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倉儲與配送

民營倉儲或納入國家儲備體系 民營油企闖關

2008-12-23 13:5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民營油企7700億資產借機闖關   “希望能將民營企業近2.3億噸的倉儲資產納入國家石油儲備體系。這將為國家節省上千億元的投資,同時也能盤活我們閑置的油庫資產。”中商聯石油流通委員會會長趙友山向記者透露,“協會已將相關建議上報給國務院辦公廳、發改委和商務部等部門,預計有望于近期獲得答復。”
  12月19日,WTI原油期貨1月合約收于33.87美元/桶。 
  12月22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告訴記者,“從現在的國際原油價格水平來看,買進(原油)是不錯的(時機),但具體操作也要考慮目前原油儲備的容量情況。” 
  這讓處在破產邊緣的民營油商們看到了轉機,他們期盼能從中分一杯羹。 
  原油儲備良機 
  在向國務院相關部門遞交的《關于加大進口石油 建立國家能源戰略儲備機制的建議報告》中,中商聯石油委表示,“建立我國的石油戰略儲備機制,除了中石油、中石化等國有大型石油集團以外,還應該充分發揮民營石油企業的進口和儲備能力。” 
  當下儼然是進行石油儲備的良機。 
  一位專家向記者透露,國家能源局剛剛開完“國際石油價格高級專家研討會”,國際能源署、普氏集團、BP石油公司等高級專家,對明年石油市場供求走勢和價格進行了分析預測。 
  “會議得出的結論是:在世界范圍內,石油將繼續保持其在所有燃料中的主導地位,但是能源投資以及供應的前景具有不確定性。石油價格還將具有不穩定性,但廉價石油時代已經結束。”上述專家說。“目前的經濟衰退正在抑制石油需求,但石油市場在中期將面臨供應緊張以及價格反彈的風險。” 
  中投證券分析師芮定坤認為,從全球范圍看,平均的開采成本在20美元以上,加上稅金,超過30美元,因此油價保持在40美元左右將是不影響供給的底線。如果油價長期低于40美元,將會影響OPEC國家和其他國家石油開采的資本投入,油價未來有大幅上漲的風險。 
  《報告》也指出,經濟危機結束三年之后,國際原油價格很可能會漲到160到180美元一桶的新高點。 
  對此,中商聯石油委認為,“如果到了那個時候我國再從國外進口石油,必定會造成大量的資金浪費。因此,我國應該抓住這次難得的國際油價低迷的大好時機,盡快建立我國的國家戰略能源儲備機制,趁國際油價處在低位的時機,大規模進口原油,儲備起來,這樣既可以為國家節約大量資金,也可以在國際油價重新回到高點之時起到平抑國內市場成品油價格的作用。” 
  事實上,國家石油儲備基地早已在建設過程中。 
  按照已公布的石油儲備資料,中國戰略石油儲備量目前在200萬噸至300萬噸之間。根據規劃,這一數字在2010年前將增至1200萬噸,相當于1個月的進口量;2020年,將增至相當于3個月進口量的水平,達到國際能源署的建議標準。 
  對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營油商向記者表示,在油價重回高位之前,國家可以利用現有的民營倉儲資產加快進行原油儲備,節省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現在很多地區都在申報原油儲備基地,即使不考慮(新建油庫)需要的建設周期,但這是否有重復建設的嫌疑?” 
  清華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管清友認為,國家石油儲備體系應當是包括國家、地方等在內的多層次、多元化儲備體系,民營石油儲備能力可以作為這一體系的補充力量。
  或可盤活7700億資產 
  對于民營油商而言,爭取進入國家石油儲備體系已是當務之急。 
  目前,大多數民營批發企業已處在破產的邊緣,成品油下調與否和他們已無關系,因為“大部分油庫在很長時間里一滴油都沒有。” 
  據中商聯石油委統計,我國的民營石油批發企業有663家,總儲量約為2.3億噸,總投資為7700億元。但據2008年的初步調查,全國石油民營批發企業已經關門、倒閉了2/3。 
  “現在我國民營石油企業2.3億噸的總儲油量中,能夠得到充分利用的庫存容量僅為幾十萬噸,不到總量的百分之一,剩余的庫存容量都被閑置了,而且每年的維護、管理也需要高昂的費用。”趙友山說。“再不利用的話,這些油庫就要變成廢鐵了。” 
  對此,管清友認為,如果2.3億噸總儲量的數據精確無誤,民營石油較強的儲備能力可堪利用。 
  《報告》也指出,如果充分調動起來這些資源,藏油于民間,那么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復建設造成的浪費;另一方面這些石油儲量可以供應我國將近一年的石油消耗,一旦國際形勢有變,這些石油就可以在保證國家能源安全方面發揮重大作用。 
  根據管清友的估算,發改委發布的第二階段的投資儲備量2680萬立方米石油相當于2358萬噸石油(1立方米石油等于0.88~0.92噸石油)。 
  而按照趙友山提供的數據,一座20萬噸的油庫造價超過2億元,這意味著如果國家將二期計劃石油儲備量全部交由民營油商來完成,在時間成本之外還可以節省超過236億元的資本支出。 
  “(民營油庫進入國家石油儲備體系)還可以解決大量就業問題,維護社會穩定。同時,民企在獲得穩定的收入后,也可以還清銀行的欠款。”趙友山補充說。 
  關于具體的操作思路,中商聯石油委指出,“可以由國家出面,租用民營石油企業的油庫儲存石油。” 
  但管清友認為,民營倉儲資產若被納入國家石油儲備體系,油庫分散的現狀勢必將給國家帶來管理上的難題。從資源管理和儲備安全的角度考慮,未來國有儲備油庫仍將是石油儲備體系的主體,但民營油庫有望獲得部分儲備份額。 
  對此,趙友山表示,國家可以將民營石油企業的石油進口與儲存納入到國家統一規范管理之中,建立完善的監管運行機制,“石油流通委員會愿配合政府相關部門做好對民營石油企業的監督、管理與檢查工作。”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