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五大定位提升珠三角戰略地位

2008-12-19 15: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綜合新華社、廣州日報消息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 
  會議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和重要的經濟中心區域,為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當前,珠江三角洲地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率先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著力推進科技進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率先建立創新型區域;著力解決民生問題,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率先構建和諧社會;著力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率先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著力加強與港澳合作,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率先建立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為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新貢獻。
  會議指出,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日益加深,珠江三角洲地區中小企業多,外向型企業多,對外依存度高,受到的沖擊比較大。必須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通過發展促增長、調結構、保民生,把擴大內需與經濟增長、社會建設、民生改善更好地結合起來,進一步深化改革,提高開放水平,這是克服面臨困難、實施規劃綱要、保證珠江三角洲地區長遠發展的基礎。
  全國經濟發展引擎
  “綱要”明確提出了珠江三角洲地區在全國經濟布局的5個戰略定位,從而提升了珠三角在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上的地位。
  探索科學發展模式試驗區。賦予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更大的自主權,支持率先探索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為全國科學發展提供示范。
  深化改革先行區。繼續承擔全國改革“試驗田”的歷史使命,大膽探索,先行先試,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新鮮經驗。
  擴大開放的重要國際門戶。與港澳共同打造亞太地區最具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
  世界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打造若干規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進制造產業基地,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企業和品牌,發展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建設與港澳地區錯位發展的航運、物流、貿易、會展、旅游和創新中心。
  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建設成為帶動環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區域發展的龍頭,成為帶動全國發展更為強大的引擎。
  我們是誰?要干什么?能干什么?
  廣東省社科院專家丁力解讀“綱要”
  就這份《綱要》的意義,丁力認為“價值巨大”。“以前,珠三角地區只是廣東省的福地,現在這份《綱要》,強調了它在全國范圍內的重要地位,說明珠三角的影響已不再局限于廣東省,而是影響到了全國。”‘綱要’解決了三個問題。一是我們是誰?即明確珠三角地區在全國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二是我們要干什么?即我們有哪些發展思路;三是我們能干什么?即基于這樣一種地位和發展思路,我們的空間有多大?中央通過放權,讓我們喝到頭啖湯。”
  據了解,在未來的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位置十分重要,其中可能包括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等幾個主要板塊。
  丁力認為,按照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目標,珠三角的產業結構將建成世界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根據全球經濟長周期理論,我們的先進制造業其實是發展兩大方向,一個是汽車、石化、鋼鐵等重化工業,一個是高新技術,這和珠三角未來的現代產業體系相對應,重化工業其實就是全球工業文明的第四周期,而高新技術是第五周期,現在《綱要》的設想就是抓緊補充完整世界工業第四周期,追趕世界工業發展第五周期,從這個意義上說,珠三角的現代產業體系是非常完整的。” 
  東西發展各有側重
  “綱要”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優化珠江三角洲地區空間布局,以廣州、深圳為中心,以珠江口東岸、西岸為重點,推進珠江三角洲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帶動環珠三角地區加快發展,形成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地區優勢充分發揮的協調發展新格局。
  東岸地區:優化功能布局
  專家認為,以深圳市為核心,以東莞、惠州市為節點的珠江口東岸地區,重點是要優化人口結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綜合服務水平,促進要素集聚和集約化發展,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面向世界大力推進國際化,面向全國以服務創造發展的新空間,提高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
  東岸加快發展電子信息高端產品制造業,打造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大力發展金融、商務會展、物流、科技服務、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構建區域服務和創新中心。
  西岸地區:提升發展水平
  專家認為,以珠海市為核心,以佛山、江門、中山、肇慶市為節點的珠江口西岸地區,重點是要提高產業和人口集聚能力,增強要素集聚和生產服務功能,優化城鎮體系和產業布局。珠海要充分發揮經濟特區和區位優勢,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盡快形成珠江口西岸交通樞紐,增強高端要素聚集發展功能和創新發展能力。
  西岸地區要規模化發展先進制造業,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打造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
  重大基礎設施應對接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接受采訪時表示,從經濟發展角度分析,重大基礎設施的無縫連接是粵港澳地區經濟達到互利共贏的先決條件。
  分析珠三角地區的港澳加工貿易企業向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現實困難時,張燕生表示,長期以來港澳臺加工貿易主體仍是輕加工,延伸產業鏈條,應避免兩大誤區:一是多地區發展同一產業,應避免粵港澳同質化競爭,特別要重視上下游錯位發展;二是避免封閉式創新,技術創新應不局限于粵港澳而應鼓勵引入更多第三方合作。
  張燕生指出,粵港澳未來產業合作需要一條新型規劃道路,在依托實體經濟為主體情況下,發展新興服務業,現代農業和現代制造業多行業百花齊放的體系,尤其重視發揮廣東、香港和澳門的各自比較優勢,并加強粵港澳與第三方的合作。
  打造亞太物流中心
  規劃中透露,要大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形成網絡完善、布局合理、運行高效、與港澳及環珠三角地區緊密相連的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使珠三角成為亞太地區最開放,最便捷、最高效、最安全的客流和物流中心。
  實現全省“一日交通圈”
  專家認為,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建設是打造亞太客流和物流中心的最關鍵部分。
  在公路建設方面,根據《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042030年)》,規劃實施后利用高速公路,可以實現全省“一日交通圈”,即省內任何兩個城市之間可以當天到達,省會到省內其他城市可以當日往返。省交通廳有關負責人則表示,要充分利用國家擴大內需、加大投資的形勢,明年是廣東高速公路建設的關鍵年。
  加快港珠澳大橋建設
  廣東省交通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珠三角地區路網完善、加快粵港澳地區的交通銜接和出省通道建設是高速公路建設的3大重點。
  目前一是要加快廣深沿江高速公路、廣珠西線高速公路等在建項目的建設,使廣東與港澳的銜接更加順暢。二是積極推進港珠澳大橋、深港東部通道等大型跨界項目的前期研究工作,力爭盡快動工建設。
  在打造交通一體化方面,廣東省通過鼓勵發展機場公路運輸加強省內城市和大機場的聯系,空港快線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線路的運行模式是在條件成熟的城市建設候機樓,通過發展候機樓到廣州新白云國際機場航站樓的公路運輸班線,實現旅客在航空運輸和公路運輸間的零換乘。該班線已經發展了5條省內線路,10多條廣州市內線路,在5個城市建有候機樓,是空陸聯運的一個典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