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股論金:11月28日專家看市場
2008-12-1 10: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股票市場每天都有新奇事,近一星期港股中便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多金控股(00628)及渣打集團(02888)分別宣布供股集資,前者以比宣布前收市價高一倍的價錢供股,而后者則以比宣布前收市價折讓差不多50%的價錢供股。相信大家都應該對渣打集團非常熟悉,相反可能對多金控股不太熟。根據多金的年報,它是一間零銷售成本的公司,毛利率是100%,即是營業額便等于毛利。究竟集團經營什么業務,可以做到100%毛利率?其業務便是經營博彩中介人,即是介紹人去澳門賭場賭錢。
以溢價供股是一樣挺新鮮的事情,因為如果股東本身可以于二手市場用一個較便宜的價錢去吸納,為何要選擇貴價供股呢?根據此道理,根本沒有股東會愿意供,而公司亦達不到集資的作用。因此,我們可以排除公司是為了集資而供股這個動機。那究竟集團是為了什么而供股呢?我想到唯一比較合適的理由,便是可能有人有意大手吸納此股。但是因為市場上根本沒有足夠的成交量,所以他只好采取以溢價供股,逼使其他股東沒有興趣,而自己便可以透過供股而增加持股量。不過這個亦只是我的猜想,究竟集團葫蘆里賣什么藥,相信只有集團才知道。
還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這就是現金多并不是買入的理由。近日我列出了一些現金多的股票,發現很多汽車股的股價都是相對它的每股現金出現折讓的,如華晨中國 (01114),長城汽車(02333)及慶鈴汽車(01122)等。簡單來說,便是它們每一只的股價比起它們的每股現金還要低,而慶鈴汽車更是三只之中折讓之冠。由此,報紙便會以折讓大為理由去推薦投資者買入這些汽車股。我認為大市旺時,還可以跟炒一下。現在市況不好,即使它們每股的價錢比起每股現金還要低,但都不是好的投資選擇。首先,一家公司空有現金是沒有用的,因為我們根本沒有辦法逼它以股息派出來,或甚至逼它清盤。因此,現金只會一直留在公司手里,而不能流到股東口袋里。第二,這一次金融海嘯中,我們從通用汽車(GM)身上學了一樣重要的東西。原來經營汽車廠是跟燒銀紙沒有分別的,F時GM手上有現金162億美元,在營商環境惡劣的情況下,GM每小時要消耗現金約310萬美元(約2418萬港元),集團估計手上現金不足以支撐3個月。因此,即使此刻GM每股現金是比每股股價低,但GM仍是難以吸引人的,因為過幾個月,GM可能已經倒閉了。所以對于汽車股來說,只看每股現金折讓去計算它的吸引度,是不合理的。
救花旗與“剪羊毛”
⊙國元證券研究中心
副總經理 劉勘
國際投機家有個術語叫“剪羊毛”,其常用手法,是以低息寬松貨幣政策釋放出大量流動性,全面推升資產價值,各種金融資產迅速大幅升值,進而使得信貸擴張,引起投資熱,所有投資手段將資產和資本泡沫吹大,等財富大量投入形成投機狂熱后,制造各種危機或猛然抽緊銀根,造成金融市場劇烈震蕩,資產和資本暴跌以至經濟衰退來打壓市場價格,擠壓資產價值,制造信貸緊縮,迫使資產超速貶值,當優質資產暴跌到正常市場價格幾分之一甚至百分之幾時,從而令資本玩家們能夠以非常低廉價格收購擁有優質資產,這種“剪羊毛”過程或又戲稱為“資本收割機”。
“資本收割機”正在收割
當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宣布擱置對美國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收購計劃后,在危機肆虐影響下花旗銀行過去一周暴跌60%,即使花旗最大股東沙特王子阿瓦利德宣布3.49億美元增持計劃,也沒有阻止股價下跌,截至11月21日花旗集團股票報收3.77美元,市值僅剩下205.45億美元,與2006年底股價50多美元2740億美元市值而排名美國第一大銀行比較,如今已經縮水逾90%。據美國彭博社統計:自去年三季度以來,花旗銀行資產減記已經達到657億美元,顯然超過現市值3倍多。
