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家電業三管齊下應對危機
2008-12-22 14:4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面對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家電企業并沒有因為困難裹足不前,而是積極尋找機遇擴大市場,樹立品牌,有的還在增資擴產,在想盡辦法渡過難關的同時,也為將來做著打算。
擴大市場
在銷售增量下滑的時候,想方設法擴大市場是唯一的出路。對于家電企業來說,下鄉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機遇。與此同時,在已經被深耕細作多年的城市市場,企業則是加大新品推出力度,挖掘、刺激新的購買力。
無論本土品牌還是外資品牌,對于家電下鄉都所抱著極大的熱情和希望,那是一片尚待開發的市場,為此,企業紛紛專門設計產品、制定銷售策略,有的索性設立專門開拓農村市場的子品牌。本土企業從家電下鄉試點開始就已經投入全力,外資品牌如今也是積極行動。西門子家電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蓋爾克介紹說,此次家電下鄉,品牌上,他們啟用了康西達這個專門針對農村市場的品牌,產品方面,也準備了專門的型號,同時還為經銷商做了一整套的營銷方案并建立售后網點。夏普方面,也在武漢成立了分公司,下轄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四省業務,還將進一步在地級市設立辦事處,而三星、索尼等也已在武漢成立辦事處。
在城市市場,企業則致力于推出新品刺激消費。比如微波爐行業,今年以來,在格蘭仕、美的等企業的帶動下進入了新一輪的換代潮,微波爐已經發展成蒸、烤、燒、煮、炸、煎樣樣都行的全能型產品。在蘇寧北京灣子店,一位微波爐促銷員告訴記者:“今年我們的銷售業績并沒有下滑,而且比較起來,還是新品、功能全的產品好賣。”另外,國家信息中心資源開發部市場處處長蔡瑩分析指出,從冰箱的銷售情況來看,由于中高端新品推出速度較快,環保、生態、節能等消費理念逐步為城市消費者所接受,在重點城市市場,中高端冰箱的銷售比例呈增大趨勢。
塑造品牌
品牌價值是一種軟利潤,在困難面前,企業的銷售利潤有可能降低,但是一個明智的企業在此時絕對不會讓其軟利潤貶損,而是盡可能地提高。雖然樹立品牌不是立竿見影的事,但對于有遠見的企業來說,品牌就是企業的生命力。正因為如此,面對危機,家電企業多是選擇了主動出擊,不斷加大塑造品牌的力度。
為樹品牌,企業不惜重金投入。在日前結束的中央電視臺廣告招標活動中,家電企業紛紛搶占央視黃金廣告時間段,美的、格力、海爾、步步高、海信等繼續保持大額中標幅度,九陽等小家電品牌表現依然搶眼,中標額近1億元。
在利潤有可能減少的時候,家電企業也沒有忽略慈善活動,因為做慈善活動無疑也是塑造品牌的好方法。西門子邀請四川災區教師到北京接受培訓。蓋爾克表示:“與其他品牌一樣,西門子家電經歷過數次大大小小的困難與危機,包括上個世紀的經濟大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付出一定有收獲,但不要指望立竿見影,只有對未來充滿希望,給別人帶來溫暖,品牌才可能歷久彌新。”
國家信息中心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也認為,針對這次金融危機,企業練好內功是唯一可做的、最切實的行動。因為只有優秀企業才能有很強的御風險、抗壓力能力。企業練好內功,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把產品做好,把企業管好,把品牌樹立好,把營銷做好,要一步一個腳印。
提高產能
金融危機暴發,很多企業不得不放慢擴張的步伐,或收緊市場戰線,或轉移部分訂單,以此規避風險。但仍有些家電企業并沒有因為困難而停止擴大產能的腳步。
專家指出,對于資金充裕的企業來說,在困難的時候,擴張是最劃算的。首先擴張成本相對較低,其次,經濟是波峰波谷式發展的,在波谷時增資擴產,當波峰出現時就能有更好的收益。
創維集團選擇了快速擴張。創維副總裁楊東文介紹說,通過資本運作,創維與LGD公司合作進入液晶模組項目,向平板產業上游拓展。同時,以深圳為中心,在廣州、內蒙古等地投資建設新的彩電生產基地,擴大規模,夯實根基;又在成都、南京和江西宜春等城市設立物流基地,減少物流成本,提供個性化服務,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西門子也選擇了擴大產能,在南京追加1.6億美元的投資,新建一個滾筒洗衣機廠和一個電熱水器廠。工廠投產后,洗衣機產能和熱水器產能均將增加一倍。
除以上兩家之外,還有不少企業都在悄悄增資擴產。專家們認為,家電企業之所以要在最困難的時候選擇擴大產能,說明企業對市場前景有信心,對自己的實力有信心,更說明企業的經營已經走向成熟。
●專家觀點
商團模式:救市新構想
在這場波及全球的經濟危機中,中國家電企業的日子正變得日漸艱難。外有全球經濟危機之憂,內有庫存高危、銷售全面下降之患,中國家電業似乎又一次站到了選擇的十字路口上。為盡可能地緩解產品庫存壓力,包括格力、美的、志高在內的各大家電企業及全國連鎖賣場紛紛聯手展開新一輪銷售攻勢,或促銷、或降價,以期順利“過冬”并為迎接明年可能更殘酷的市場形勢做準備。
經濟危機給企業帶來了非常大的考驗,但同時也可以刺激產業進行結構性調整,而且家電業也到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時候。從長遠發展來看,企業的調整之策應當是轉變經營模式、贏利模式,即如何向更高一級的商團模式階段運作。
在今年5月31日的廣東省家電行業高峰研討會上,格力、美的、志高等空調企業發布“和諧競爭、追求共贏”的思路進行抱團自救,可以看做是商團模式在中國家電行業的一個萌芽。
我們這里所講的商團模式要與傳統意義的帶有明顯區域文化色彩的粵商、浙商、蘇商等模式嚴格區別開來。這種商團模式的性質類似于日本聯合企業組織形式,就是各個企業為了同一個發展目標,跨地區、跨行業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大型的企業集團。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防止企業之間因競爭而自相殘殺,或者盲目投資造成開工效率低或產能過剩,抵御風險的能力大為加強。在同一個聯合企業里,不是簡單的1+1=2,而是組合市場中的優質資源,抱團打天下,在無數個產品線和市場中進行高效率的市場指揮作戰與協同作戰,最終實現中國企業的全球化快速擴張。 (李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