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裝備市場度過預熱期
2008-1-18 7:29:00 來源:欒國鍌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目前中國的物流熱是無可否認的,至于物流裝備,似乎度過了預熱階段,在剛剛過去的2007年,忙碌和熱鬧,成了這個行當的顯著標志。 造船:盛世大工程2007年11月1日的第三屆國際海運(中國)年會上,中國船舶工業協會會長張廣欽的開場白——“看得出今天所有的船運公司的老總都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笑容,因為在過去的一年中他們的腰包賺得鼓鼓的”,凸顯了2007年海運市場的景氣,同時也蘊含著對造船市場的肯定。
2007年,我國造船業承接新船訂單超億噸,位居全球第一。承接新船訂單占世界市場份額42.5%,不僅首超世界造船業霸主韓國,而且成為世界造船史上第一個年接訂單量超億噸的造船大國。
目前國際貿易總運量中的2/3以上、中國進出口貨運總量的約90%都是利用海上運輸。船無疑成為這場運輸中的主角。但這主角在2007年真正得到了自我價值的實現。
2007年中旬,山東造船業迎來“井噴”期。
2007年,汽車制造企業準備造船用于進出口貿易。
2007年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造船總量達353.16萬載重噸,中國船舶工業單一船廠的最高產量紀錄由此誕生。
2007年12月24日中午,中國首艘1萬TEU超巴拿馬型集裝箱船在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建成下水,中國造船業又一項新的建造紀錄由此誕生。
……
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統計數字顯示:2007年1~11月,我國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237億元,同比增長50%。
相關專家表示:2007年造船增速5倍于貿易增進。無論是民營造船企業,還是國家控股的造船企業,他們在2007都賺了個盆滿缽滿。一場盛世大工程就此展開。
叉車:血本四處建廠2007年,叉車火了。2007年的股市是牛市,同樣叉車市場也是一個牛。細細觀察各大證券公司出臺的2008年潛力股預測,不少叉車企業的上市股票位列其中。相關專家表示:2007年我國叉車銷量可達到13.9萬輛,同比增長30%;出口叉車4.7萬輛,同比增長78%,出口量約占銷量的34%;出口增量對銷量增長的貢獻率將達65%。
2007年7月,總投資10億元的浙江杭叉工業園在浙江杭州臨安經濟開發區開工建設。
2007年8月11日,投資1.1億元的安徽合力寶雞渭濱廠開工建設。
2007年10月,總投資2.65億元的柳工叉車工業園開工建設。
2007年11月29日,投資概算為1億元人民幣的江蘇靖江叉車有限公司新廠區開工建設。
2007年12月18日,投資超過1億元的安徽叉車集團之南方電瓶叉車生產基地(湖南衡陽)開工建設。
……
看著叉車廠商們不宜余力地花血本四處建廠,著實讓人感嘆叉車行業的好光景。而與良好光景相伴隨的是,叉車行業同樣處于成長陣痛當中。
中國的叉車企業迅速打開國外市場無疑成為2007年最大亮點。2007年上半年出口叉車及裝有升降或搬運裝置的工業車輛共785591臺,出口金額3.3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了40.46%和71.52%;與此同時,叉車進口也在不斷加速,2007年上半年,叉車及裝有升降或搬運裝置的工業車輛共7349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9.65%。一方面出口增長迅速、供過于求,另一方面卻存在供應缺口,這種結構性過剩的問題愈發突出。
在目前環保主題日益被重視、節能減排政策實施力度的加大等因素作用下,如何保持叉車市場高速增長態勢?如何拓展國內電動叉車市場?如何適應國外當地市場準入標準、避免反傾銷調查等諸多問題?都將成為2008年叉車企業考量的問題。
物流信息化:穩步求發展