近日,搖搖欲墜的花旗集團終于盼來美國政府援救,美國財政部、美國聯邦儲備局和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將為花旗提供包括住房抵押貸款、商業房地產貸款在內3060億美元債務擔保,并對3060億美元以外風險資產提供無追索權貸款,若虧損在290億美元以內由花旗自行承擔,超過290億美元部分則由美國政府承擔90%,花旗承擔剩余的10%,花旗將提供70億美元優先股作為回報。此外,在10月份已經向花旗注資250億美元基礎上,再度出資200億美元購買花旗優先股,花旗并為美國政府所持有股份提供年利率8%股息分紅,政府同時還享有27億美元普通股認股權證。除了上述幾項作為給美國政府回報之外,還規定未來三年內除非得到上述三家機構許可,否則花旗集團不可向股東提供每股1美分以上的季度分紅(目前花旗季度分紅為16美分),作為援助方案的約束條件。
為此花旗集團隨后發布公開聲明表示:上述一攬子救助計劃將給集團帶來約400億美元資產收益,具體包括TARP計劃帶來200億美元收益,3060億美元債務擔保帶來160億美元收益,以及出售70億美元優先股獲得35億美元。可見美國政府再次救援出資200億美元和為3060億美元債務提供擔保,而獲得翻倍收益。作為一個擁有2萬億美元資產的銀行,區區200億美元資金只是滄海一粟。說明花旗資產在已經縮水逾9成后,美國政府四兩撥千斤作用非常大,在充當“救世主”的同時,不但出資成本很低,而且收購了如此低廉大量花旗資產的籌碼,增加美國政府對花旗集團的話語權和控制權,致使花旗集團心甘情愿的被“國有化”式的回歸美國政府。如果從這個角度去觀察判斷,美國政府豈不是在充當著“資本收割機”的角色嗎?,美國是否正在“剪羊毛”,在當前危機肆虐之時,要有這樣的警覺。
矛盾和風險分攤給全球
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BEA)統計資料顯示,2007年美國增持海外資產3.56萬億美元,為歷年增持之最,截至去年年末,美國海外資產規模已經達到19.46億萬美元,反映近幾年美聯儲注入流動性并沒有留在美國,通過對外投資全部投向海外,其中包括部分以戰略投資者身份,投資于我國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股權,獲得巨大股權收益。美國銀行一個董事曰:投資中國銀行股權而獲得的利潤,足以彌補次貸危機造成的損失。當美國流動性游離出去同時,其他國家則在增持美國資產,去年外國投資者增持美國資產3.43萬億美元,也是歷年之最,其中也包括我國美元外匯儲備和美國國債持續增加,中國投資公司和QDII投向美國等海外資產,截至去年年末,美國對外負債總額為21.18萬億美元。可見美國玩了個金蟬脫殼,雖然次貸危機爆發在美國,但次貸危機損失卻由全世界來買單,美國把風險損失分攤給了全世界,各國因此蒸發掉大量社會財富。
美國2007年國際收支逆差為7331億美元,比2006年減少1218億美元,美國對外凈債務不增反減,顯然與去年起發生的次貸危機相背離。尤其美元自2002年以來貶值走勢,使世界各國投資持有21.18萬億美元資產嚴重縮水。有學者推算,按美元貶值幅度,由此美國通過美元貶值帶來賴賬對外債務消失額累計已經達到3.58萬億美元。
國際金融市場有7年一個輪回美元貶值浪潮的“規律”,美國在世界各國中大肆舉債,然后通過美元人為定周期貶值,使其他國家持有美元債務急劇縮水,如此美元經過升與跌的循環中,使世界財富回到美國,是美國發財致富的秘訣,其他國家和地區尤其是新興發展中國家財富被掠奪或者遭到蒸發。
這回美國次貸引發金融危機,實質上是債務危機,雖然嚴重打擊了美國經濟,但美國正利用他的政治影響和對其他強國領導力,將危機造成損失出口轉嫁到他國來分擔。通過花旗集團案例分析,美國最終將成為這次金融危機受益者,其霸主地位得到再次鞏固,很可能美國最早生病,也會最早復蘇。在剛閉幕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16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來自金融風暴中心的美國總統布什,對戰勝危機最為樂觀,就可見一斑了。
