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提議建中韓海底隧道 中國出入口均選威海
2008-1-18 17:5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韓國提議修建中韓海底隧道 京畿道政府提出三套方案 中國的出入口均選在威海 專家稱建成需要20年
2008年1月16日,韓國京畿道政府有關方面公開表示,中國年均經濟增長率超過10%,為了加強與中國的合作,他們向韓國政權接管委員會提出了建設連接韓國西海岸和中國東部沿岸山東省的“中韓海底隧道”的方案。
三套方案平澤至威海隧道最為可行
據悉 ,京畿道制定了3套方案:仁川威海隧道(362公里)、平澤威海隧道(374公里)、群山威海隧道(380公里)。分析認為,其中港口靠泊條件較為突出和較容易建設物流基地的平澤威海隧道最為可行。
目前,約有4萬家韓國企業進駐中國。僅2007年1至10月,韓國對中國大陸投資額就達29.5億美元,其中山東占據了大多數比例。據悉,現有朝鮮族18萬人和12萬韓國人常駐山東。韓國對山東投資項目為7108個,累計投資額已達79億美元,韓國與山東省的交易額占到了韓中交易額的14%。
可以預見的是,中韓海底隧道項目的建成將直接給兩國經濟、文化交往帶來巨大的推動。有測算表明,中韓海底隧道將創造76萬億韓元的附加價值和70萬個就業機會。
韓日之間也在醞釀建海底隧道
此前,建設韓日海底隧道的方案已經在日本、韓國經過了激烈的討論。目前已壓縮為三個路線:日本九州佐賀縣唐津至對馬島下島至南巨濟市(209公里)、九州唐津至對馬島上島至慶南巨濟市(217公里)、九州唐津至對馬島至釜山(231公里)。這條隧道的長度為英國到法國海底隧道(50.54公里)的4倍多,如果建成,將會成為世界海底隧道之最。
有學者指出,一旦中日韓三國通過海底隧道的方式實現直接連通,中日韓三國之間的交往也將更加密切。
專家說法
建隧道費用可融資解決
目前中韓海底隧道仍停留在論證階段,修建這條隧道的可行性究竟有多大?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博士生導師沈驥如說,從目前來看,三個方案的中韓海底隧道的長度都在370公里左右,若選擇平澤威海隧道方案,則總工程費用將超過80萬億韓元(約合6557億元人民幣),需花費20多年方可建成。但沈驥如表示,費用并不是無法解決的問題。這些費用可以通過籌組公司,雙方政府共同出一部分投資入股、企業進行一部分投資入股,再將公司股票投入股市等多種方法進行融資。而工程技術更不是問題,沈驥如表示修建海底隧道與目前城市地鐵技術相差并不算大,同時中韓之間的黃海地質條件比較適宜修建隧道,只要資金充裕,技術上并無難以逾越之處。
修建意義
中日韓經濟將更加一體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博士生導師沈驥如認為,韓國京畿道政府的這份方案著眼點在中韓兩國經濟發展的未來上。目前中國與韓國、日本之間的物流運輸主要依靠海運。雖然海運價格較低,但存在著速度慢、受天氣影響大等不利因素。沈驥如說,如果中韓之間修通了海底隧道,中韓之間的物流將更加快捷,企業之間依存度將會更高,再配合韓國、日本方面積極醞釀的韓日海底隧道,中國、韓國、日本三國將有望在經濟上整合形成一個大市常
原本船運需要1到3天時間變成通過鐵路、公路運輸僅需要3個小時,中間產生的經濟利益是巨大的。受海運條件限制,當前韓國對中國的經濟影響主要集中在山東、京津、東北為代表的環渤海地區,而日本對中國的投資則大多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中韓海底隧道一旦修通,將有力改變這一格局,整個華東乃至我國中西部地區將共同因中韓海底隧道而受益。
本版據《環球時報》、《重慶時報》等媒體 (青島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