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海關發揮職能作用 助區內企業化“危”為“機”
2008-12-10 12:1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期,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市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保持我市進出口穩定增長,贛州海關把支持進出口企業應對危機、走出困境,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當作當前首要任務,充分發揮海關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幫助企業渡過難關。1月至10月,全市進出口總額達10.74億美元,創歷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長45%;審批減免稅近5000萬元,同比增長200%。
贛州海關專門成立調研工作組,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現狀,重點對受金融風暴沖擊較大紡織品、銅產品生產企業開展調研,及時掌握企業第一手情況。調研結果反映,截至11月,贛州海關注冊企業387家,實際進出口企業150家。在150家企業中,未受到影響的企業只占10%,有6家停產,其他企業不同程度減產、裁員,有的訂單減少高達60%,80%的企業對明年的訂單信心不足。對此,贛州海關一面加強宣傳,向業務比較集中的縣(市、區)企業通報國際金融海嘯后外經貿發展狀況,分析危機帶來的發展機遇;一面加強與地方商務部門的聯系,請縣(市、區)商務部門協助海關為企業服務,特別是關注受沖擊較大的企業;將重大政策信息第一時間傳遞給企業,幫助企業根據政策走向調整經營策略。
同時,贛州海關推出6項便利通關措施:一是設立“綠色通道”。專門服務臍橙出口企業,企業隨到隨辦,保證貨物便捷高效通關;二是設立熱線服務。對企業實行通關前指導,及時答復企業在通關方面的疑難問題,為企業提供預歸類、價格資料等服務,幫助企業規范申報,快速申報、提前申報;三是全面推行“屬地申報,口岸驗放”快速通關模式,真正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四是在大力推進“贛州—廈門”鐵海聯運的同時開通了“贛州—深圳”的鐵海聯運,進一步加強與口岸海關的聯系配合,降低進出口企業物流成本;五是采取“5+2”工作制、“24小時全天候預約通關”等一系列便捷服務措施,將辦理加工貿易合同備案時間由規定的5個工作日縮短為2個工作日,手冊核銷時間由規定的30天縮短為5個工作日,提高辦事效率;六是用好特殊監管場所的優惠。充分發揮贛州出口加工區的政策優勢,大力支持香港產業園建設,使其成為加工貿易企業的聚集地,不斷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