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保稅區民營經濟蓬勃迅猛發展
2008-12-2 14:0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寧波保稅區民營企業協會成立于1998年4月8日,協會成立之初,全區僅有私營企業430家,注冊資本5.2億元。10年間,一大批民營企業完成了產業結構調整,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截至2008年10月,保稅區民營企業達到2100家,注冊資本38.5億元,全區新注冊的企業中有90%以上是民營企業。民營經濟已經成為保稅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協會積極為企業引進人才
從2000年開始,保稅區民營企業協會積極通過各種渠道,全過程參與企業引才,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近年來,協會已組織區內670多家企業參加了大中專畢業生供需洽談會、外貿專場招聘會等各類招聘會50多場,并組織了“企業進高校”招聘活動,實現了校企供需人才的對接。據統計,通過各類招聘會,已為企業引進各類人才近萬名。
圖為保稅區“民企進高校”招聘會活動現場。通訊員 劉琴 顧穎
成就
液晶光電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液晶光電產業涉及液晶材料、驅動IC、控制IC、集成電路、光電等領域,同時也涉及液晶器、信息顯示器等產業領域,幾乎覆蓋了當今信息社會的主要電子產品。經過幾年的發展,寧波保稅區已逐步成為我市主要的液晶光電產業基地,發揮了良好的區域經濟提升帶動作用。
產業集聚優勢凸顯
從2004年12月保稅區引進第一家液晶光電企業以來,液晶光電產業不斷發展,截至目前,保稅區液晶光電企業已有近20家,投資總額超11億美元,注冊資本超5.5億美元。目前,液晶光電中下游產業鏈基本成型,光電產業的上游產業鏈也正在形成之中。據了解,上游產業主要從事偏光板、背光模具、耗材等零組件的制造;中游產業主要從事液晶模具、面板的制造;下游產業主要從事應用產品如液晶電視機、顯示器的制造。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保稅區液晶光電產業產值202億元,同比增長92.2%,利潤總額17.3億元,占全區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88.9%。以奇美電子為龍頭的液晶光電產業的集聚優勢進一步凸顯,正成為保稅區工業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
帶動各行業發展
近幾年,保稅區成功吸引了全球第四大液晶面板制造商奇美電子、全球第一大液晶顯示器制造商冠捷科技、全球第二大主機板制造商技嘉科技、全球第三大專業光盤制造商精勝科技和國內知名半導體制造商立立電子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項目落戶園區,有效帶動了配套產業在區域周邊的布局。
液晶光電產業的集聚,帶動了區內物流、貿易、商業服務等相關行業的發展。目前,區內物流企業已達18家,美國沃茨、荷蘭飛利浦、日本阿爾卑斯物流、韓國泛韓物流等一批國際知名物流企業相繼落戶,在保稅區形成了一個專業化國際采購物流企業群。
在物流行業的帶動下,商貿服務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而在保稅南區誕生的弘基廣場,為其提供了一個配套的商業廣場,商業氛圍已初步形成。
解決大量人員就業
據了解,理工監測公司上市工作正有序推進,晶元太陽能、平易軟件、邁新科技等企業也正積極爭取上市。液晶光電企業均表示要增資擴產,意向投資規模已接近10億美元。
目前,在保稅區光電產業就業的人員有近萬人,保稅區南區已成為外來務工人員的聚集地。預計奇美電子全部建成投產后,員工人數將達1.5萬人,按1∶6的帶動效應計算,僅此一家企業就能帶動相關行業近10萬人的就業。
成立專業檢測機構
目前,投資3000萬元的寧波光電產品檢測實驗室已成立,配備了1200萬元的檢測設備,主要包括EMC(電磁兼容)檢測和出口加工區企業型式試驗檢測兩類。據實驗室的負責人介紹,三年內實驗室有可能成為國際電工委CB實驗室互認體系成員,這將進一步促進保稅區液晶光電產業的升級。
通訊員 蔡國鵬 周榮 鄭晗
創業
寧波萌恒:
從貼牌生產到自創品牌
從3個人到3000人,從貼牌生產到自創品牌,寧波萌恒工貿有限公司在不斷發展中展現著自己強勁的生命力。如今,寧波萌恒工貿有限公司已完成了從單純貿易到工貿一體集團型企業的完美蛻變。
走產銷研一體之路
寧波萌恒工貿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成立之初,萌恒公司和絕大多數的外貿公司一樣:人少、規模小,沒有自己的實業工廠,沒有自己的品牌,做過貼牌生產。
為了開拓市場,公司總經理嚴光耀和他的團隊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業務上,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國外,經常在非洲一呆就是好幾個月。在當時,非洲市場還是一片沒有被開發的“處女地”,有潛力的同時也存在著較大風險,很多外貿人士不愿意去那里開發市場。這給這個年輕的創業團隊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也極大地考驗著他們的團隊智慧和勇氣。在分析了市場后,嚴光耀決定先抓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并決定走產、銷、研于一體的發展道路。
