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天津濱海新區:做科學發展觀排頭兵

2008-12-2 14:0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近年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濱海新區”,無疑成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中最閃亮的一個詞。因之濱海新區,天津的形象漸漸明晰。隨著“濱海新區號航母”的啟動,天津迎來了最大的歷史機遇。    

        濱海新區位于天津東部臨海地帶,包括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三個行政區和天津港、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東疆保稅港區、濱海高新區、臨港工業區、臨港產業區、空港產業區、濱海旅游區、中新天津生態城等功能區,以及東麗區、津南區的部分區域。規劃面積2270平方公里,海岸線153公里,常住人口172萬。    

        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新區的主要經濟指標均以20%以上的年增長速度遞增。2007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364.08億元。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31億美元。世界500強企業中已有89家在新區投資了219家企業。    

        天津市委、市政府把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作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成立了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領導小組,協調研究解決新區發展的重大問題。截至2008年9月,先后召開了全市動員大會和6次領導小組會議,就濱海新區整體規劃、重大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等重大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和部署。    

        目前,濱海新區已經進入由點到面、由局部到整體的全面開發建設新階段。2008年前八個月,濱海新區實現生產總值1996億元,同比增長23%;實現工業總產值5078億元,增長3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28億元,增長40.1%;實際利用外資32億美元,增長29.7%。港口貨物吞吐量為2.41億噸,增長12.8  %;集裝箱吞吐量549萬標箱,增長19.5%。開發開放各項工作都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    

        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后,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效應初顯,與周邊省市的區域合作開始邁出實質性步伐。在服務區域經濟振興方面,新區加快建設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增強綜合功能,服務帶動作用顯著增強。天津口岸與內陸海關的區域通關業務擴大到拉薩、重慶等17個內陸海關,內地和口岸之間物流大幅提速。開通了電子口岸與物流信息平臺,在全國率先推出“無水港”監管模式,在北京、石家莊、河南、包頭、寧夏、德州等地設立了6個“無水港”。    

        作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一年多來,濱海新區已確定了6個方面工作為金融改革創新重點,包括直接融資在內的多方面改革創新已取得初步進展。    

        為充分發揮濱海新區在區域經濟振興中的作用,天津著力增強新區在開發開放中的“四個能力”,即綜合實力、創新能力、服務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實現從“濱海制造”到“濱海創造”的轉變。目前,建立了國家級和省部級工程中心33家,企業技術研發中心80家,外商投資研發中心41家,形成了多層次的科技創新體系。    

        十七大對濱海新區的發展提出了更高、更明確的要求。為此,濱海新區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放在新區的核心戰略位置,提出以自主創新項目建設為重點,以高端創新人才聚集為支撐,以科技體制改革為保障,逐步建立較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力爭走出一條具有新區特點的自主創新道路。    

        濱海新區在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和引進,構筑高層次產業結構的同時,加大科技投入,優化創新環境。濱海新區首先從建立和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入手,制定和完善鼓勵企業技術創新、科技投入、科技資源共享的政策法規。同時,加大科技投入,優化創新創業環境。    

        新區啟動建設了國家生物醫藥國際創新園、民航科技產業化基地等56個國家級和省部級重大科技項目,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已達2.2%,高新技術產值占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7%。初步形成了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光機電、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在生物芯片、膜技術、電動汽車、干細胞、納米等技術領域具備了一定的研發能力。    

        濱海新區開發開放,關系全國發展的大局。新區將按照中央的定位要求,努力走出一條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區域發展路子,力爭到2010年,生產總值達到3500億元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的比重達到50%以上。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