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積極探索北海模式 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之路

2008-12-2 14:3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自治區黨委常委、北海市委書記 溫卡華 
    2008年10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臨廣西北部灣考察指導工作。在北海考察期間,溫總理充分肯定了北海的發展成效,明確指出“北海發展的路子走對了”。這一寓意深遠的評價為北海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指明了方向,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廣西、對北海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對北海人民的親切關懷、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 
一 
    科學發展觀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做出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戰略決策,全黨上下正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全國各地也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走切合自身實際的發展道路。
    溫總理考察北海期間,既看到了“爛尾樓”消除后煥然一新的市容市貌,也察看了從東部轉移過來的生機勃勃的高新技術產業,還領略了潔凈的沙灘海水和茂盛的紅樹林。他提綱挈領地做出了“北海發展的路子走對了”的評價,肯定了我們走的是一條科學發展的道路。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準確把握溫總理的重要講話精神。一方面,溫總理對北海發展道路和建設成就給予了充分肯定。回顧改革開放走過的路程,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對于北海走什么樣的發展道路、選擇什么樣的發展模式,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特別是周邊城市上了煉油、鋼鐵等一批大項目后,一種急于工業立市、不管污染與否先把經濟總量做大、財政做強的聲音不絕于耳,甚至有日益加強之勢。面對這樣的情形,一些干部群眾也不免產生了困惑、提出了疑問。到底北海的路子走對了嗎?實際上,長久以來,為數眾多的北海人一直就以湛藍的天空、明媚的陽光、寬闊的馬路、潔白的沙灘、干凈的海水、郁郁蔥蔥的紅樹林、持續增長的經濟指數和適宜人居的美麗家園為自豪,一直就對北海的發展充滿著自信。因此,溫總理說“北海發展的路子走對了”,無疑是從戰略高度上認同了北海人民長期探索的發展道路,是對北海在經濟發展呈現勃勃生機的同時依然保持碧海藍天的嘉許,釋疑了人們對北海發展模式的困惑,廓清了人們對北海發展道路的認識。另一方面,溫總理對北海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殷切期望。走對路子不容易,堅定不移地把路子走好更是任重道遠。事實上,溫總理在肯定北海走對路子的同時,強調“生態環境是北海的優勢和競爭力”。我們要深刻理解生態環境這個優勢的價值,要使生態環境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市場優勢和經濟優勢,充分發揮其競爭力;要準確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堅持生態立市、產業強市、開放活市、科教興市戰略,積極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大力發展以電子信息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以旅游休閑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還要抓好現代農業、裝備制造、港口物流、生物制藥、海洋開發、文化教育等產業,并且加大鐵山港開發建設力度、實現臨港工業新突破,使北海成為北部灣經濟區的重要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同時,我們要樹立強烈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以更加飽滿的創業精神和做事激情,秉承科學發展觀的要旨,積極探索北海模式,才能真正在北部灣經濟區的發展中昂起“龍頭”,在實踐科學發展現的歷史進程中樹立榜樣。
二 
    北海發展之路體現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幾乎都曾親臨北海考察指導工作。胡耀邦同志1980年10月和1986年2月兩次來北海考察并親筆為北海港題名;江澤民同志1990年11月在北海以“后起之秀,前途無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寄語勉勵北海廣大干部群眾;朱镕基同志1993年1月考察北海時則告誡我們“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進入新世紀后,2002年3月胡錦濤同志親臨北海,對北海擴大開放、加快發展寄予殷切期望;今年10月溫家寶同志來北海考察指導工作,充分肯定了北海的發展道路和建設成就,明確了北海在北部灣經濟區的地位和作用。事實上,從1984年把北海列為首批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到2008年1月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北海每前進一步都離不開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20多年來,正是這些重視與關懷給予了北海人民無比的溫暖和無窮的力量,指引、激勵和鼓舞著我們不斷探索前進。
