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綜合物流論文

中國物流的發展方向

2008-12-15 16:0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現代物流的發展趨勢及其應對策略: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高新技術迅猛發展的形勢下,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新經濟逐步發展成一種嶄新的運作方式和商務模式,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同時也引發了經濟領域里自工業革命以來最廣泛、最深刻的一場變革。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在實現由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快速轉型的同時,物流業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越來越顯示出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戰略地位。
    物流過程是企業采購、生產制造、流通等環節中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社會和企業經營發展的“第三利潤源泉”,同時也被認為是二十一世紀企業降低成本的最后手段。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發達國家的現代物流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源泉、產業升級和企業重組的關鍵推動力、以及區域創新和經濟發展支撐環境的關鍵因素之一。現代物流將極大地改變目前的商務、生產模式,最終作為一個系統化的整體成為社會經濟的基礎層面部分。目前國際上普遍認為,物流業的發達程度和水平高低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現代物流已經成為發達國家最具普遍影響力的經濟基礎和“朝陽產業”。
    現代物流發展的主要趨勢 
    在發達國家,現代物流的發展非常迅速。美國和日本已經走在物流發展領域的前列,歐洲的現代物流起步稍晚,但最近在政府部門與企業的重視下也得到了較大發展。
    美國的經濟模式具有將信息通訊領域里的新技術有機融入到社會之中的靈活性,因而能在世界上率先實現高度的物流信息化與集成化。美國的生產流通率非常高,這使企業的利潤和投資收益能持續增加,從而誘發新的研究開發投資,這種投資進一步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形成良性循環。美國專家Litan曾于2001年計算了物流領域里的信息革命對美國經濟帶來的降低交易、運輸費用、減少存貨等方面的管理性節約,如在制造業里,成本降低為1%~2%。信息化程度與中國相當的法國通過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應用軟件技術,追求高起點的信息化建設水平,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法國KN 公司在全球98個國家、600個城市開展物流業務。在沒有自己的輪船、汽車和飛機的情況下,該公司通過自行設計開發的全程物流信息系統,對世界各地的物流資源進行整合,使其空運業務做到了世界第五,每周運輸量1.9萬次,其海運業務更是位居世界第一。
    經濟史學家Angus Maddison通過對過去1000年世界經濟的分析指出:500年來全球經濟的發展成果絕大部分是由通信和運輸成本降低帶來的,經濟自由化以及運輸和通信成本的日益下降將繼續推動經濟一體化。從這一點來說,融合了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的現代物流將繼續對世界經濟的運行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在經濟全球化和電子商務的雙重推動下,物流業正在從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迅速轉型并成為當前物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系統工程思想的指導下,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強化資源整合和物流全過程優化是現代物流的最本質特征。在國際上,信息技術與標準化兩大關鍵技術的系統化集成應用對物流的整合與優化起到了革命性的影響,網絡規劃和優化理論與方法、自動化、智能化的關鍵技術的應用以及新型包裝材料與技術的應用等科技進步也對現代物流發揮了明顯的推動作用,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并且在新的技術平臺的支持下不斷創新。
    在各大物流服務商致力于尋求技術領先優勢的競爭中,現代物流技術的發展大體上呈現四個主要方向,即物流技術裝備的自動化、物流運作管理的信息化、物流運作流程的智能化及多種技術和軟硬件平臺的集成化。相對而言,目前現代物流的信息化、集成化發展迅速,這一點在橫向領域里更為普及。在縱向領域里,現代物流信息化的發展方向是一體化和智能化。
    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問題
    我國物流業最近幾年增長十分迅速,以2003年為例,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統計分析,2003年中國物流業的各項經濟指標均高速增長。
    1.全國社會物流總值29.5437萬億元,同比增長26.9%(按現價計算)。物流總值的高速增長,表明經濟增長對物流的需求越來越大,經濟發展對物流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
    2.社會物流總成本為24974億元,同比增長13.6%,較同期全國社會物流總值26.9%的增長速度低13.3個百分點,說明由于物流運行條件的改善,社會物流總效益在提高。
    3.物流業增加值穩步上升,為7880億,同比增長10.5%。物流業增加值占同期GDP的比重為6.8%,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0.7%。從物流業細分類增長情況看,配送、流通加工、包裝等發展最快,說明物流增值服務在加速發展。
    4.中國企業信息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企業信息化正在成為企業增強活力與競爭力的推動力量。信息化決策主要集中在企業的最高管理層,特別是70%以上的企業集中在企業的經營管理層。說明中國的企業信息化建設已經從簡單應用發展到復雜應用,從戰術層面發展到戰略層面,從管理驅動發展到市場驅動,從技術推動發展到變革推動。
    但是,我國物流總體水平并不高,信息化程度不足已經成為我國現代物流進一步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目前我國物流業發展處于起步階段,產業總體規模還比較小。根據國際研究機構的估計,美國第三方物流市場規模約相當于全社會物流成本支出的25%,歐洲為30%,亞洲的總體水平低于5%,而中國僅在2%左右。我國現有物流服務模式基本上仍然以自營為主,缺乏相應的關鍵技術與信息支持。我國第三方物流模式的比重較小,水平、規模均不能令人滿意,能夠提供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物流完整解決方案的企業幾乎沒有,而第四方物流服務模式尚處于理論研究和探討階段。中國物資儲運協會對200多家物流服務企業調查的結果顯示,我國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能提供的綜合性全程物流服務還不足總體需求的5%。這是制約我國物流社會化服務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