判斷是短期內還不會。他認為,現在的中國物流市場存在著內資外資“雙重網絡”,內外資物流企業從事不同領域的業務,在各自的領域參與競爭。外資物流企業主要為外資貨主企業服務,主要關注與進出口業務及內地加工制造相關的物流活動,而內資物流企業主要服務對象則是國內企業為主。
“真正能夠介入企業的全面供應鏈管理,尤其是生產物流管理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在中國還是鳳毛麟角。”鄔躍擔心的是,隨著中西部經濟不斷發展,外資物流的不斷深入,本地物流企業又沒有及時進行升級,他們原有的內地客戶也會轉頭外資物流的懷抱。
外資物流企業在這方面并不是沒有企圖。明年2月才正式開展業務的河南新鑫日立物流有限公司,早在成立之時就提出了這樣的目標:公司不僅以包括日立集團在內的日資企業為服務對象,還將努力擴大中國企業的第三方物流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