    北海發展之路體現了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1983年10月北海恢復為地級市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同志每年都多次來北海檢查指導工作,聽取工作匯報,解決實際問題、給予有力支持。從北海城市發展方向到城市功能定位及產業選擇,從修建鐵路、機場、深水碼頭、高速公路到開展沿海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從撥出資金支持銀灘改造到積極推進中國電子集團北海產業基地、林漿紙一體化、中石化煉油異地改造等重大項目建設等等,無不反映出自治區黨委、政府對加快北海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一系列重大決策的有效實施,極大地推動了北海的發展。
    北海發展之路是歷屆領導班子和全市人民長期探索、共同奮斗的結果。事業總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任何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亦是如此。因此,秉持尊重歷史、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看待過去的一切,無論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誤的教訓,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更是推進北海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不可缺少的。應該看到,在2000年之前,北海的發展成效十分顯著,其中最令人注目并難以忘懷的表象集中在:城市規模迅速壯大,知名度驟然提高,特別是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后,北海人民抓住機遇,解放思想,筑巢引鳳,吸引了國內外的大量投資,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然而由于當時的市場行為不規范,各方面準備不充分及國家宏觀政策調整等因素的復合影響,導致了房地產“一枝獨秀”的過熱,出現了人們常說的以“爛尾樓”為特征的泡沫經濟現象,其負面影響成為北海發展的沉重包袱。如何化解遺留問題,打破經濟沉寂的堅冰?2000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堅持在發展中化解遺留問題、通過化解遺留問題促進更大的發展”和“把前人留下的事情基本做完、做好當前正在做的事情、為后人做好一些打基礎的事情”的基本發展思路,并選擇改造銀灘和北海大道作為處置停緩建工程的突破口,吹響了全面整治“爛尾樓”的進軍號。銀灘改造一期工程,實現了還灘于大海、還灘于自然、還灘于人民的目標;通過處理遺留問題,化解了空置商品房、閑置土地和歷史債務等等,消除了“泡沫經濟”的痕跡,樹立了城市新形象,使得北部灣畔這座古老而年輕的城市再度引起了世人關注,并贏得了廣泛贊譽。北海終于擺脫了困難期,度過了恢復期,進入了加快發展的新階段。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目標的要求,我們認真做好了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堅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思路。做出了構建“一帶兩灣”城市發展新格局的戰略決策,并在市第九次黨代會上明確提出把北海建設成為“綜合實力更強、開放程度更高、自然生態更美、社會環境更優、人民生活更富”的現代化濱海城市,同時,要求做到“不污染、不蠻干、不爭論、不保守”。從基本思路、發展目標、工作措施上進一步明確了北海發展之路。二是堅持大力發展產業園區。城市的發展,離不開產業和企業的支撐。我們始終堅持產業強市,先后建立起市和縣區工業園區、出口加工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大學園區和鐵山港工業區等產業園區,并確立了旅游、高新技術、海洋和現代農業四大支柱產業,以園區為平臺,抓住東部產業轉移的機遇,改善投資環境,先后引進了恒基偉業、中國電子集團、永昶集團、冠德科技等一批高科技企業;大力支持銀河科技、新未來等原有企業做大做強。這些企業構成了北海高新技術產業的核心,為建設北部灣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打造“北部灣硅谷”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依托獨特的城市區位和資源優勢,建立了大學園區,不斷優化辦學環境,積極完善交通、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先后建成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北海藝術設計職業學院、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北海職業學院等五所高等院校,圓了北海人民的大學夢,提高了城市品位,增強了城市的人才支撐和發展后勁。三是堅持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我們把保護資源、建設生態北海作為重中之重的任務,從銀灘整治到閘口紅樹林、潿洲島珊瑚、洪潮江水庫事件的處理等等,無不表明了我們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信心和決心。幾年來,我們采取有力的措施保護生態環境,對暫時未開發建設的地方切實保護起來,對已經或正在開發的地方確保不因開發建設而破壞生態環境,重點加強了對銀灘、潿洲島、斜陽島、星島湖和沙灘、海水、珍珠、紅樹林以及江河湖泊的生態環境保護,強化了項目建設的環保評估,開展了沿海岸線的綜合整治,使優良的生態環境成為北海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力。四是堅持對外開放合作。我們堅定不移地實施開放帶動戰略,積極推進北海與廣西區內城市尤其是北部灣經濟區兄弟城市,與珠三角、長三角、海南及西南地區,與東盟國家有關城市等三個層面的交流與合作。大力推進泛北合作,圓滿承辦了2008泛北論壇,著力打造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的經常性舉辦地,開辟了北海至越南下龍海上旅游航線;同時,積極推進區域合作,成功發起并承辦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442”城市峰會,進一步加強與區內外城市的合作。五是堅持建設宜居城市。我們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高標準管理城市,把最宜人居作為城市發展目標,加快新城區建設和老城區改造,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增強城市功能、增加城市要素、提高城市品位;全面實施‘城鄉清潔工程”,扎實推進綠化、美化、亮化和彩化工作,先后榮獲“中國十佳宜居城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和“最具投資潛力特色城市獎”。