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商用車:左手國Ⅲ右手市場
2008-1-18 17:5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本報記者 梟冬
“魚和熊掌如何兼得之”,這是中國汽車工業面對環保大勢亟需思考的問題。就像不只一次被提及和關注的國Ⅲ標準,一番番轟轟烈烈的爭論后,到底孰輕孰重、何去何從,仍牽動著一大批人脆弱的神經。
2008年3月,國Ⅳ燃油將在北京全面上市,這意味著北京將率先在國內實施國Ⅳ排放標準。但環顧國內很多二三級城市及廣大農村地區,汽車排放標準的執行仍參差不齊,甚至一些地方還停留在國Ⅱ水平。
往事謎局
按照環保總局的規劃,我國將在2008年1月1日起,對重型車全面推行國Ⅲ排放標準。就在剛剛過去的1月1日,針對重型車市場上達不到國Ⅲ排放標準的車型已經停售。而到2008年7月1日,所有國Ⅱ排放的輕型車也將停止注冊。
一幅非常美好的遠景藍圖,可在實行過程中并非一帆風順。2007月7月發生的一段“往事”尤其證明了這一點。
當時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燃油跟進問題。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企業的“實話實說”,一度讓環保總局陷入被動。因為油品升級牽扯到設備、技術升級等短期內難以解決的實際問題,中國的供油渠道又錯綜復雜、網絡龐大,要在現有條件下按規定時間面向全國范圍內提供優質的國Ⅲ用油,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對此,中石油和中石化拿出了國家發改委制定的時間表,國Ⅲ標準的油品供應時間已由原定的2010年1月1日提前至2009年12月31日,但這仍與環保總局的國Ⅲ標準實施時間還是相差近兩年。標準的不完善甚至缺失,現今已明顯影響到環保和汽車及相關行業的發展。
一時間,“燃油捆綁標準”說遍地而起。有人認定這是石化企業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使出的緩兵之計;有人徒嘆環保總局空有標準但無“實權”。更有人大膽預言,2008年7月還將上演新一輪有關國Ⅲ推行的激烈對峙。
國Ⅲ至上
對于國Ⅲ標準在推行中遭遇的困局,國家環保總局科技司標準處處長馮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任何標準在實施過程中都會遇到或多或少的麻煩,國Ⅲ也不例外。國Ⅲ標準的推行,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明文規定,全國上下應“嚴格實施國家第三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這是不容任何企業和個人以任何理由推脫、回避的。
馮波還提到,目前國Ⅲ標準推行過程“比較順利”。一些細節問題,如燃油問題已經和石化部門協調、溝通過,諸如新的車用柴油標準等也將陸續出臺。在此期間出現的相關問題只是短期現象。
“未來國Ⅲ標準執行的大方向不會因此改變。”馮波說。
“目前,中國的汽車工業發展得很快,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年產量接近1000萬輛的國家。嚴格執行汽車尾氣排放標準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國家環保總局希望并呼吁,社會各界能夠一起為‘節能減排’工作盡心、出力。”馮波說這些話時,顯得有些語重心長。
循序漸進
汽車排放標準的實施刻不容緩,它需要政府各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配合。對此,國家發改委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向記者表示,國家環保總局是標準的制定單位,國家發改委將全力配合國Ⅲ排放標準在全國的推行與實施工作。
不過,這位人士也略有遲疑地說:“但從行業發展和企業實際出發,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國Ⅲ標準,要遵循‘先中心城市,逐步擴大區域,油到車到,最終覆蓋全國’的指導方針,要考慮宏觀經濟的長遠發展。也就是說一方面要大力推行排放標準,一方面又不能操之過急。對于石化部門、汽車生產企業的要求要慢慢提高,強制性制定時間期限可能也是徒勞。”
同時,該人士還表示,對于標準的施行,在一定范圍內,如上海、北京、廣州等地的試點工作的成績十分明顯。這說明國Ⅲ的推行要根據現實情況進行推廣,要配合整個汽車行業的現狀、消費者的需求、汽車產品的更新,以及其他行業的發展。只有保證宏觀經濟的平穩發展,國Ⅲ的推行工作才會循序漸進。此外,該人士還鼓勵汽車企業加大力度研發新能源車型,認定此舉將對中國汽車工業和環保事業的發展起到直接促進作用。
泰然處之
實施國Ⅲ,牽扯到的工作方方面面。那么,燃油排放的主角——汽車企業又是怎樣的情況呢?業內人士指出,一些汽車企業應積極試制和應用更多節能環保技術,根據國內道路情況、油品現狀,開發和生產滿足國Ⅲ乃至更高標準的新車型。
在記者對有關部門的采訪中,希望了解國內已滿足國Ⅲ標準車企的情況,無奈相關負責人以“不便告知”回絕了記者。但據2007年7月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一組數據可知,絕大多數企業已開始生產或具備了投產符合國Ⅲ排放標準汽車的能力,截至2007年年中,已有7153個車型能夠滿足國Ⅲ排放標準,數量和品種可以滿足市場需求。依此看來,很多企業已經具備了跨越國Ⅲ“生死線”的實力。
記得2006年國Ⅱ標準全面施行時,有55家汽車生產企業因為作壁觀望、準備不足而導致上百款車型黯然退出汽車市場。如今國Ⅲ已至,曾經的“前車之鑒”成了“后事之師”。許多生產廠家清醒地認識到,國Ⅲ實施勢在必行,技術升級刻不容緩。像上海大眾、上海通用等主要乘用車廠商已經提前完成產品排放向國Ⅲ標準的升級工作;上海匯眾、南京依維柯等商用車企也都隨時迎接國Ⅲ的到來。當然,因為客觀條件的限制,即使我們不愿看到那一幕,國Ⅲ的推行還會將一批老的車型拉下馬來。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除了各大石化、汽車生產企業外,一些潤滑油、催化劑等相關商家也為應對和配合國Ⅲ推行,做足了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