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天心區“四個三”工程強力拉動經濟發展

2008-12-2 14:4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越是在發展困難的情況下,越是要堅定信心。”天心區委書記夏建平在日前召開的區委常委(擴大)會議表示。面對全球經濟衰退等不利因素,天心區緊緊圍繞“創業興發展,三年新跨越”的戰略目標和“攻堅創業年”的發展主題,大力推進“四個三”工程:破解“三大難題”、培植“三大支柱”、突出“三大板塊”、創新“三項制度”。前三季度,該區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3億元,1至10月,完成地方財政收入約12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4億元,分別增長15.8%、26.1%和32.1%。     破解“三大難題”,搶抓發展先機
    產業發展、籌資融資、拆遷安置是制約區域經濟發展的三大瓶頸,天心區發展也遭遇了同樣的問題。
    天心區委區政府將目光投向了招商引資。根據長株潭核心區建設和“兩型社會”建設要求,該區嚴格實行項目準入制度,著力引進好項目、大項目,今年先后引進了北京華遠、深圳天虹、香港九龍倉等一批戰略投資者和五田醫藥、中華環保博覽園、湘江天幕等一批大項目。該區1至10月到位內資29.53億元,同比增長11.6%,直接利用外資2.55億元,同比增長10.52%,區域經濟實力不斷提升。
    如何破解融資難題?天心區不僅積極爭取上級支持,而且廣泛加大銀信合作,吸引民間資本投資,固定資產投資連續幾年保持了35%以上的增長速度。市重點工程南湖片區通過出讓土地、合作開發、債券融資等市場化籌資新舉措,籌集資金30億元,加快了土地整理進度,為加速推進湘江沿線開發建設創造了條件。
    針對拆遷難的問題,天心區實行干部包干負責制和有差別的考核獎懲制度。區委書記、區長分別負責南湖片區和“兩路一基地”兩個項目,每周一調度,確保了項目拆遷的強勢推進。目前,南湖片區二期拆遷圓滿完成,三期和“兩路一基地”的拆遷工作正全力推進,預計年底全面完成拆遷。
    培植“三大支柱”,增強發展后勁
    商貿服務業是天心區的傳統優勢產業。該區堅持北部傳統商貿的升級與南部現代商業的興起“兩手齊抓”。北部,黃興南路步行商業街、解放西路酒吧街、坡子街民俗名食街等特色街市競相擴展;南部,新一佳、步步高、天虹百貨等大型賣場相繼落戶。目前,該區已有商貿流通企業近萬家,其中大型酒店賓館和餐飲企業80家、農貿市場22個。
    樓宇經濟是天心區新的經濟增長點。該區著力完善了各項獎勵扶持政策和跟蹤服務措施,重點培植了平和堂、五一新干線、新時空大廈、BOBO天下城等10棟標志性樓宇,新增入駐企業619家,實現稅收2.1億元。
    此外,該區還把壯大新興產業作為加快發展的又一推手。如做大做強太陽能光伏產業,扶持中科電48所光伏產業基地就地發展,建成了4條25兆瓦共100兆瓦電池片生產線,今年將實現產值15億元;支持發展現代物流業,建成了年交易量達100億元的一力物流園,并以此為依托,推進了雨潤物流、中信商業廣場、奧特萊斯主題購物公園等重大物流項目建設,一個輻射長株潭的現代物流中心正逐步形成。
    突出“三大板塊”,打造發展洼地
    天心區將南湖片區、工業園區和省府新區作為全區重點發展的三大板塊,打造發展洼地,以此吸引更多的戰略投資者和優勢企業入駐。
    南湖片區既是長沙最具山、水、洲、城特色的城市核心區域,又是長沙市最大的棚戶區,僅拆遷概算就達53億元。天心區克服重重困難,已投入拆遷資金30億元,完成總拆遷量的60%,整理成熟土地1500多畝,目前正加緊招商建設,一個現代化的濱江新城呼之欲出。
    工業園區是天心區推進新型工業化的主戰場。目前,該園區已引進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四十八所、天鵝泵業、長沙電機廠等大中型企業34家,1至10月份工業總產值達到40億元,實現稅收4000萬元。
    省府新區是天心區著力打造的另一強勢板塊。近年來,該區先后拉通了新姚路、黑梨路、宜春路等 13 條主干道,搭建了南北貫通、東西呼應的骨干路網。省府景觀中軸線、省府文化公園、杜鵑花公園等共同構造了強大獨特的生態魅力;省群眾藝術館、省地質博物館、省科技館和省青少年活動中心的逐步落成,打造了文化創意產業的良好平臺。獨一無二的行政、生態、交通、文化條件,不僅引來了10余個省直廳局進駐,保利、中信等地產大鱷競相開發,也吸引了國家電網、建工集團、五菱電力、鑫遠集團等企業總部落戶大城南,省府新區生機勃勃。
    創新“三項制度”,強化發展保障
    天心區委區政府深刻地認識到,加快發展靠產業,保障發展靠制度。該區創建了縣級領導聯項目、項目終身負責、調度講評三項制度,明確目標、要求和責任,促進了項目建設一系列難題的解決。在服務經濟百日大行動中,該區對摸排出來的46個重點問題,實行“一個問題、一名領導、一個責任部門、一套考核辦法”,全心全意幫助基層和企業排憂解難。區委書記夏建平多次到長沙電機、一力物流、南湖片區、天鵝工業泵等項目研究加快產業發展的硬措施;區委副書記、代區長曹立軍到中信新城、光伏產業基地、海食上、新芙蓉房產超市等項目現場解決項目建設的具體困難。
    嚴格考核獎懲,是該區鼓勵加快發展的又一力舉。每年由區財政拿出1億元獎金,獎勵年度內為區域經濟發展作出顯著貢獻的經濟實體及單位個人。目前,已兌現企業獎勵資金1116萬元。
    調度講評制度,是該區推進發展的一大特色。在服務經濟百日大行動中,該區實施“123工程”,即重點打造10條特色產業街區、引進20家過億元的產業項目、招引300家生產性企業,將每項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了具體的責任領導和責任單位,實行了專項調度和每周通報,與年底績效考核和評先評優直接掛鉤,營造了全力以赴抓經濟、集中精力抓產業的濃厚氛圍。預計年底前,該區將引進10個左右億元項目、100個左右生產經營性企業。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