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實現農村連鎖超市村村全覆蓋
2008-11-7 11:5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臨安市堅持面向農村服務農民的原則,強化對農村連鎖超市的服務管理,目前,已實現農村連鎖超市287個村全覆蓋。
2005年8月10日,該市在浙江省山區縣市中率先實現連鎖超市鄉鎮全覆蓋,新橋鄉華聯超市老屋下店人山人海的歡慶場面仍然記憶猶新。今年10月31日,又是一個值得我市老百姓歡慶的日子。這一天,我市的第376家農村連鎖超市——潛川鎮華聯超市麻車埠店正式開業,標志著我市實現了農村連鎖超市(便利店)行政村全覆蓋。至此,全市26個鄉鎮(街道)的287個村實現了村村都有連鎖超市(便利店)。原本那些超市空白村的老百姓們,現在同樣可以足不出村就享受到城里人的購物待遇。
過去,該市農村消費基本建立在以夫妻店、雜貨店為主要支架的商品流通體系之上。這種夫妻店、雜貨店店主一直沿襲傳統的經營理念,注重商品銷售和個人盈利,不注重購物環境和產品質量,存在諸多問題與不足。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農民的消費理念己不再是局限于對一些生活必需品的購買需求,更多的是對享受型、品質型產品以及相關服務的需要與滿足。城里那些商品琳瑯滿目、產品質量可靠、環境舒適優雅、服務熱情周到的大商場、大超市,一度成為老百姓心目中所向往的“購物天堂”。偶爾約同幾位親朋好友,不辭勞苦乘車去集鎮或者城里,暢快淋漓地選購自己喜歡的商品,是過去老百姓難得的一種精神愉悅和物質享受。但隨著近幾年來我市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建設的不斷推進,連鎖超市(便利店)逐步向行政村延伸,農村消費環境大有改觀,這種“進城逛超市”的“時髦”消費方式已逐步淡出老百姓的視線。
全覆蓋為30余萬農民帶來了更加豐富的商品。過去的農村夫妻店、雜貨店商品較為單一,一年到頭除了春節期間會少許增加些節日性商品外,平時基本上就是那么幾十種商品進了賣、賣了又進地循環著,商品主要以油鹽醬醋等必需品、煙酒糖果等副食品和一些簡單的日用品為主。當地老百姓要想要買一些品牌化、大包裝的洗發水、沐浴露,或者是一些小家電、休閑食品及新鮮飲料等商品,就得趕去集鎮城里的大超市了,更別提速凍食品、新鮮牛奶等保鮮儲存要求較高的商品了。如今,農村連鎖超市(便利店)開到了每個行政村,由配送中心統一配送的商品增加到了幾千種,大大豐富了商品種類,老百姓購物不僅方便了,而且增加了很大的選擇余地。原來那種走進小店直奔目標商品拿了就走的消費模式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現在的老百姓更樂意花上一點時間,在小超市里悠閑的“逛”起來。這多“逛”一會兒,可就拉動了一筆甚至是幾筆額外的消費。
全覆蓋為30余萬農民帶來了更加舒適的環境。過去的農村夫妻店、雜貨店,由于經營者幾乎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經營理念都較為傳統,營銷知識薄弱,競爭意識不強,對消費者消費心理的掌握不夠透徹,認為店容店貌對商品銷售影響不大,店堂昏暗、店容不整、環境臟亂成為夫妻店、雜貨店的普遍現象。老百姓也并不是不介意商品上多一層灰塵、多一絲蛛網,而是為了圖個方便或是無從選擇,而將就于這種消費環境。如今,農村連鎖超市(便利店)開到了每個行政村,店面統一標識,使用統一貨架,統一服務標準,統一明碼標價,店堂裝修更加明亮、更加潔凈,更加舒適,環境衛生改善明顯,已和城里的大超市沒有任何區別。這一改變使當地老百姓眼前一亮,平時不愿在店內多坐的也喜歡聚在店里聊聊天、拉拉家常了,畢竟這種環境讓人覺得待著舒服。看到環境改善后的超市人氣突然間旺了起來,為了吸引顧客、招攬生意,周邊的經營者也不免紛紛效仿,把自己的店堂弄得整潔些。農村連鎖超市這一購物環境的局部改善,有效帶動了農村消費環境的整體改善。
全覆蓋為30余萬農民帶來了更加安全的消費。過去的農村,老百姓和經營者食品安全和質量意識普遍不高,老百姓只想省錢、經營者只管掙錢的局面,致使農村夫妻店、雜貨店成為城市剩余商品和滯銷商品的“兜售點”,三無產品、過期食品和假冒偽劣商品時常充斥著柜臺,食品安全存在嚴重隱患。如今,農村連鎖超市(便利店)開到了每個行政村,按協議100%的食品、70%以上的百貨商品全部由配送中心按照嚴格的質量標準進行統一采購和配送,有效把好了食品安全和商品質量的源頭關。同時,市貿易局制定了《農村連鎖超市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實行制度上墻,接受社會輿論監督,并連續幾年組織農村連鎖超市業主參加了四期食品安全培訓班,經營者食品安全意識大幅提高,對三無產品、過期食品和假冒偽劣商品的態度和行為, 實現了從暗自銷售、被動下架到主動抵制的巨大轉變。這樣一個小小的“三步曲”,卻讓農村流通領域食品安全工作著實向前邁了“三大步”。
村村都有了農村連鎖超市(便利店),老百姓買得更稱心了、用得更舒心了、吃得更放心了,經營者開店更順心了、服務更熱心了、賺錢更開心了,政府更得民心了,農村商貿經濟發展也更快了。