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請閉眼……
2008-12-22 13:1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金融風暴對各行各業影響甚大,一些公司選擇裁員的方式來降低成本。當公司舉起裁員大刀時,有人怒火中燒,有人黯然退場,有人積極面對,有人內心惶惶……
員工篇:裁員眾生相,你是哪一種?
Jerry:憑什么裁了我
那天一起床,我的左眼皮就不停地跳動,常言道“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心里正樂呵著是不是今天有啥意外之財會落在自己的身上,誰知到了公司才發現降臨在身上的卻是一場飛來橫禍。
“金融危機已經直接影響到我們公司今年的績效,出于節約成本的考慮,公司決定裁員。感謝你為公司做出的努力,我們也……”當聽到裁員兩字從人力資源部同事嘴巴里冒出來的時候,我已經猜到了結果是什么,至于后面那些表示惋惜以及希望今后再合作之類的圓場之詞,我的耳朵早已自動將它們過濾了,因為壓根就沒有任何意義。
憑心而論,我的工作業績并不差,在公司工作4年多了,好歹也算是部門里的老資格。就算沒有功勞,那也有苦勞;即使沒有苦勞,也還是有疲勞的,難道過去幾年為這個公司的勞心勞力就都白費了嗎?再說了,比起這個部門里的所有人,有誰能比我更需要這份工作呢?結了婚,買了房,生了孩子,還有四位老人,作為這個家庭的頂梁柱,突然在此時倒塌了,我該怎么向家人交代?
所有的郁悶糾結在這一刻盡數沖上了腦門,匆匆整理了一些東西,我就悄悄離開了,身后被我重重甩上的公司大門,是我對這個公司深深怨念的集結,如今能做的也只有這個了。走在12月寒冷的馬路上,看見商家依舊在忙碌著圣誕節的裝飾,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拿出手機,撥通了她的電話,“喂,老婆。今天我被裁了……”
JJYY:下一個會是誰?
最近公司業務下滑得厲害,雖然沒有高調公示會進行多少人的裁員,但裁員早晚是要被提上議程默默執行的。
直到部門里的jerry被“驅逐”,我真正嗅到了天將崩塌、死神將至的氣味。那簡直是頓時從四周溢出的氣味。說起jerry,他于我早半年進公司,平時為人雖有些浮夸,但真當用時還算得上盡心盡力,這幾年也為team干過不少實事。“這只是一個開始。”jerry“彌留”之際撂出的這句仿佛恐怖片未完待續的暗示與鋪墊,讓旁人膽戰心驚到不行。
我們這個公司的非核心、平日唧唧歪歪、還老愛提需求的部門,裁員這把刀一定是會從我們這邊找突破口的。望著墻壁上的團隊照片,jerry的頭像已成灰色。我來不及為戰友祈福,心思全然已在為“誰會是下一個”而絞盡腦汁。Jerry的離職原因,我不得而知,但詳實地將這些年來的工作在腦中復盤,我確定,jerry若要走上斷頭臺,我起碼也要發配邊疆方可平民憤。“這只是一個開始。”話音未落,是不是還應該來個猛回頭的鏡頭,對我怒目相對:“下一個就是你!”
然而,下一個居然是老王!