短期逐步筑底整固
⊙信誠證券 涂國彬
隨著美股連升四天,亞太區股市周四有個好開始,港股也不例外,恒指高開532點,國指高開370點,然后大部分時間在高位徘徊,但由于近日股市已累積了一定的升幅,故周四恒指升幅在下午逐漸收窄。最終恒指收市報13552點,升182點,國指收報7120點,升186點,港股全日成交金額增至502億元,算是近期較高成交水平。即月期指方面,恒指期貨收報13580點,升319點,高水28點;國指期貨收報7197點,升237點,高水76點。整體而言,當日港股只有公用股不升反跌,顯示出發揮資金避難所作用的公用股相對已偏高,較多投資者轉投其他類別,例如早前被大量拋售的金融股。
個人認為,隨著大家見到的經濟數字愈來愈肯定地證明衰退的事實后,大家已經有心理準備要過一段緊日子。但由于金融市場的表現一般先于實體經濟6至9個月,雖然由現在至明年底的經濟數據會一直不理想,但預期資產價格有可能早于此出現回升。當然,是否在某一水平已見底永遠是事后才知道,但從此前的規律來看,由現在至2009年將是營造底部及逐步見底的過程。從這一點而言,不宜對金融市場看得太淡。
由此可見,隨著更多的大型機構獲得包底式拯救,信心危機逐步解除,最終美元以外的任何資產的風險溢價將重新回落,美元及美債作為實時性的資金避難所的角色將淡化,美元反彈慢慢會告終,當全球各地經濟確定衰退之時,各地一同減息,各地息差再次收窄,與美元呈現相反方向的其它資產便將見底。
另一邊,內地大幅減息,真正對于老百姓來說是重要的信號,也是政府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有能力和有信心去穩住局勢。另外,雖然中國無可避免受到美國經濟下滑的拖累,但起碼目前內地的財力堪稱全球最強,要進行刺激經濟的減息或其他手段,還是大有空間的。
因此,當慢慢見到全球股市回穩,商品價格以及美元以外的貨幣由低位略見回升,這些都反映了投資者進入較為理性的階段。短期股市仍要整固,投資不宜冒進高追,只宜待大跌時少量買入。
股市向好是大勢所趨
⊙葉弘
投資股票,趨勢判斷很重要,比如說,去年大盤從6000點一路走下來,這樣一個漫長的下跌過程,如果你沒有離開股市,無論怎么努力,如何勤奮,絕大多數人還是會虧錢的,虧錢是必然的。當然也有人賺錢,但那是偶然的。
現在A股市場的趨勢是什么?我認為是回穩,恢復性上漲。
原因既簡單又復雜。簡單在于,A股市場在經過長達一年的下跌,大指數跌幅超過70%。市場共識是,救市就是救經濟,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推動經濟保持增長的基礎沒有改變。復雜性在于全球性的金融風暴使得世界經濟仍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全球經濟下滑是金融風暴造成的必然結果。
一直以來,我們都說中國股市是政策市,在政策強力推動經濟、保增長、促內需的大價值導向下,我認為股市回穩、向好應該是基本趨勢。
有人說我忽略了技術,筆者以為,當下的中國股市,政策為主,技術為輔。
昨天為什么開盤大漲?因為前天突然出臺了政策利好,復雜的行情一下就變得這樣簡單。這時還非要去講一大通技術分析?實屬多此一舉。
如果非要談點技術,才顯得有“技術”含量,那么大家不妨回頭看看,最近的大盤是不是上漲就放量——投資者積極參與;下跌就縮量——投資者退守觀望。其中的技術含義是什么?難道不是政策出現真空或預期中的政策利好沒有兌現,短期方向迷失所致?這時還有耐心講K線,講移動平均線,講KDJ,這都是講給“小散”或是新股民聽的,到他們對這些東西也能講得頭頭是道的時候,估計他們也基本喪失了在股市賺錢的能力。當他們埋頭癡迷于細微的技術指標時,會陷入看似技術的迷局而不自知。具體表現為,操作中抓小放大——死抓住小的技術細節,放棄對大趨勢變化的判斷把握;抓住星星點點、技術提示的、小的賺錢機會,忽略的卻是悄然改變的宏觀大背景所帶來的大機遇、大波段。
去年的大牛市,大趨勢向上,從去年1月到10月,怎么做都是賺錢的,區別只在于賺多賺少。今年1月到10月,大趨勢向下,你怎么折騰都是虧錢,區別也只在于虧多虧少,這就是趨勢!