2001年,萌恒公司購買了長豐工業區2萬平方米的土地,著手建設繡花線和花邊產品的第一塊生產基地;2002年,又購入江北投資創業園C區8.3萬平方米土地,著手建設花邊、線和帶類產品的第二塊生產基地;2004年,公司遷入辦公面積達7000平方米的萌恒大廈,當年公司的年出口額達7000萬美元,被商務部列入“中國民營企業出口百強”;2005年,再次購入鎮海1.5萬平方米土地,著手建設MH第三塊生產基地。目前,萌恒現有的3塊生產基地全部投入生產,并取得了不錯的業績。為了均衡企業的發展,降低企業經營風險,2005年公司又開始開拓國內服裝輔料市場。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
2006年,公司注冊資本已達2.1億元,下屬的公司已經增加到10家,產品也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隨著攤子越來越大,各種管理上的問題開始暴露,嚴光耀毅然決定從一線轉入后方,專職于企業的管理。
“外貿公司不同于生產型企業,對于外貿公司來說,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嚴光耀說,外貿公司和物流公司如出一轍,都屬于服務型企業,它的一切工作都得依靠人來運轉。在寧波萌恒工貿有限公司,嚴光耀提出了“一定要保證萌恒員工的收入水平居于寧波同行業的中上游”、“一定要保證萌恒的員工們快樂地工作、開心地生活”的觀點。
公司的企業文化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成立了籃球協會、羽毛球協會、網球協會、足球協會,還設立了員工旅游基金、購車購房貸款基金和解決員工后顧之憂的“員工互助會”。這些舉措不僅有力地保證了員工的生活激情和工作積極性,也為企業的和諧發展鋪墊了道路。
自主創新謀發展
同樣的產品,貼上一個歐洲的商標,價格就能上漲,甚至翻倍。為了改變“貼牌”現狀,2004年,萌恒決定走自主品牌路線,并于2005年引入了VI系統,開始了MH商標和TOW BIRDS商標的推廣工作。
“目前,公司MH商標的產品在尼日利亞和加納的服裝輔料市場占有率均已達到80%,甚至更高。由于采取了品牌差異化的服務策略,客戶對MH商標的產品已經非常信賴。”談到這個,嚴光耀笑了,自主品牌讓企業嘗到了甜頭。
為了激發員工的創新積極性,萌恒公司設立了創新基金。每年年底,公司都要對給企業創造了效益的創新項目進行現金獎勵。
早在2000年,萌恒就開始走自主研發之路,成功研發了帶類中的“滾邊帶”,2006年又研發了“硬質布料”頭巾,這些都給企業帶來了良好的效益。
從公司成立至今,萌恒一直在根據市場的變化情況,推出不同的營銷辦法。從強調業務員主動“走出去”拜訪客戶,赴境外參展,到開設海外辦事處,萌恒嘗試了很多種銷售模式,也成就了萌恒服裝輔料在國內外市場從貿易到生產到終端物流的升級。
“也許我們距離國際前沿公司的水平還有一段差距,但是我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嚴光耀對公司前景信心十足。
通訊員 鄒亞倫 章孫平
創新
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有聲有色
2001年8月,保稅區企業黨委批準成立了寧波保稅區私營企業協會聯合黨支部;2003年6月,成立了私企黨總支部;2007年3月,民營企業第三聯合黨委成立……到目前為止,保稅區民營企業第三聯合黨委下轄7個聯合黨支部,11個企業獨立支部,黨員數量從1997年的43名增加到412名。目前有100多人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其中有12名員工成為入黨積極分子。
通訊員 樊為民
服務
“民企會員之家”搭起交流平臺
近年來,保稅區民營企業協會不斷創新思路,為轄區內企業搭建服務平臺,通過“網絡教育、送法上門、培訓評比”活動,培養區內企業家的法治觀念,督促企業規范經營,做好企業的代言人。
為確保會員企業及時了解政策動向,幫助企業解決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一些焦點問題,保稅區去年成立了“民企會員之家”網絡群。據統計,自網絡群開通以來,在線會員已達180家,提供網上咨詢1240余起,為企業在線解決疑難問題100余起,網上發布的各類招聘會和培訓信息50起。
保稅區民營企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協會通過網絡群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服務,得到了企業的認可,同時這種點對點的服務也提高了協會的工作效率和凝聚力。
據了解,近年來,協會已舉辦了以稅收、監管區域外匯管理、財務知識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等為主題的各類培訓26期,法定代表人培訓班37期,涉及1000余家會員企業。自2007年成立企業聯絡員制度以來,組織企業聯絡員進行法制座談及培訓4期。同時開展普法教育進社區、廠區活動,將法制宣傳教育融入企業生產和員工的日常生活之中。聯合工商等部門開展誠信企業評選活動,為誠信企業開通了“綠色通道”,引導企業樹立誠信立業理念。
近年來,保稅區民營企業協會積極深入走訪企業,并帶領區內97位企業老總赴浙江永康、深圳、廣州、哈爾濱等國內12個城市學習考察,同時還組織企業遠赴美國、南非、埃及等進行考察,學習國外公司的組織形式、經營運作模式和現代管理經驗,并了解市場現狀,為拓展國外市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