怎么會是老王?一個工作態度端正,默默為公司奉獻了N年的老員工?怎么那么快就輪到了老王?老王的“死”比殺人游戲都來得不靠譜。“要知道裁員總是難免的,你又何苦一往情深……”,得知被裁后的老王并沒有憋出“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豪情之語,甚至連假飾的沖動也不再有了,頗有點如釋重負的意味。
“過了年,部門里還會再裁掉2名”,老王平心靜氣地透露給我們。
果然只是一個開始。下一批會是誰?我腦筋飛快地將部門的成員瀏覽一遍又一遍。這種被動的感覺,好似自己是被點了穴位的商販任由仇人挑釁宰割。鋒利的劍口,不斷在我身邊揮舞,呼呼作響的劍氣令我恐怖。倘若對手終將會刺向我的心臟,我或許還能模仿一下看穿塵世的老王的樣子,但懸而未決的折磨,讓我這個還沒被判刑的人,魂不守舍,還遠非恐怖到麻木的境地。
于是,我開始神經質地養成了看公司財務報告的習慣,斟酌在茶水間聽到的一切八卦字句。甚至我時常絲毫不避諱地與我的女主管對視,想從她的眼中獲得一些可以依作判斷的訊息。壓力過大的日子讓我噩夢繞身。一日夢見我來到一個交叉路口,路牌上一路指向天國,一路是指向留下,天國的路寬敞平整,而通往留下的路泥濘不堪,雜草叢生。我當然是要留下的,毅然走向了泥濘小道。忽然,一只大手從天而降,掰動了道路的指示牌,通往留下的小道頓時變成了人間煉獄。“要知道裁員總是難免的,你又何苦一往情深……”這只手的主人念叨著。
其實,下一個是你或不是你,雖然結果有著天壤之別,但在此刻,我只想脫離這抑郁的環境,呼吸一口正常的空氣。在努力工作與頹廢混日子兩者間的掙扎導致我心力憔悴,我要盡快停止這樣的“斗爭”,過上單純、嶄新的工作時光。要死要活,悉聽尊便。我在心中大聲的呼喊。下一個是誰?愛誰誰!
老王:裁員是種動力
從老板辦公室到我的辦公桌,短短1分鐘的路程,我卻走了30分鐘,原因就是手中的裁員通知。當得知這一消息,同事們比我更無法接受,我是迄今為止工作年限最久、業績最突出的被裁員工,于是我便接受了30分鐘的驚訝、惋惜和同情。當然還少不了旁敲側擊,指望能從我這打探到還有多少人會被裁,下一個被裁的是誰。
4年了,一下子說要離開,心里活動總是錯綜復雜的。無論我有過怎樣的貢獻,老板畢竟不是慈善家,生逢如此糟糕的大環境,他也是該出手時就出手。對此,我也不會有太多怨言。拿上我該得的,為自己今后做個打算。記得李開復教育他的員工:“要把裁員當成一種動力。”雖然這句話在很多人聽來非常欠抽,但《馬列主義》得滿分的我明白,該用辯證的眼光看世界。被裁是挫折而不是懲罰,五雷轟頂、一蹶不振、喪失信心,這些都沒有必要。
讓我慶幸的是,好在我平時一直都很注意自己的工作安排,時不時更新一下自己的簡歷,關注自己在市場上值多少價。對于業內的最新行情和技術,我也是盡在掌握。所以,這次裁員對我來說,更是一次改變自己職場狀態的好機會。對于那些在公司干久了開始混日子的員工來說,裁員會讓他們措手不及,這時候再開始關注自己的職場,已經有點亡羊補牢了。對于我這種預見性的“自救”措施,我還是挺得意的。當然,一個人反復遭遇裁員,是挺傷自尊的。有了這次的被裁經歷,在選擇下一個東家的時候,我會好好考察,而且要選擇核心部門,因為一旦危機來臨,核心部門相對來說還是安全地帶。
我知道,我的被裁,會給留下的同胞們帶來更多的忐忑不安。如今大家都過著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稍有風吹草動,難免草木皆兵。與其終日惶惶不安,不如趕緊開始“自救”。希望下一個被裁的人也能像我這樣坦然地說:“裁員是種動力。”
Ann:我必須得離開
看著老王、 Jerry相繼被“審判”,心里特不是滋味,猜誰我都沒想著會是他們!過了年還會有兩個,甚至更多人被裁,我有一種莫明的恐慌,經歷過的人說我得了焦慮癥。
幾個晚上我輾轉難眠,思尋著自己的未來。最大的爭議就是跳出去后是否能有個滿意的著陸點,自己實力不弱,可是現在到哪都是“精簡人數、控制成本”,相比“實力”就顯得渺小的許多。問了周圍的朋友,不是在自保無心顧及他人,就是推薦的工作還不如現在的好,真不知這六年自己都干了些什么。
又是半夜兩點醒了一次就再也睡不著了,睜大眼看著月亮,突然覺得肚子有些餓。走到冰箱前,拉開冰箱門的那一瞬間我猛然想起老王走的那天百味情感交織的眼神;周圍不斷傳來的消極信息;同事間交頭接耳好似密謀著叛變;部門主管躲躲閃閃的神情;公司一副不裁你裁誰的姿態,像巨浪一樣要把我吞噬,我的呼吸一下子變的急促了……我決定辭職!