受到重挫的市場信心要想恢復將是一個漫長而反復的過程,就像一個人大病之后需要有一個療養過程一樣。中國股市跌得太久了,跌得太深了,市場給跌麻木了,這時候的政策救市,好比中醫的“針灸療法”,政策利好不間斷地刺激市場已經麻木的神經,從點到面,刺一下,動一下,只要動,就有信心。
只是現在針灸的用“針”比以往更粗了,以前不論是加息還是降息,人們都習慣于0.27%這個幅度,前天突然一次性降息1.08%,一次相當于原來的四次。加大“劑量”,效果果然不同凡響,上證指數高開百點以上,直接突破2000點大關。當然,其中有反復是必然的,但只要政策救市的方向沒有改變,后市向好的趨勢也不會改變。
我不否認,對房地產板塊有些偏愛,這是因為對證券市場來說,房地產板塊的股票對政策特別敏感。我認為,即使現在的房地產市場仍然蕭條,成交清淡,也不構成看淡房地產股票的理由。股票炒的是預期,經過這次政策對房地產的大力調控之后,房地產仍然會是社會關注度最高、資金吞吐量最大,也是股市中盈利能力相當強的板塊。房地產本身所具備行業優勢并不會因為這次政策調控而改變。是與非,對與錯,只能由市場說了算。
昨天受利好突然刺激,大盤上漲用力過猛,突然放大的成交量顯示盤中逢高出貨的行為仍然普遍,投資者心態依然不穩,后市還會有反復,但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
多空對決
上證博友對 2008年11月
28日 大盤的看法:
看多 24.60%
看平 1.60%
看空 73.80%
看多觀點
昨天大盤沖高回落,早盤30分鐘300多億的成交量嚇退了多方,原因主要還是大小非所致,再就是短線獲利浮籌及對宏觀經濟的擔憂,但筆者認為,行情初期大幅震蕩在情理之中,且大的趨勢已確立,后市應以震蕩上漲為主。(買賣點吧)
看空理由
降息來了個出其不意,結果是全天最高開盤,最低收,大盤出現這種連下影線都沒有的最傷人氣的走法。還有兩個點的缺口,今天開盤就會補完。問題是補完還能不能上,有沒有能力上去,銀行股全線走弱,最大的權重板塊不動,上去的可能性不大,還得回來震蕩。(隆誠)
多空相持 反彈受限
⊙中信金通證券 錢向勁
周四滬深B股沖高受阻,漲幅縮減。受央行降息及隔夜美股大漲的激勵,滬深B股早盤大幅高開,地產板塊集體揚升,并帶動水泥、鋼材等板塊等輪番上漲,市場成交額大幅放量。不過,午后大盤明顯受獲利盤及解套盤影響,指數出現明顯滯漲,致使B股與A股一起緩步回落,最終滬B指收報107.82點,上漲1.12%,深成B指收于1957.83點,漲幅為3.05%。
從盤面觀察,地產股表現相對較好,如招商局B、萬科B等漲幅居前,成為支持B股上漲的主要力量。整體分析,利好短線難以逆轉股市調整的大趨勢,而從數據統計來看,大資金低買高賣的波段操作占據主導地位,持續持股意愿不強。由此判斷,市場無法形成由市場做多主力推動的行情,對此投資者要充分利用好政策因素形成的脈沖式行情。
綜合來說,B股市場真正的底部形成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大盤運行也將會更加曲折。
高開低走陰K線顯現調整趨勢
⊙金百靈投資 秦洪
昨日A股市場受到大幅降息108個基點的影響而大幅高開,其中上證指數以2012.69點開盤,跳空高開114.80點。可惜的是,在順勢沖高2022.48點后就一路走低,午市后更是出現數波跳水格局,尾盤上證指數以1917.86點的次低點收盤,上漲19.98點,漲幅為1.05%,從而在日K線圖上留下一根高開低走的陰K線。那么,這一陰K線到底預示著什么呢?
