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行業“御寒功力”待加強
2008-12-11 11:3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李想綜合報道
目前來看,我國的鋁、鋅工業受到金融危機影響最大,一些企業出現了全面虧損,而銅、鉛、鎳產業情況不容樂觀。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國際市場需求低迷,嚴重影響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有色金屬工業前些年“井噴”式的發展現已風光不在。目前來看,我國的鋁、鋅工業受到金融危機影響最大,一些企業出現了全面虧損,而銅、鉛、鎳產業情況不容樂觀。
有色金屬市場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由于我國正處于工業化與城鎮化的過程中,因此銅、鋁等主要有色金屬的需求將會呈上升趨勢。最近國務院頒布的十項擴大內需政策,將利于有色金屬需求的恢復。
生產增速減緩價格回落
據國家發改委日前公布的有色金屬工業運行狀況數據,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生產增速減緩,價格有所回落。主要有色金屬價格一季度保持升勢,4月份開始逐步回落。9月份,國內市場銅、電解鋁、鉛、鋅現貨平均價分別為6.08萬元/噸、1.82萬元/噸、1.82萬元/噸和1.46萬元/噸,環比分別下降4.1%、10.4%、1.9%和1.3%,同比分別下降12.1%、15.8%、22.8%和48.1%。
據了解,前三季度全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為1919萬噸,同比增長12.8%,增速同比減緩11.6個百分點。其中,電解鋁產量1006萬噸,增長12.6%,增速減緩21.6個百分點;銅、鋅產量分別增長13.7%和8.8%,增速減緩2.4和10.2個百分點;鉛產量增長16.5%,增速加快10.5個百分點;氧化鋁產量增長21.3%,增速減緩29.4個百分點。
價格連續下跌企業壓力加大
銅價下跌上下游企業影響不一!耙恍瞧谥畠让繃嶃~就下跌了1萬~2萬元,這樣的突然下跌讓好多冶煉企業都看懵了!敝袊猩饘俟I協會銅部的專家告訴記者, “銅價下降后,銅冶煉企業日子將不好過!
對于位于產業鏈不同環節的銅企業來說,銅價下跌的影響也各有不同。按照目前暴跌后的銅價來看,擁有礦山的企業處境相比下游的冶煉和加工行業企業要好,但是如果銅價進一步下跌,部分高成本的礦山也可能進入虧損期。
對于銅冶煉企業,尤其是對需要采購銅精礦的冶煉企業來說,其利潤取決于加工費水平和主要副產品 (如硫酸)的市場狀況。目前,較低的銅冶煉加工費也讓這些企業的日子日趨緊張。而在短短的幾周內,硫酸價格已從1200元/噸的天價下降至200元/噸,這對于銅冶煉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對于下游的銅加工企業來說,庫存占款壓力也很大。一般銅加工企業庫存通常為兩周,而且加工企業簽訂的是長期合同,如果按照合同價格購買,加工企業勢必會出現損失,加之國際國內市場的持續蕭條致使加工銅材銷量減少。
市場低迷電解鋁產能過剩加劇
“電解鋁價格曾經一度在2萬元/噸,而現在的價格僅是原來的一半多點”,中國有色金屬協會鋁部的負責人表示,即便按最近每噸電解鋁1.35萬元的價格計算,企業生產一噸鋁也將虧損2000元左右。
“導致電解鋁行業出現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供求關系的改變。正是這種低迷的國際國內市場狀況加劇了電解鋁產能的過剩,而這種產能過剩的情況原先就存在。
另外,近期電解鋁企業的成本急劇上升也進一步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中國有色金屬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從1954年撫順鋁廠實現生產到1992年的幾十年時間里,國內電解鋁產量僅突破100萬噸。然而從1995年開始,我國電解鋁產量開始大幅度提高,2002~2007年平均每年新增100萬噸,2007年產量更是達到了1225萬噸。由于行業投資出現過熱趨勢,國家相關部委為此多次聯合對電解鋁行業進行調整,但是仍然有一大批電解鋁項目繼續建設。此次市場需求的下跌加重了產能的過剩,導致鋁價進一步下跌。
在生產成本方面,各種原鋁生產成本的增加,加重了電解鋁企業的負擔。自去年國家取消電解鋁行業用電的相關優惠后,電解鋁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加之今年國家上調了用電價格,使得現在每噸電解鋁生產成本增加了360元左右。一些擁有自備電廠的電解鋁企業由于自備發電并未規模化,成本也居高不下。
企業規模小鉛鋅 “御寒能力”不足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信息中心統計,2008年鉛鋅價格一直在下跌,3月份鋅的期貨價格與年初相比下降近51%,鉛期貨價格下降53%。目前,國內鋅價與年初相比下降54%,鉛價下降41%。10月份鉛鋅價格跌幅超過30%,對行業造成的影響超出了業內預料。
“10月中旬,鋅的現貨價格約為10400/噸,與前些年36500元/噸的最高價位相比下降近70%!敝袊猩饘俟I協會相關負責人指出,有色金屬價格連續大幅下跌,尤其是鋅價跌破成本價,使得有色金屬冶煉企業難以承受,不具備成本優勢的鋁鋅冶煉廠已被迫減產或開始停產。
據悉,由于加工費從8月份的220美元/噸下降到目前的170美元/噸,鋅冶煉企業全面進入“冬天”。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信息中心統計,受金融風暴的波及,近期市場需求明顯下降。針對這種情形,我國的冶煉企業現已停產30萬噸左右。
另外,新增項目大部分被拖延,西方國家也宣布減產25萬噸。隨著金融經濟形勢的進一步惡化,預計2009年還將減產40萬噸。
從鉛行業來看,中國曾是世界第一大鉛生產國,主導全球市場價格。2003~2007年,中國需求的大幅增加致使全球鉛市場出現供應短缺、鉛價暴漲,由此促進了鉛工業的快速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這種高于10%的增長速度,主要是靠礦山與冶煉企業數量的增長與產能的不斷放大。實際上,我國仍未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如果我國擁有一些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公司,將對提升行業整體水平有利,有望在行業困難的時候成為整個行業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