從2007年的MyCRM上海分公司簽約中國遠洋物流有限公司;到海豐物流計劃投資超過1億元人民幣用于購買最新的信息技術;再到DVIR(帶有電子標簽錄像功能的圖像識別追蹤系統)技術的出現,無論是像中遠這般的龍頭企業,還是諸如安裝導航監控系統的黑龍江中小貨運企業,在2007年里,這些企業都穩扎穩打地在物流信息化建設的道路上穩步前進。
成績值得肯定,但問題依舊存在。有報道指出:雖然我國物流信息化建設進展迅速,但是國內企業對信息化需求的層次不高,缺乏專業物流信息化人才,物流信息化實施成本仍然較高,沒有統一的信息化實施標準,這四大問題將在未來幾年制約我國物流信息化的發展。雖然這是一些不和諧音符,我們不可否認上述問題的存在,但它讓我們更能看清自身,看清存在的差距。
相關專家表示,2008年中國物流信息化發展五大趨勢:WMS、TMS等業務系統建設緊密結合企業經營管控模式將成為信息應用熱點;倉儲、配送等業務信息從“異構、分散”向“統一、集中”轉變;第三方系統的信息集成建設,將拓展客戶服務的領域;信息系統裝備將成為大型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重點,中小型物流企業信息化基礎將進一步加強。
物流用車:紛起爭雄
物流推薦用車的評選始于2005年。在這一年里,南京依維柯汽車公司、慶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的25款物流用車被評為2005年物流城市推薦用車。從2006年伊始,物流用車便成為物流設備新的熱點。
2007年初,南京依維柯物流產品康駕、康運、康達突破十萬大關。物流用車成本再次下降。
2007年中,南京市醞釀提高物流用車標準。
2007年11月26日,50輛匹配了玉柴發動機的格爾發正式成為天地華宇物流用車。
……
一系列發生在2007年的事件,足見當年的物流用車市場的火爆。“城市物流業務量每增長1%,城市物流用車就增長3.9%”的數據更是給了汽車生產廠商關注城市物流用車的理由。
回想當年的海獅客貨兩用車一枝獨大,到今日的物流車企業紛起爭雄,城市物流車市場正在日益成為汽車生產企業新的“金礦”。但究竟這個市場有多大?在城市物流企業對運費低迷不斷喊苦、油價不斷攀升的今天,多功能物流車市場何時才能再度迎來井噴成為汽車廠商再次深度思考的問題。
面對2008年,相關專家表示,節能減排將成為今年輕型商用車市場的關鍵詞之一,同時也意味著輕型商用車的競爭將更加激烈,行業整體水平將進一步提升。2008年是奧運年,包括與奧運相關的采購以及由奧運催生的物流需求將增長,輕型商用車市場可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
貨架:組合式貨架已成主導
一杯白開水平談無奇,不會吸引“嗜甜者”的啃嗜,但當這杯水變得有甜味時,“嗜甜者”蜂擁而至。
2007年5月24日,亞洲第一的貨架生產企業永冠集團有限公司與法國艾美斯(HMY)集團共同投資成立永冠·艾美斯集團。我國的物流裝備市場,開始出現強勢企業。
2005年我國貨架行業共有120多家企業,具有規模的企業僅十幾家,主要分布在上海和江蘇。2007年的統計數字雖說尚未出來,“但可以肯定地是,貨架生產企業的數量有增無減。”相關專家表示。
中國誠通集團總裁洪水坤在《中國倉儲業發展報告》中指出:根據中國經濟發展形勢,倉儲業的發展曲線及市場需求等因素判斷,中國倉儲業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如果按此推斷,貨架作為倉庫基本設施,也應保持相應比例的增長。可截至記者發稿,在記者咨詢的多位專家中,尚無一位專家能給出行業增長的精準數字。
無精準數字只是貨架行業問題之一。“時至今日,貨架行業仍沒有行業協會,處于無人管的狀態。”業內專家表示,“諸如組織制訂價格政策,制止惡性競爭;組織制訂貨架的設計、制造、安裝和驗收標準等問題仍無人問津。”
不過,可喜的是,目前80%新建的自動化立體庫貨架高度都在20米左右,并且組合式貨架已成為高層貨架的主導結構,焊接式貨架的應用不斷減少。為適應存放特殊物品的冷凍庫貨架、防靜電貨架的應用領域也在逐步擴大。庫架合一式貨架在自動化立體倉庫建設中的優越性已被越來越多的建設方接受,其應用領域逐步擴大、項目日益增多。
相關專家表示:希望貨架行業在2008年發展得更好。
記者 欒國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