普漲中折射兩條主線
從昨日盤面來看,雖然A股市場出現高開低走的走勢。但市場仍然出現了兩大做多主線,一是地產股,畢竟大幅降息有利于地產業,不僅僅可以帶來財務費用的支出(因為房地產行業大多有高負債率的特征),而且還因為利率的降低將促使居民的購房欲望,所以,地產股理所當然地在昨日大幅上漲。
二是水泥、鋼鐵股等為代表的基建主線。雖然基建主線與大幅降息的直接關聯度不強,但由于大幅降息的背后顯示出當前保經濟增長的產業發展趨勢,所以,業內人士認為在大幅降息后會進一步加強基建的投資規模,尤其是鐵路建設等制約我國經濟增長的瓶頸產業,故水泥、鋼材等相關行業優質品種得到昨日資金的認同,在昨日大幅飆升,海螺水泥(27.25,0.64,2.41%)、華新水泥(14.58,0.15,1.04%)、八一鋼鐵(6.29,0.00,0.00%)、酒鋼宏興(5.48,0.00,0.00%)等品種均有不俗的表現。與此同時,南方匯通(4.81,0.26,5.71%)、中國南車(4.22,0.03,0.72%)等鐵路設備股也有強硬的態勢,這其實也是昨日A股市場在午市前一度抵抗彈升的動能。
高開低走顯現拋壓漸增
由于不同機構資金對大幅降息有著不同的詮釋,導致了他們不同的操作思路。對于樂觀者來說,大幅降息折射出管理層保經濟增長的決心,所以,這無疑有利于當前市場改善對未來經濟增長的預期。但謹慎者則認為,大幅降息其實反映出當前實體經濟并不樂觀。正由于此,昨日謹慎的投資資金利用大盤的高開,迅速減輕倉位,從而導致了大盤賣壓較重,A股市場只得高開低走。
更為重要的是,謹慎者還認為此次大幅降息有著一定的利好出盡是利淡的可能,為何?因為大幅降息之后,目前的存貸款利率已接近歷史低位區域,進一步的下調利率空間不大,所以,市場也就喪失了后續的利好預期。如此來看,昨日的高開低走其實說明謹慎者已占據了上方,長陰K線已經對此作出了注解。尤其是一些優質地產股和基建主線的龍頭品種,也都明顯出現資金套現的跡象,這也說明有資金利用昨日的利好在減持。
股指可能重試20日均線
即便如此,昨日上證指數在尾盤跳水時正好在5日均線處獲利支撐,所以,樂觀者仍然認為大盤的短線趨勢仍未惡化。但一方面由于利好的出盡以及高開低走陰K線所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時間已至11月底,下周就進入到12月,年報業績的不佳預期將制約著大盤的進一步活躍空間,故筆者傾向于認為,雖然后續存在著融資融券的利好預期政策,但周四的高開低走的長陰K線已揭示大盤的調整行情已確立,第一調整目標或將是上證指數的20日均線。
當然,值得提醒的是,由于當前產業政策的積極變化,市場在大盤調整之際仍可能會出現個股行情,主要表現在兩點,一是產品價格較為堅挺,但原料價格大幅下跌的品種,民爆股的南嶺民爆(3.54,0.00,0.00%)、久聯發展(8.20,0.00,0.00%),成品油股的S上石化(4.68,-0.02,-0.43%)、泰山石油(4.64,0.04,0.87%)等。二是具有一定短線注資題材預期的品種,如與航空運輸也有著同樣境遇而面臨虧損壓力的電力行業。所以,國電電力(6.29,0.11,1.78%)、大唐電力、華電國際(4.29,0.08,1.90%)等電力股也可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