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中國出口市場份額將擴大
2008-12-2 13:4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世界銀行11月25日在京發布的最新《中國經濟季報》認為,隨著國際金融和經濟動蕩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日漸顯現,中國刺激內需的政策將是保持經濟增長的關鍵。
《季報》預測,2009年中國的出口增速將會降低,不過其市場份額還會繼續增加,顯現出中國強大的競爭力。
世行認為,國際金融和經濟動蕩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到目前為止還處在可控范圍之內,但預計影響將會加深。中國的金融體系相對來說還是隔離于國際金融市場的,因此可以避免受到直接沖擊。在實體經濟方面,由于新興市場的需求截至目前仍較旺盛,且中國憑借強勁競爭力提高了國際市場份額,出口總體增長仍較為有力。因此,同前幾輪全球經濟下滑的狀況類似,2009年中國出口增長將會降低,但預計其市場份額會繼續上升。
最新《季報》認為,國際經濟動蕩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進一步加深。8月份中國對歐盟的出口增長開始減弱。中國出口總量的一半以上流入了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包括除日本以外的亞洲國家);第三季度對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同比仍然增長了32%。但隨著美國和歐洲經濟動蕩的加深,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也將受到影響從而減弱其需求,中國的出口增長可能下滑。但不同行業的出口表現存在很大差異,在輕工產品(包括玩具和紡織品)出口增幅急劇下降的同時,附加值更高的機械設備類出口繼續快速增長,而電子類產品的出口態勢也保持良好。
世行認為,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中國政府進一步采取了擴張性的宏觀經濟政策,擴大政府主導性支出將在2009年發揮關鍵作用。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杜大偉說:“中國政府11月份推出的增內需、保增長的十大措施是一個高潮。這些措施把重點放在加速擴大基礎設施和其他領域的投資上,但與亞洲金融危機后采取的措施性質不同,這次的很多項目都著眼于經濟的長期發展和民生的改善。”
世行高級經濟學家、《季報》主筆高路易補充說,十大措施中多數都意味著增加政府主導性支出——以投資或消費的形式,因此會對短期增長產生明顯效果。“我們對2009年中國GDP增長的預測為7.5%左右,其中一半以上將來自政府主導性支出。”
《季報》認為,經濟刺激政策為中國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實現“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均衡發展目標提供了良機。經濟刺激方案包含了大量有助于中國經濟全面長期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內容。其中一些刺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以投資、出口和工業生產為主導的增長模式向以消費和服務業為主導的增長模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