今天,雖然我手上的辭職信還在擬,雖然我還沒有找到能讓我舒心的下家,雖然我還沒有規劃好未來三年的具體計劃,但我已決心遠離這個讓我頭暈反胃心慌的地方。
Fez:維護公司品牌,相當于維護自己
Jerry走了,至少還在意料之中,老王走了,大家都有點接受不了。JJYY每天都在心驚膽戰,不再激情奮勇地反駁主管的見解,猛將少了激情等于工作時折了羽翼。Ann雖然什么都不說,每天埋頭在電腦前,但我知道她的心里很不好受,Ann剛進公司時是老王手把手輔導的,老王這一走,我想Ann也不會長留了。曾幾何時,我們這個團隊人才濟濟,關系融洽,工作時敢想敢說敢做,玩樂時唱的跳的跑的,現在……辛苦建設起來的團隊沒有了,我想主管心很傷,隊員心很冷,公司心很硬。
可商業社會根據商業規則來運作,我們這個部門不直接產生利潤,裁員的時候自然首當其沖。而且環顧四周這大環境,不是我們一個公司不好,整個行業都受到很大的沖擊和影響。我打聽過了,做我們這行的,要不裁員,要不壓根兒不招聘,要跳槽也不該選現在。
我雖然不是公司的開國元老,但我是在公司快速成長期的時候加入的,公司的領導層構架我并不陌生,他們仍在堅持,并沒有高層領導撤退,這給我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公司還是想發展的,而且我們公司在業內名頭不小,熬過這陣相信仍有盼頭。我也很熟悉我們主管的領導風格,相信她的辦事效率,和同事們也培養出了非凡的默契,這些東西都是薪資福利里面看不到的,但卻是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不會隨隨便便就為了錢把自己投入一個不舒服的環境里去。而且我們部門的工作也一直備受好評,這里頭,不但靠公司品牌,也和我們自己的努力分不開。現在正是開源節流,向更高效率沖刺的時候。團隊會重新整合,聽說我們也有新的任務接手,我會積極要求給予更多的工作安排,我想這給我的位置和空間反而比以前更寬闊了。
所以,我決定留下,維護公司品牌,相當于維護自己的職業生涯。
主管篇:倒塌容易 重建難
主管Carmen:裁員后,重拾個人與團隊的信心
有一句話叫“兔死狐悲”,還有句話叫“觸景生情”,我想當下部門中的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心態。先后走了兩位員工,往日輕松的氣氛變得凝重起來,下屬們也有意無意地找我聊天,察言觀色,想要從我的口中探聽出更多的“絕秘”消息。我知道,接下來會有很多事要做。
第一步,與被裁者談談
他們走的當天晚上我與他們單獨聊了一下。無論如何,被裁對個人而言打擊很大,幫助離開者減少心理負擔是作為前任主管應盡的最后一項義務。可能的話,就當事人的職業發展做一些建議,鼓勵當事人看到自己的優點,同時也有針對性地提出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免將來重蹈覆轍。當然危機下的裁員,企業不得已的情況居多,如果企業文化中有“回頭草”員工的優惠政策,那么告訴當事人,將來有轉機,他們將是第一被考慮的人選。俗話說,世界很小,變化很大,彼此留有余地,彼此也留下了機會。
第二步,清理現場
兩位員工走后的第二天,我讓清潔工整理了他們的桌面,把原本擠在我邊上的打印機和掃描機搬了過去,另外還用部門的團隊費用添加了衣架(冬天了,大家的外套都比較厚重)。把空著的另一個桌面上放了茶包、咖啡還有一次性杯子。本還躺在角落里的綠蘿也被重新修整了下,為這個桌子添加了一點生氣。
目的很明顯,過去的只能是過去,與其讓留下的人看到空留著的座位心有余悸,不如改造一下現場,讓人找不到原先的痕跡。
第三步,坦誠溝通,樹立信心