六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努力改善民生,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拓寬城鄉居民增收渠道,保障低收入群眾的生活,大幅度增加了干部職工工資,完善了社會保障體系,較好地解決了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就業難、行路難、用電難、看電視難、就醫難、讀書難等問題,全面改善城鄉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使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共同分享了改革發展的成果。
    北海改革開放的歷史記錄了歷屆班子和全市入民艱苦奮斗的歷程,展現了北海人的自豪與驕傲。正如毛澤東同志在其重要論著《實踐論》中指出:“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于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實踐證明,北海發展之路是一條既符合科學的發展理念又切合實際、順應民意的正確道路。
三 
    一個城市的發展,關鍵在于立足自身秉賦,走具有特色的科學發展道路。中國眾多城市在已往的發展歷程中,既有許多成功的經驗,也有不少覆水難收的教訓。城市缺乏特色,千人一面的現象并不罕見;產業趨同,同質競爭,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區域經濟發展之中。特別是近些年來,越來越頻繁地在一些地方引爆各種各樣的污染事件,諸如江河湖泊遭致工業廢水污染、灘涂養殖水質富化污染等環境問題時常觸之報端,開發與保護、經濟發展與生態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北海作為一個具有獨特資源秉賦、最宜人居的濱海城市,在新的發展背景下,不可能、也不允許走那種“先發展后保護”、“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動路子。北海的發展既要對現在負責,也要對未來負責;不僅要對北海自己負責,同時還要對“廣西的北海”、“中國的北海”、“世界的北海”負責。北海的發展必須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定不移地探索適合城市自身特質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道路,建設一個綜合實力更強、開放程度更高、自然生態更美、社會環境更優、人民生活更富的現代化濱海城市。
    第一,要更加自覺地以科學發展觀審視過去、總結經驗、規劃未來,看問題、謀發展、做比較,都要立足于發揮北海優勢、增強綜合競爭力,不要簡單模仿攀比,不要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既要注意港口的開放開發和臨海工業的建設,也要注重城市的全面發展。要落實溫總理“不但要關注經濟實力的增長,更要注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等各方面的均衡發展”、“實現更長時間、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的發展”的要求,努力做到讓北海“綜合實力更強”。
    第二,要充分發揮作為沿海開放城市和在多區域合作中的區位優勢,積極實施開放合作戰略,承辦好泛北論壇,力爭在融入泛北合作、引進利用外資、擴大對外貿易、拓展國內外合作等方面實現新突破,更好更多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展自己,成為連接多區域的國際通道、交流橋梁、合作平臺,努力做到讓北海“開放程度更高”。
    第三,要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把溫總理關于“生態環境是北海的優勢和競爭力”的指示精神落到實處,不僅要關注開發和利用自然為人類造福,而且要注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堅持“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更要碧海銀灘”,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讓廣大市民和八方游客在北海能吸到清新空氣、看到藍天白云、見到花紅樹綠、吃到生猛海鮮,并讓大家特別關心的美人魚、珍珠和沙蟲還有生存與繁衍的空間,繼續保持并不斷強化北海的生態環境優勢,給后人留下永續發展的空間和機會,努力做到讓北海“自然生態更美”。
    第四,要在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同時,高度重視社會建設,大力發展社會事業,不斷改進社會管理,完善公共服務,著力營造平安、公正、文明、方便、有序、和諧的良好環境,讓人們公平競爭、人盡其才、各得其所,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進發,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投資者干得順心得益,讓游客玩得開心安全,讓市民住得稱心如意,努力做到讓北海“社會環境更優”。
    第五,要堅持以人為本,真正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科學發展的成果體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體現在滿足人民物質文化需求上,體現在人的全面發展上。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實現城鄉和諧發展,努力做到讓北海“人民生活更富”。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讓我們以追求真理的精神與勇氣,積極探索北海模式,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之路,建設北海、發展北海、繁榮北海,沿著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的道路闊步前進!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