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制造產業轉型邁新步
2008-12-17 21:4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訊記者李治國報道:身處“寒冬”中的中國制造業,如何巧妙地借“風”助力實現轉型,拓展新空間?在日前舉行的“2008制造業信息化科技工程————現代制造服務業專題研討會”上,“跨進服務業”被不少企業看作轉型的方向和路徑。
生產型服務業的發展,離不開成熟的信息化手段。科技部有關人士認為,面對當前金融形勢,下一步的轉變方向就是生產型服務業。“十一五”期間,制造業信息化科技工程將在31個省區市全面啟動,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通過提供信息化共享平臺等方式,培育一批生產型服務企業,以降低服務企業和被服務企業雙方的成本。
在制造業企業向服務業拓展的過程中,部分生產環節被剝離出來,這就為擁有一技之長的中小企業提供了新機遇。寶鋼下屬的電子商務公司———東方鋼鐵公司,正盤算如何更多地為寶鋼以外的鋼鐵企業搭建電子商務平臺,向鋼鐵業的第三方服務業拓展。在東方鋼鐵的電子交易平臺上,目前已聚集了1500家用戶,明年有望達到3000家。
據了解,近幾年來,一汽大眾、奇瑞汽車、寶鋼等大企業集團原有的信息化部門,已率先與母公司脫離“母子”關系,成為獨立運作的專業服務公司,從為自家服務轉向為社會服務。
從制造到服務,并不像“轉個身”那么容易,不少企業都經歷了多次“轉向”,才找準方向。
上海標五高強度緊固件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文弄講述了公司“工業制造—出口貿易—物流配送”轉型發展的三個階段。隨著商務成本逐年提高,附加值較低的緊固件制造業日漸難以生存。出路只有兩條:一是調整產品結構,生產高附加值產品;二是調整產業結構,將產業鏈中營銷、采購、物流等高附加值環節做大,向現代服務業拓展。
正因為轉型,在出口形勢嚴峻的“冬天”,標五公司的效益依然直線上升,預計今年出口創匯將達2億美元。目前,公司已將完全由自己生產的產品壓縮到20%,其余40%是買來半成品再加工,剩下的40%干脆采購成品進廠組合。由于與周邊地區150余家不同產品的緊固件專業制造廠家組建起了“聯合艦隊”供應鏈,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對標五雖有所沖擊,但相當部分風險被供應鏈化解了。
與會專家則認為,“十一五”期間,制造服務業產業融合,將出現從技術外包向業務模式、基礎設施的外包服務發展的趨勢。如專業化第三方交易服務平臺發展迅速;大型企業在信息化進程中培養出第三方機構,其服務對象不再限于自己的母體企業,而逐漸轉變為所在行業企業提供第三方服務。這些成功經驗都表明,當前企業可以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為抓手,促進制造業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為制造業未來的發展積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