裁員,既是一個企業在危機時采取的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法,也是企業的無奈之舉。所以對于留下的員工而言,我需要他們能走出裁員的陰影,重拾信心。在企業中,信任是最有價值同時也是最易于消失的資產。于是坦誠溝通必不可少,告訴留下的員工,企業裁員的目的是什么,為什么會有人走,哪類人被留下來,企業對于大家的期望是什么。一個有戰斗力的團隊必須是心系一體的團隊,萬眾一心,金石為開。
第四步,重新設立目標
創造一個可以令人興奮的新目標,是讓員工重新進入角色的好方法。裁員后,人數減少但工作量并沒有減少,重新調整其他人的工作內容是必然。 即使任務工作與之前完全相同,也需要再次清楚地設立目標,消除員工心中的不確定感。當然在目標確定后,分階段考核,一定的獎勵都是幫助完成目標的必要手段。目標一致,方能一起使力,獲得1+1>2的效果。
第五步,職業規劃與培訓
“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消除“幸存者”危機感的關鍵點就是幫助他們掌握更多的職業技能,以應對明天的挑戰。同時,根據現在的企業發展狀況,了解留下來的員工對于未來的職業期望,從而幫助個人制定出“雙贏”的職業發展路線,這將為整個團隊重拾凝聚力打下基礎。
HR篇:最難做的中間人
HR Rebecca:裁員,其實我們也很難
裁員是件很傷感情的事情,也是一件員工和我們都不想面臨的事情,但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更有義務把這項工作做好。通過必要的裁員,要切實達到降低人工成本,激活企業活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否則,裁員就是雙輸。
我希望大家不要妖魔化裁員,我們力求能抱團共度危機盡量不裁員,可當公司在8月份就開始通知各地區負責招聘的同事今年不再增員時,我就知道公司今年的狀況不好過,而9月份金融危機爆發時,我已經很清楚年底裁員是逃不過了,說服老板不裁員根本就是吃力不討好的危險行為,硬撐著這么一個龐大的機構開支對企業的運營也不會帶來好處,所以之前我已經跟幾個“重點部門”的主管打過招呼,讓他們做好裁員的準備,考察手下的員工,對于那些“看走眼”、工作態度不積極,工作能力一般渾水摸魚的,以及本就有出走打算的,心中有個底。同時,我跟老板談了好幾次,我們一定要合情合理地裁員,我一直很驕傲于我們公司的人才素質,看那些員工流失出去心里并不好受,而且這也給了對手公司以及一些虎視眈眈的后起公司可乘之機,我們一定要留好后手,不能做絕了,給公司、部門和自己抹黑。
從優化裁員成本的控制上來看,排除那些2/8原則中的關鍵核心員工,合同到期自然終止的先考慮,依法解除的其次,違法解除的放最后。在裁員操作執行的時候,要做到:1.快速堅決,因為裁員工作做得再細致,再人性化,也會有不可預料的情形出現,會有人悔改,會有人大吵大鬧,而且這種情緒波動和不良影響還會擴散到其他員工的身上;2. 切入正題,溝通要柔和,要學會傾聽員工,但要直接切入正題,盡量描述事實而非攻擊員工性格詆毀其能力,強調結果不可更改,要掌控時間,保持耐性和克制;3. 合情合理,給予合情合理的補償金,確保員工協商過程及最終結果的書面確認等。
裁員的重心在于那些被裁的員工,但裁員中不可忽視的,是要配合主管盡力安撫那些焦慮的“劫后余生”的員工,他們還需要留下來工作。
作為企業的HR,有時候,我們真的很希望公司與員工之間有一個良好的互通平臺,真的達到企業發展員工進步的雙贏局面,但有時候,很是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